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2015-03-19 02:49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牛 琳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环境设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环境设计专业为例

牛 琳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趋势、专业内容的扩展及行业背景的分析,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为例针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确定以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适应产业升级和公共服务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重点研究了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及实施。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一、专业发展背景分析

(一)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这一叫法,从最初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到效仿日本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再到2012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正式新增为设计学类的“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的专业范畴也从室内空间设计逐步发展成以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立足点,以建筑为中心的室内外空间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作为边缘学科涉及相当广泛。从专业发展来看,主要可向建筑设计、景观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三个大的方向发展。

(二)行业背景分析

我国地方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日趋多样化,为建筑装饰行业和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空间,市场增长空间平均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据《2013-2017年中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显示:我国建筑装饰企业总数已达48万家左右,直接从业人员高达1660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合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扩大城市生态空间,增加森林、湖泊、湿地面积,将农村废弃地、其他污染土地、工矿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在城镇化地区合理建设绿色生态廊道。”这也显示出人对于城市环境景观的需求,园林绿化景观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装饰设计、家具设计、软装设计、小城镇绿色规划、园林绿化、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管理、工程监理、小区景观设计等等,为环境设计专业群提供了旺盛的人才需求。可以看出环境设计是一个充满活力有较强可持续性发展的行业。专业人才需求较大,设计院、建筑公司、园林景观公司、室内装饰公司都需要此专业人才。

行业需求的背后也暗示我们,环境设计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实用艺术设计,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对学生毕业后能不能快速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二、构建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这一专业设计人才的培养,成为许多高校办学的热点。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作为独立院校要想在“一本”、“二本”的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壮大,关键在于专业和课程设置要有鲜明的特色,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按照“学生素质综合化,培养内容个性化,实践实训全程化,成才途径多样化”的要求,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环境设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和专业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与表现,具有工程施工技能,积极创新的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

(二)注重培养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根据行业要求及专业特点,环境设计专业主要围绕建筑,针对室内空间环境和室外景观环境而培养专业设计人才,要求掌握基本设计理论,把握流行设计思潮,能够灵活运用设计类专业软件,熟练掌握设计表现技法,了解施工工艺与材料,达到具备独立完成项目方案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依据教学的系统性和职业岗位要求,我们着重并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个性化特色的培养。

在本科4年里,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教学以教授学习方法和技能为主。让学生在学习中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查阅和提取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尽快使学生能运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帮助绘图的能力,掌握多种专业相关设备、材料、系统的能力等。

第三年主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出工作方案、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在设计工作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本专业完成设计项目并不能单凭一己之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用项目课题来训练学生组织开展工作的能力,协调能力,对工作过程和自我控制和管理以及工作评价的能力,同时还有具备安全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等。

第四年是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实践工作或竞赛课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提出不同见解,在工作中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使用多种途径来完成设计任务。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在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能对接产业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是达成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的重要保障。

三、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

(一)课程设置的总体思路

根据专业范畴,突出专业特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环境设计专业本科四年的课程分为:文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充分发挥专业学科的交叉优势,打通不同学科专业间的壁垒,注重专业基础的融合渗透,扩宽学生的学科视野。通识教育也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实现了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是以建筑和艺术两大学科而形成的一个新型的边缘学科,如何把握好两者在教学体系中的结合和比重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的拼凑,而需要寻找两者内在的结合点,对环境设计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展开。

由于环境设计专业的范畴在不断扩展,在以往的教学大多采取的是“都学”,但是华农楚天学院作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独立院校,不同于研究型的高等院校。我们既要学习基础理论方法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又要以就业为导向对接产业链而苦练专业技能,短短的本科四年学习是不可能同时将所涉及的专业方向都学习得非常深入。所以顺应环艺专业的发展趋势,将本专业共性的技术基础部分,从学科角度加以概括,重新组织专业平台课程。在经过基础理论、设计方法与技能的统一教学后,以室内设计和室外景观设计为两条主线,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调整,用课题进程带动课程,强调专业系统结构,将理论知识真正的带入到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实施模块教学计划的方向性教学。避免为了开课而开课,一切课程都是为了培养目标而设定。分类教学既结合了学生自身的特点,也更好的完成培养目标,更深入的学习专业技术。

