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探究

2015-03-19 02:49陈忠树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应用型

陈忠树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探究

陈忠树

(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88)

民俗文化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通过分析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新途径,以及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民俗文化;人文素质;大学生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必要性

(一)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历史重任

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肩负民族的重任,首先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大多来源于民间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活的文化,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国文化大厦的基石,其内涵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是民族的象征。而如今这些民俗文化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对于肩负教育责任的高校来说,首当其冲应该在高校中加强民俗文化课程教育教学内容,这是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二)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

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价值观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因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建设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时代的需要,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是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当代中国的发展强大,人们更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价值支撑。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种民族精神和价值观,急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得以加强。所以我校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使大学生建立起民族家园意识,感受民族精神文化的无穷魅力,从而培育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

(三)激发革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现实要求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我校通过让大学生到乡村调查、到民俗风情园区走访和到旅游景区旅游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接受民族民俗文化教育,从而让大学生不断地在生活中在实践中学习。这样也使得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落到实处。这种在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探知中不断学习的精神,有效的培养了当代大学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民俗文化现实需要的教育,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大学生对于过时的不适应新社会发展的文化和制度的革新精神。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民俗文化教育新途径

(一)不断自我反省与再认识

各级教育教学部门的管理者也需要不断自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时代,特别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期,管理者面对新的90后大学生,面对发展变化的高等教育新情况和新问题,更应该有新认识。高校教育管理者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作者对于民俗文化教育应重新再认识,应该认识到当今时代大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无论是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在教学安排和资金投入上都应该优先考虑。

(二)广泛开设民俗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

当今大学课堂不仅是大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还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我校从建校初就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近三年来,我校不断优化课程设置,相继开设了《大学语文》必修课和《旅游文化与探秘》选修课,覆盖全校所有文理科专业。教材由我校组织老师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充分重视民俗文化内容的注入和渗透,在教学大纲的制定上,对于民俗文化内容有所倾斜。为了延续课程的开展,我校大学生生艺术团还专门每学期做一期民俗文化的汇演,引导大学生们在书本和实践中体会民俗文化的精神。

(三)充分借助新技术新媒体平台

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新技术和新媒体已经被普遍运用。新媒体不断刷新和快速反应的特点,正满足了高校年青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追求,易于被年青大学生接受、使用和传播。所以高校应充分利用大学生这种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利用新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特别是民俗文化的熏陶。让大学生通过现代信息传播渠道接受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很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已经注意各种网络平台和新兴媒体的使用,如QQ群、BBS、校园网、博客、微信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新的媒体方式更加有利于高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也提供了大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便捷平台。

三、民俗文化教育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民俗文化教育教学内容,使得中华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使得未来祖国的普通建设者都能了解祖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生活和社会实践,使得当代大学生回归对民间文化和艺术的喜爱,对祖国劳动人民的尊重和热爱,从而培养中华民族智慧勤劳的优良品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校通过加强民俗文化教育,特别是在全校范围内的文化艺术宣传,校风学风考风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很多同学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了,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了。新时代的大学生即将成为国家和社会的顶梁柱,承担起民族和社会的责任,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而从民俗文化的精华中汲取营养更有价值,只有这样个人才成长,民族才能振兴,国家才能强大。我校通过加强中国民俗文化教育实现了一直以来倡导的“知识不足能力补,能力不足素质补”的人才教育方向,在素质教育中不断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个人修养。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诸多高校的重视。大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其在未来职业生涯和人生道路的发展。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更多的是去社会基层岗位就业,需要承受着来自生活、学习、就业竞争等各方面的压力。而大学生还处在未成熟的时期,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甚至极少数大学生因为发生心理问题还会危害社会安全稳定。所以增加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极为必要。民俗文化具有心理调节功能。在体验各种民俗活动中,感知人间世俗生活的悲欢离合真情厚谊等等,使大学生的获取自我心理排解和宣泄的途径。如在我国民俗中,如婚礼上的“闹房”、葬礼中的“哭丧”等人生礼仪活动以及下棋、斗鸡等民间游戏,就反应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变化之时的自我心理释放、排解的方法。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通过学习多民族民俗文化,可以有效消除消极心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

(三)拓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视野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过早强调专业化教育,特别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大学生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知识相对不足,从而造成对于专业知识之外的知识缺乏,必将无法满足未来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发展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有必要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开阔大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T”型人才。我国中华民族悠久的多民族文化历史背景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拓展大学生文化视野的重要渠道。大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知识,可以扩展专业领域广泛接触博大精深的民族民俗文化,增长人文知识,夯实文化基础,为提升人文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校在对开展民俗文化课程前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做了随机调查,结果发现就业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毕业班级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500份发放给接受过民俗文化教育的班级,另外500份发放给没有接受过民俗文化教育的毕业班级,最后统计毕业前就业签约率情况发现,接受过民俗文化教育的学生,就业签约率高出没有接受的19.6%。由此可见,民俗文化教育可以大大拓宽当代大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符号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1]黄玉军.传统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8~100.

[2]秦海燕.民俗文化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高教论坛,2013,(9):41~43.

2095-4654(2015)06-0198-02

2015-03-16

安徽新华学院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中心项目研究成果(IFQE201413)

G642.0

A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应用型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民俗中的“牛”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