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诊治分析

2015-03-18 23:00孙郑春曹新亮马旭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4期
关键词:甘露醇开颅收缩压

孙郑春 曹新亮 马旭东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郑州 450003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由于长期高血压病引起颅内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小动脉的管壁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或坏死,削弱血管壁的强度和弹性,在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约占全部脑卒中10%[1]。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差,多采用手术治疗[2]。但术后再出血发生几率高,严重威胁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质量[3]。2010 -10—2013 -10 间,我们对1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43~71岁,平均52.5岁。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临床表现为急性头痛、头晕、呕吐、偏瘫和意识障碍等。其中头痛、头昏11例,呕吐14例,偏瘫14例,小便失禁7例,大小便失禁5例;入院时血压收缩压>200 mm Hg 或舒张压>120 mm Hg 2例,收缩压180~200 mm Hg或舒张压110~120 mm Hg 12例。收缩压160~179 mm Hg 或舒张压100~109 mm Hg 3例,收缩压140~159 mm Hg或舒张压90~99 mm Hg 1例。根据脑出血意识状态分级:Ⅰ级清醒或嗜睡(GCS 评分14~15)3例,Ⅱ级嗜睡或朦胧(GCS 评分13)8例,Ⅲ级浅昏迷(GCS 评分10~12)4例,Ⅳ级(GCS 评分6~9 分)昏迷3例。术前均行头颅CT 影像学检查:基底节出血13例,外囊出血5例。出血量(按多田公式或Steiner分层相加法)30~60 mL16例,>60 mL 2例,平均48.5 mL。出血至手术时间<6 h 13例,6~24 h 4例,>24 h 1例。所有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其中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者为14例。

1.2 治疗 本组根据占位效应和血肿量采取对应治疗方式。对出血量>30 mL 和/或中线移位>1cm 的10例再出血并均符合高血压脑出血再次手术指征者,采用微创手术或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手术等治疗。3例患者符合手术指征但家属不同意手术放弃治疗。5例患者出血量<30 mL 者给予保守治疗,可经原血肿腔留置的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尿激酶2~5 万U/次,夹闭2 h 后开放开,12~24 h 后可重复1 次。

1.3 疗效评价 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判断疗效[4],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Ⅲ级:需要人帮助,扶拐可走。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Ⅴ级:植物生存状态。

2 结果

本组术后死亡4例(22.2%),均于术后4 周内死亡。其中3例为不同意手术放弃病例,2例死于脑疝所致脑干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出血量>30 mL 实施再次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患者术后均获随访3个月,术后3个月ADL 分级:Ⅰ级3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2例,Ⅴ级3例。

3 讨论

3.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发出血原因 (1)手术时间与出血量:本组再出血患者首次实施早期或超早期手术者13例。明显高于发病6 h 后手术病例。且血肿出血量较多,因患者的病情相对比较重,术中往往为了尽快缓解病情,清除血肿速度过快过多,产生排空效应,导致颅内压骤降。由于血肿清除造成血肿腔内压力突然下降,容易引起脑组织移位过度、牵拉血管造成破裂出血。血肿周围组织在减压后血流灌注过度导致水肿、脑组织缺血缺氧组织坏死,是再出血的重要原因。(2)凝血功能障碍:由于高血压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既往有心脏病、脑血栓等基础病,可能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华法林等药,造成凝血功能障碍。(3)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容易造成术后再次出血。(4)术中操作粗糙,没有彻底止血。(5)血压波动:脑出血开颅术后的血压波动是导致再出血的重要因素。(6)甘露醇剂量时机不合理: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可使颅内血肿增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5]。术后使用甘露醇过早且量大则会造成颅压过度下降、局部压迫作用减弱,同时短暂性增加血容量,导致血压升高而引发再出血。

3.2 防治脑出血术后再发出血措施 (1)掌握合理手术时机:发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较急,但是患者无出现脑疝的情况下,尽量在出血后6 h 开颅血肿清除。但对于已经出现脑疝的患者,要争分夺秒尽快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2)术中操作认真细致:清除血肿应只吸除血肿内容物,少吸或不吸引血肿壁。术中电凝止血要适度,避免将血管过度烧灼形成炭化,造成止血假象,一旦有剧烈震动,血管端的炭痂就有可能脱脱落而再次出血。术中应用蛇形牵开器充分暴露血肿腔,应用显微镜,在显微镜良好的照明及清晰放大的视野下认真止血。在关颅前,将收缩压升高至160 mm Hg 左右,观察15 min,确定没有再出血,才可关颅。(3)应用维生素K1:对于术前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要用维生素K150 mg 进行中和,一般5 h 可以达到完全中和。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会影响血栓的形成,急诊情况下无法输入新鲜的血小板,需暂缓手术,并积极准备新鲜血小板或者冷沉淀,以增加凝血功能。一旦患者出血量较大,已经造成脑疝的情况下,应急诊开颅手术。但要向家属讲明,做好沟通工作。(4)控制血糖:糖尿病出血手术患者,术中要严密止血。围术期严格控制血糖波动,防止再出血。(5)术后血压控制,术后不要过早行麻醉复苏,避免在拔出气管插管时患者呛咳,造成血压急剧上升,诱发脑出血。要做到延迟复苏,将患者在麻醉状态下,保证患者不发生呛咳的情况下送入ICU,然后应用咪达唑仑镇静,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6~8 h 后根据患者情况,如果患者意识障碍较浅,不能耐管,可拔出气管套管。如估计患者短时间内不能苏醒,应早行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乌拉地尔将血压应控制在140 mm Hg 左右。(6)合理应用甘露醇:甘露醇有短暂的扩容作用,造成短时间内血容量增加,血压一过性升高而诱发再出血。若术中减压充分,在术后早期(6~8 h)内,一般不主张用甘露醇。即使应用也应根据颅压情况酌情使用,尽量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减少颅内压的波动。最好是术中放置颅内压监护,检测颅内压情况,避免盲目使用甘露醇。

[1]黄华东,黄海能,邓元央,等. 锁孔人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1,11 (6):559 -560.

[2]丁玉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5 (12):1 954 -1 955.

[3]马德年.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J].山东医药,2010,50(35):63 -64.

[4]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2005:870,866.

[5]温冰涛,石义亭,李培水,等. 甘露醇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J]. 卒中与神经疾病,2006,13(1):30,33.

猜你喜欢
甘露醇开颅收缩压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