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梦价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5-03-19 02:49阮海龙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价值政治思想

阮海龙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62332)

关于中国梦价值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阮海龙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 362332)

在解读中国梦价值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梦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与实践途径,希望能为高校中国梦价值的实现提供参考。

中国梦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梦”是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式上提出的新概念,中国梦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代表着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将中国梦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味着新时期高校人才的培养要积极与国家发展梦想相融合,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的同步性与进步性,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百年目标的实现奠定强劲的人才基础[1]。

一、中国梦价值解读

中国梦代表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也代表着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其提出有着深刻的国内背景与国际背景。国际方面,经济危机之后,全球化浪潮进一步加剧,世界发展呈现明显的多极化趋势,国际竞争的白热化促使当前各国利益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在各自发展方面要积极寻求新的发展定位与策略,新时期不同的国家与民族面临着全新的发展任务。我国在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下提升国家地位、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富裕、增强国际竞争力与话语权是必然发展选择,因此提出中国梦无疑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2]。国内方面,当前我国积极探索政治、经济转型的新发展模式,在国际地位、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的同时,所面临的发展压力也越来越重,虚拟经济、医疗、外贸、房地产、高铁、航天科工等多个领域蓬勃而出的众多成果代表了发展的进步,医患矛盾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就业形势严峻、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的存在也意味着需要进行全面改革,中国梦的提出是国内发展形势所需,为国家与民族的富强进步给予了精神指引与鼓励[3]。因此,无论是从国际还是国内形势出发,中国梦的提出无疑都顺应了潮流,切合了发展趋势,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人民的必然追求,高校作为我国最大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融入中国梦价值观,可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中国梦的实现更好的贡献自身力量,推进国家复兴与民族进步。

二、中国梦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多

新时期全球一体化浪潮影响下,我国社会思潮越来越多元化,政治与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涌现出了众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与质量,因此需要积极融入中国梦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创新。

内容方面,当前社会多元化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青年一代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关键力量,必须与时俱进,利用中国梦价值观的正能量督促他们树立更为客观、远大的理想。中国梦这个价值观切合时代与社会发展需求,内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时效性与实践性,有助于增强理论知识的内化效果,在激发青年学生国家民族自尊心与热情的同时提升思想教育效果与质量。

氛围方面,当前社会受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影响较大,尤其是青年学生群体在价值观方面备受冲击,无论是思想理念还是行为选择上都很容易出现偏差,也导致他们出现了信仰困惑,因而现在整个社会思潮极为虚浮与空泛。面对这种局面,利用中国梦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价值理念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与信仰,不仅可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也有利于解决青年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心淡漠等心理问题[4]。

教学方法方面,传统僵化的填鸭式、灌输式思想教育方法早已不适合现今的教育环境,学生们对于各类思想理念的辨别与吸取变得更加自主与直观,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教育中巧妙选择更为学生所青睐的教学方法是必然选择,中国梦这个价值观念可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实践与创新,结合自身发展、社会进步、国际国内环境等因素进行独立思考与探究,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梦价值观念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既是增强思想话语权的必然选择,也是充实、丰富当前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途径,对于打造全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极为突出的正面影响。

2.国家、社会、个人价值的选择

中国梦的提出本质上是家国复兴,是国家、民族、人民三重价值维度的和谐统一。青年学生群体作为最具活力的社会发展与贡献群体,中国梦作为凝聚着中华民族追求的核心理念,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会督促学生们更好的发挥自身价值主体作用,从自身做起树立中国梦下的个人自觉发展理念与实践追求。中国梦所蕴含的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是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将中国梦融入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尝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梦价值传播给学生,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道路的开拓者、中国精神的践行者、中国梦的实现者与传播者。中国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有利于教学的创新与进步,对于学生个人而言,是树立新的个人信仰、发展理念的重要精神指引,学生们在深刻感受社会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且直观的感受到中国梦的内涵,学会真正理性认知自己的国家与社会,走出以往的“愤青”思想,以全新的观点看待国家、社会与个人,在追求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成为践行中国梦价值的一份子,将家国复兴与个人发展相融合,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践行个人理想与个人心目中的中国梦[5]。

三、中国梦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构建课堂教育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梦价值,要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将课堂打造为教育主阵地,吸引学生融入学习。教师要将中国梦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与特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侧重与家国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个人信仰、道德修养等的联系,利用大学生思维敏捷、好奇心强、乐于探索等心理特点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积极创新,利用启发式、诱导式、探究式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中要注意应试能力与拓展、发散、创新思维能力的结合,让学生将自己对中国梦的理解外为各种客观感知的观念与行动,真正实现中国梦价值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6]。

2.组织专门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善于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这个阵地构建独特的文化环境,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信仰与价值观。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入手进行中国梦价值的挖掘与推广,比如在校内增设一些名人圆梦史与奋斗史结合中国梦理念帮助学生们塑造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通过校园广播、校刊、橱窗等媒介让学生们感受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提升的荣誉感。其次要积极组织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富有感染力的校园中国梦宣传活动,利用课外实践活动作为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与延伸,精心设计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们理解中国梦、铸就自己的中国梦提供自由发挥的舞台,让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中国梦内涵与价值,发挥其正面鼓励作用,督促大学生进步与发展。

3.打造社会实践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紧抓社会实践,将其打造为中国梦教育的重要平台。社会实践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环境,可充分挖掘其服务优势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利用实践对理论的应用、推动作用促使学生们更加深刻的理解、应用中国梦价值,并且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培养青年学生群体的良好品质、出众才干与能力。大学生们要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中国梦的认识与理解,通过查漏补缺促使自身的认识从感性阶段向理性阶段飞越,广大学生通过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参与进一步了解国情、社情,真正将自己所学转化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动力,激发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通过将中国梦的认识落实到具体实践活动,发挥青年学生家国振兴的主力军作用,真正让他们成为践行中国梦舞台上绽放异彩的人群。比如学生可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让广大学生积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西部,通过调查所得了解中国梦的影响以及当前中国的时代特征,积极探索思考如何在当前背景下更加有力的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让他们将所得调查材料与结果进行加工并形成书面调研材料,从而以一种更为直观深刻的方式将中国梦的影响刻入他们的脑海与心理中。高校可积极组织中国梦志愿者活动或者中国梦参观学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到最需要的地方进行社会实践,培养他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的精神,鼓励学生们将个人所学应用到为人民服务中去,将个人信仰、价值观与理想融入中国梦践行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们处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另外,要推动中国梦价值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践的长效机制,利用课堂阵地、校园文化阵地与社会实践平台配合长效机制促进中国梦在高校学生思想间的推广与传播,引导教学活动走上规范化、科学化轨道,利用相关考核评价机制、政治教育相关制度文件、高校人才培养创新体制等营造良好的中国梦价值传播、推广、实践氛围,将高校人才培养与国家爱需求紧密结合,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促使我国家国振兴目标的早日实现[7]。

[1]李卓成,蒋平.“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的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3,(11):12~13.

[2]赵扬,李双军.“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探析[J].科教导刊,2014,(4):99~100.

[3]陈福虽.“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6~58.

[4]思勤途.“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讨[J].学园,2014,(24):49~50.

[5]钟静,丁姗,石勇.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4,(15):126~128.

[6]郭金汤.浅谈将“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知识经济,2014,(7):155.

[7]韩凤霞,卢焕燕.中国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6):75~77.

2095-4654(2015)06-0058-03

2015-03-18

G64

A

猜你喜欢
价值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