课程设置一方面要适当扩大专业面,为学生创造足够大的就业空间;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不顾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实际情况,一味追求通才教育,轻视专业教育的现象发生。

(二)专业课程的设置

1.专业核心课的设置

核心课的设置的核心是为了满足职业岗位的知识结构与职业能力,同时兼顾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的发展。

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设置有:建筑制图与识图、室内设计原理、景观设计概论、室内专题、景观专题。

2.专业方向课

在一年级完成基本技能训练,并通过基础理论课对环境设计专业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到了二年级,作为以建筑为出发点,对建筑内外空间环境设计而展开的设计专业,为了让学生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室内与室外的空间联系、空间的构成、建筑的尺度、形体有具体的认识,设置了第一个设计课题《小型建筑设计》,同时也是训练学生设计表达的基本能力。

以《小型建筑设计》课程为引线,引出室内和室外两个方向的课程,作为专业的统一必修课程。在这之后,开设室内设计及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方法课、构成室内外空间的基本元素的设计课、表现技能课(手绘和计算机),使学生对环境专业两个主要设计方向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专业方向课的两大模块

学生在进行两年的文理基础课程、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的统一学习后,三年级根据学生特点,专业课学习情况,学生主观意愿等综合情况,系部进行统一分班。将环境设计专业分两大模块实施分方向的课程教学,室内设计模块课程和景观设计模块课程,每个专业模块的必修课程学分学时相同。

专业方向模块课程是进行若干个设计专题训练,并围绕这些专题设计项目展开深入学习,如植物配置、材料构造、施工图设计、工程预算、高阶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等。设计专题课的设计原则是以任务驱动,按设计项目流程来组织教学,课程内容理论结合实践,凸显应用能力的培养。

以景观设计方向模块为例,课程设置侧重于学生对景观设计领域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设计思维的培养,在不同的年级段和教学阶段分别在设计的范围上从小到大、在专业知识的深度上由浅入深地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通过课程的阶段化设置,学生能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对当前的景观设计形成较为完整的概念,对于常用的景观设计手法和设计语言能加以运用,对于设计效果的表现技法能做到扎实地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开拓设计创作的思维,能从环境特征和环境氛围中寻找出设计灵感且将设计理念用合理的形式语言加以表达,从而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景观设计的乐趣,也使教学成果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课程设置的另一方面作用是通过建筑、景观、设施、植物诸类多课程的相互穿插,让学生在学习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能够全面地考虑问题,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意识地加以协调,以此充实景观的概念,并逐步在课程中形成多方位的设计思考方式 。

4.实践环节

除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外,还在每学年设置集中实践环节了,如课程实习、课外实习、企业实习等,实践课程达到总课程比例的40%,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作能力。扩宽实践课授课地点,更多地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在观察中学习,丰富实践课授课及学习形式。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真正的工作环境,将理论实践化获得工作经验同时,强调课外学分的获得,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获取与社会需求、社会发展相关的其他知识。

四、小结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改变有些院校只围绕“室内装饰设计”建构课程体系的思路,强调围绕建筑的内、外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在基础阶段选择部分建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加进具有环境设计专业要求的基础课程,使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在专业学习阶段强调分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系统而深入的专业知识,提高岗位适应性。在实践环节方面,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社会实践,参观调研,让学生接触社会,接触实践工程,在提高专业认识的同时,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1]刘盛开,钟旭东.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方向的探索[J].电影评介,2006,(23).

[2]李田.关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与教学的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2005,(02).

[3]潘慧锦,姜玲.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系统化改革研究——以环境艺术设计方向课程群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2,(06).

2095-4654(2015)06-0111-03

2015-03-27

TB472

A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艺术设计课程体系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星.云.海》
《花月夜》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