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文化市场产业链中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2015-03-19 02:49邱进乐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唱法声乐

邱进乐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音乐文化市场产业链中的声乐表演艺术研究

邱进乐

(阜阳师范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尤其是现代商品的高速发展,很多艺术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文化市场产业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对音乐文化市场产业链中的声乐表演艺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希望为我国声乐艺术事业的良好发展提供借鉴。

音乐文化市场;产业链;声乐表演艺术

音乐文化中的声乐表演艺术凭借其自身的欣赏性以及直观性的优点,成为大众最喜爱的艺术形式之一。听众与声乐表演之间的供给关系是声乐表演艺术得以顺利走向市场文化产业化的重要保证。

一、文化市场与音乐文化产业概述

1.文化市场的概述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商品经济以交换为主要目的的表现形式推动了艺术品的交换,进而发展形成了专门以物质艺术交换为主要目的文化市场。它具有互动性、多元性以及呈现性等特点,是大众艺术产品的生产以及交换的重要媒介。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市场所包含的经营项目也逐渐增多,一般来说主要有舞蹈市场、网络电影、表演市场以及新兴的文化娱乐项目在内的综合性文化市场体系。

2.音乐文化产业的概述

音乐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的文化艺术形态,是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现代艺术与之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它把音乐当成了艺术产品,通过商业化的交换行为,来实现音乐产品的商品属性。在音乐文化产业中,所有的活动都与音乐艺术自身息息相关。据相关文献中报道,在今天,信息产业和艺术产业成为人类经济的重要支柱,尤其是艺术音乐,更是成为现今社会中一个巨大的经济消费市场。音乐文化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发展空间,已经成为了现今社会文化产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实现音乐艺术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是今后音乐艺术事业未来的发展目标。

我国三个主要的音乐文化基地为上海、广州、北京。这种产业分布格局充分的说明了我国音乐文化发展链条逐渐完善,而且形态多样,能够给大众提供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产品,满足大众的精神所需。这三大产业带已经成为了带动全国音乐文化发展的核心地区。

二、音乐文化传播途径

1.电视

电视是把图像与声音完美结合的传播媒介,它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受到人们的高度喜爱。电视媒介的实质就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把所有的技术内容展现给大众,这会让观众常常有一种在现场的感觉,从而获取更多的真实感。

2.广播

广播媒介历史悠久,作为音乐的传播以及传承者,具有便捷性、普遍性的特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广播在政治领域中发挥着中重要的作用,一些充满教育意义的歌曲例如革命歌曲等都是通过广播传遍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现今社会中广播的影响力也跟随着听众的步奏,功能日益多样起来。

3.唱片公司

唱片是音乐文化产品的另一个表现形式,主要是指唱片。一般包含了录像带、唱片、录音带、光碟等等。同时也包含有各种音乐的软件,例如DVD、VCD等。

4.传媒公司

传媒公司主要是指提供策划广告、表演活动、宣传推广等服务,并以此获得利益的经营机构。现今,他们在音乐文化领域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数字音乐

数字音乐是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产物,一般来说包括有无线、有线两种形式。它主要是指在音乐的制作以及传播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的一种音乐,重要的表现形式如MV、flash等。

6.网络媒介

网络媒介主要是借助互联网来对各种音乐艺术作品来进行传播。是现今社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受到当代青年的高度喜爱。

三、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的概述

1.声乐表演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

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得越发成熟。

在古代,声乐表演艺术主要有魏晋南北朝以及秦汉时代民歌、鼓吹乐等形势的歌舞艺术表演。到了隋唐时代,则出现了曲子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曲子可以把整个生活面表现出来,可以由描景抒情的、描述爱情的、也有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不仅仅有单独歌唱的表现形式,还可以通过说唱、歌舞等艺术表现出来。

在唐朝,由于统治者爱好音乐以及鼓励发展音乐,音乐文化在此时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大型的民族歌舞音乐的表现形势——大曲。大曲的出现让我国的声乐艺术表演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态。

在宋元时代,由于市民阶层的逐渐壮大,音乐已经从宫廷风逐步向民间音乐的形式转变,而歌舞曲等逐步的向曲艺、戏曲等方面转变。此时,人民群众称为了最大的音乐欣赏群体,从而促使民间音乐逐步显现出商品经济的特性[1]。

在明清时代,音乐艺术主要是有小曲、说唱等表现形势。

在民国初期,最明显的音乐表现形势就是“学堂乐歌”的出现。“学堂乐歌”的内容多半是反应列强的欺压、封建主义社会的腐朽等等,精神实质完全符合了当时人民的内心所求与所想。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音乐艺术得到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各种声乐创作、表演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艺术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一直到今,我国的各种声乐艺术表演与交流活动仍然活跃,音乐文化事业一直处于蓬勃有序的发展状态。

