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15-03-19 02:49胡立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理念大学生能力

李 伟,胡立洲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学生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23)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李 伟,胡立洲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学生工作部,辽宁 大连 116023)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政府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当代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栋梁,应当有一颗敢于拼搏的心,积极投身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迫在眉睫,也应当纳入各大高校的议程和人才培养体系。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培养积极进取的大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孩子从小到大基本上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所以等到考上大学甚至于大学毕业后都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年轻人没有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也没有可以吃苦耐劳的性格。即使毕业以后进入了社会也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也不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完成工作。这种现状是不利于现在青年人的发展,同时也不利于我国的发展。所以,作为各大高校来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同时,要让学生懂得积极进取,并且要做到积极进取。

2.培养具有事业心和开创能力并终身学习的大学生

作为高校来讲,应当去培养一些具有拼搏能力的和开创能力并可以终身学习下去的大学生。学校应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创新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作为自己未来职业选择的核心竞争力,并与自身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和价值。

二、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缺失

现在我国高校主要是培养综合化、研究型人才,但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注重专业教育,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象。我国高校多数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教育,导致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创新创业的理念。这也是我国高校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不到位,也就导致现在中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缺失。

2.政策支持的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我国重视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政府的支持不够。可能刚开始有部分高校还开展有创新创业课程,但是因为缺乏政府支持而停课。虽然现在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创新创业扶持,但是我国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视度还是不够。重点就体现在我国各大高校虽然开展的创新创业课程,大多就一个学期或者说一个学年,并没有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方案。

3.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之间存在脱节

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说是应付了事。创新创业教育许多高校走形式主义,比如说仅仅只开设课程,并没有针对性的去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还仅仅是一个政府所下达给各个高校的政策要求,并没有被各个高校实实在在、完完全全的实行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这也就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着严重脱节。

4.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边缘化,课程体系不完善

如今各大高校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学科过于边缘化,并不能够做到成功的对学生传输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知识。学生也就不能很好的去领会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意义与概念。而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则是学生不能够接触到完全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重要原因之一。

5.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欠缺

目前许多高校的讲师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过多的认识了解和研究,仅仅只是去参加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亦或是看过几本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书,有的甚至没有参加过任何创新创业指导培训,就开始进行创新创业的教学工作。并且现在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人员和学习人员过少,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6.创新创业教育停留于浅层,缺乏实践环节

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过于浮于表面,而没有很多有内涵的东西。并且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来说,现今学校对于这门课程的开展缺乏去实地实践环节。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的,这样也不利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传播与理解。

7.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对象范围较小

其实我国的创新创意教育的面向对象范围过于窄小,所面对的学生面还不够广泛。创新创业应当从小时候就向孩子们灌输这样一个理念,这样才有利于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并且,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开展多方面、多产业的课程,不应当单单仅有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开拓学生的思维面,更加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成功。

三、高校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做的改革

1.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可以说非常重要,是创新创业教育比较关键的一步,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首要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关键是要培育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愿、认知、兴趣、决心、理念等。高校应当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的知识,敢于创新,敢于创业。高校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比如:举办一些有关创新创业的沙龙活动;请一些创新创业成功的大学生进行讲座;或者说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论坛等。

2.高校应注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

当然,如果光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没有相对应的能力也是不行的。创新创业能力包括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这就要靠高校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去参加。比如开展一些创新创意创业竞赛,通过竞赛来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方面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积极开拓创业实践训练项目,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

3.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品质的塑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大学生品质的塑造是高校应做的基本工作之一。一个人的品质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所以作为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品质的塑造。品质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同样,知识的积累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所以,高校也应加大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力度,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理解透彻,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一点皮毛。

4.高校应加大自身课程体系的改革

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展应当进行改革。针对于各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理想来看,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传播也就是担任这门课的导师对于这门课的认识就不够到位。并且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过于单调,缺乏实践课程。所以,作为高校来讲,应当对其进行改革,并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5.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校园氛围的建设

各个高校在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校园氛围的建设。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作为学校应当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从而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观念和看法。就像古有孟母三迁,最后孟子能够成功不得不说他的母亲有着很大的作用。而孟母恰恰就是认识到了环境对一个人一生有着巨大的作用,才促使孟子成功。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学校来讲,就应当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适合他们生长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成功。

[1]苏晓纯.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 .

[2]孙剑明,宋子祥.论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1,(09).

[3]段雪辉.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功经验[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4]何继恒.美国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01).

[5]苏海泉,余岚.大学创业教育比较——以中国、印度、日本为个案[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2095-4654(2015)06-0098-02

2015-03-21

G642.0

A

猜你喜欢
理念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学生之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