2.声乐表现类型

(1)民族唱法

这种唱法主要是我国每一个民族按照本族的习俗、文化、爱好等创造出来的一种声乐艺术唱法。一般来说包含有说唱、民间歌曲、戏曲等民族新唱法、原生态唱法等等几个类型[2]。在学习民族唱法中,非常注重咬字清晰,口腔的着力点向前,声色要洪亮,注重表现作品的韵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此外,该唱法与民族语言文化息息相关。在我国,有着以王昆、郭兰英等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歌唱家,他们充分展示出了高水准的声乐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2)通俗唱法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逐步兴起通俗唱法,受到我国大众的青睐。该唱法一般是利用音响设备把声音扩大,借助绚丽多彩的舞台表现形式来营造气氛,同时与各种乐队相结合,包括各种各样的音乐元素,表现出个人强烈的生活体悟或者情感经历[3]。非常注重展现出歌曲的因为和自然。一般来说,年轻人较喜爱,在我国流行最广泛,最受欢迎的一种声乐演唱手法。

(3)美声唱法

在十七世纪时的意大利国家,该唱法逐渐兴起,具有发声自如,音色动听、演唱技巧完美等特点。在本世纪20-30年代开始在我国流传,音乐文化背景之下的声乐表演艺术,在此期间,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人才。例如:沈湘、周小燕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他们的努力之下,该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同时吸收国外先进的发声法,与我国特有的中国文化相结合,促使我国的音乐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4]。

四、音乐文化背景之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在古希腊时期,统治层为了保证城市发展的稳定性,会以货币作为一种奖励的手段来鼓励观剧人来观看。在古罗马时期,音乐已经逐步走向职业化,声乐艺术家们到处表演,此时,出现了以商品交换的商业行为,已经可以成为商品。在中世纪时期,主要是由宗教占管理和主导地位,在十四世纪的时候,已经出现了欣赏声乐而付款的一些阶层。在文艺复兴之后,欧洲的音乐文化事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大量的艺术表演从贵族的剧场中走出,逐步走向普通老百姓。在我国的汉、唐时代,也出现了各种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通过卖唱的方式来转去货币。在元代,很多青楼女在通过舞蹈、说唱等卖艺方式来呈现出自身的劳动价值。综合上述可以知道,各种各样的演唱把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等价的交换方式从而获取所需的劳动货币,符合经济学的商品交换的特性,为此,声乐表演艺术已经完全具备了经济的属性。现今,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音乐商品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呈现,满足了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高度需求。在市场的高度需求下,更多的人投身于音乐文化市场,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观,并以此作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途径。在当代,声乐作品已经成为了人们重要的娱乐消费品。

五、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声乐表演艺术

1.声乐表演艺术的策划

声乐表演艺术是现今音乐文化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商业运作的方式来进行的。声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在文化市场上的销售不是单一的,它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得完成。对于声乐表演艺术来说,其要想在市场上顺利运作,做好策划与运营显得非常关键[6]。优良的策划是市场顺利运营的前提保障,良好的市场运营可以把声乐表演艺术在社会中得到良好的推广以及宣传,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声乐表演艺术主要把表演的市场作为主导,在进行声乐艺术表演的时候必须要有新意,才能够吸引大众的眼球,吸引消费者的好奇感,增加关注力,才可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声乐表演艺术的策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活动演出类型,它是声乐表演艺术对自身的一种策划,它包含了创建的机构、表演的方式以及演出酬劳等等几个问题。另外一种就是关于市场营销的策划,它是一种以声乐表演艺术为服务形式的策划。它的消费群体主要是观众,在艺术表演的欣赏过程当中,激发消费群众来进行消费进而主导的一种营销策划。

2.声乐表演艺术的市场营运

在音乐文化市场的推动下,来进行声乐艺术的表演,从而获取经济利润的行为成为声乐表演艺术的市场营运,它属于一种以市场发展为导向的经营模式。为此,大力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是提高声乐表演艺术市场价值的重要保障。在市场运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引起消费观众的重视,所制定出来的运营计划以及各种措施都必须要渗透到观众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符合他们的内心所求。充分调动机构内所有的工作人员,使他们明白到运营机构与市场关系的重要性,保证他们所有的工作都把市场的需求和机构的运营利润作为最终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各种相关的部门以及工作职责,合理分配经营的资源和人力资源,制定出正确的机构运营发展计划,明确发展方向,保证声乐艺术表演在市场上顺利的展开。

六、结语

音乐文化事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尤其是声乐表演艺术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高度需求。为此,提高声乐表演艺术作品的原创性以及内涵,保证作品具有鲜明的特色,保证声乐艺术作品在音乐文化市场的驱动下,能够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运营机构要注重声乐产品的品质化,不断制作出高水准的音乐产品,提高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养,从而创造出一个和谐的文化艺术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打下扎实的艺术文化基础。

[1]茅中飞.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2):55~59.

[2]魏敏.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过程美与效应美[D].兰州大学,2010,(4):77~81.

[3]柏艳.声乐表演艺术心理路程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2.

[4]曹晋彰.演艺产业链的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5]张大军.歌唱正音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6]曾遂今.音乐传播规则论[J].音乐研究,2013,(3):66~69.

2095-4654(2015)06-0149-03

2015-03-05

J60-02

A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唱法声乐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唱法、口法、声口与“叶堂唱口”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