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纯洁性

2015-03-19 15:02岳海峰
关键词:纯洁性党性马克思主义

岳海峰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乌鲁木齐830002)

试论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纯洁性

岳海峰

(中共新疆区委党校,乌鲁木齐830002)

分析认为,思想理论是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和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行动指南。思想理论的纯洁性是党的纯洁性的第一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

党;思想理论;纯洁性

思想理论是政党实现其阶级使命、政治任务和政治理想的精神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纯洁性首先就体现在思想理论的纯洁性。始终将思想理论建设置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首要位置,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党建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也是我们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一个在思想上纯洁而坚定的党,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圆满完成自己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思想理论的纯洁是根本的纯洁,思想是行动的向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组织成立起来的,我们党从一成立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本质与规律,而且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我们观察、认识事物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坚持理论创新,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依靠党内教育和培训不断加强政党的思想建设,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政治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党的思想主张的社会吸引力,其主要内容是:第一,对党的基本纲领和政治主张进行阐述。尽管政党的性质不完全一致,但是每一个政党都有自身比较稳定的政治纲领,这是政党树立起来的一面旗帜,对政党的性质、社会基础、发展程度、历史命运等都具有决定的意义。因此,任何成熟的政党都是非常重视政党自身的思想建设的,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政党思想武器的意识形态,其凝聚、导向和辩护功能的发挥,可以调动追随者的精神力量,提高政党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第二,对本党的党员和骨干进行教育和影响。在全党范围内,以宣传本党的政治主张和任务作为主要内容,希望达到党员和骨干对党的主张和政策的了解,从而实现全党行动的一致。政党通过或直接明了、或潜移默化、或持之以恒、或时紧时松,形式多样的方法对其成员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和灌输[1]。

加强思想理论的纯洁性,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从一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决不能采取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态度,而应该采取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坚持一切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不断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勇于进行理论创新,首先源于理论创新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人类社会的进步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同时也是理论创新并指导实践的结果。原因在于理论来自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尤其是揭示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是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相反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这就是说,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又要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

理论创新是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必须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结合起来。抗战时期,针对党内反复出现的“左”、“右”倾错误和民族抗战的形势,毛泽东号召在全党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进一步在全党中树立起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全党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之上的空前统一,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上个世纪70年代末,面对文革结束百业待举的严峻形势,如何打开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如何使党更加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继续前进,这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邓小平的支持和推动下,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打破两个凡是对人们思想的禁锢,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深入进行理论研究,解决前进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为保持和发展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奠定了理论根基。

理论学习是实现理论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学习现有理论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不断发展和完善现有的理论,才能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妄想离开现有理论进行理论上的创新是不切合实际的,是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因此,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就必须持续不断进行现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只有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其精神实质,才能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们所面对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提升党的理论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离开实践活动理论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无土之木,只有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理论创新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正如邓小平所说的那样“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3]。要实现党的理论不断随着实践而创新,就必须善于将广大群众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再给予实践以指导,实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实践”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领域,思想上不断扩展新视野,理论上做出新概括,才能实现理论上的创新,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个开放、民主的氛围对于理论创新而言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同样也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条件。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党内民主生活健康发展的时期,就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丰硕的时期,相反,党内民主生活遭到破坏的时期,就是党的理论创新遭到压抑的时期。因此只有努力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才能形成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党的理论创新获得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提出都内含有前人研究的成果,这正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原因所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步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舍生取义的尚义精神;与民优乐的济世精神;修身养性的重德精神;居安思危的忧患精神等,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文化土壤与底蕴。在今天这样一个伟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进行党的理论创新,一方面要结合改革开放的时代特点和社会实践,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前人的理论成果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解释和说明,另一方面,在中华文明自信的基础上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吸纳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二、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没有理论创新党就没有了生机和活力,而没有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全党的话,那么全党就是一个没有统一意志的党。因此,理论创新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及时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90多年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所取得的一条基本经验。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锋

战士的作用。”[4]将党的理论成果及时武装全体党员,这是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障。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为我们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党自身来看,在能力和水平上还有许多地方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任务和要求,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来提高党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我们参考,我们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理论体系,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5]

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任务。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60多年来,党的纯洁性建设不断得到坚持和发展,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执政地位不断巩固。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党的纯洁性和执政能力也是同样如此。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并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素质能力也不能完全符合党的性质与宗旨。究其原因是复杂的,但是不注重理论学习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原因。就像邓小平指出的那样:“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6]当前为了迎接“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我们必须更加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武装工作,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素养,保持党在思想理论上的纯洁性,否则的话就难以应对考验和化解危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党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必须长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提高党的理论水平,更好地发挥党的理论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党一成立就以马列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理论上的两次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他们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次,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当代中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上来深化理解,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强大的思想武器。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理论一方面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改造客观世界,另一方面还必须联系个人的思想作风和主观世界来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从而实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使得主观世界得到改造,用主观世界改造的成效来推动客观世界的改造。

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一般而言,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领域中都必然有多种形态共生的局面,在诸多的意识形态中也有主流和之流的相互区别。主流的意识形态自然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阶层的意志在思想领域的反映,而主流的意识形态则是社会不同阶级阶层价值观念的体现。此外,作为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是主导,其他的则是处从属地位。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保持党在思想领域中的纯洁性必然要求坚持不懈的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不断提高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在革命战争年代,先进理论的指导可以取得革命的胜利;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既取决于坚强的政治领导、雄厚的经济基础、完备的法制,也得依靠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来统一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我国同质的一元化社会结构正快速地向异质的多元化社会结构转变,由此带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主体呈现出了多样性、复杂性,导致不同的人在政治认同和社会评价方面出现很大的隔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利益诉求出现了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性,凸显出了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和整合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今天国家意识形态多样化的现实需要[7]。这就需要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整体性的前提下,一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另一方面也必须承认和尊重社会意识形态的多样化。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可以看出,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可以对多样化的社会意识发挥引领和整合的功能;同时多元性的社会意识对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具有促进与补充的作用,两者共生共存。因此在处理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时,应该遵循适度的原则,以一元化带动多样性,以多样补充和促进一元化,实现一元化和多样性的共生共荣。

在当前主要是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弱化和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宣传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敌对势力要搞垮一个政权,搞乱一个社会,往往都是首先从意识形态打开缺口,从搞乱人们的思想下手的,这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二就是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关注其他文化现象,不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三、增强党性修养,维护共产党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常态化是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方法。党性修养就是指共产党员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作风纪律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所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培养、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把党的性质变成党员的性质的具体途径,这是维护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

党性就是一个政党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它是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列宁曾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中国共产党作为“两个先锋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点,这些就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刘少奇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8]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刘少奇在党的历史上创造性地将“党性”和“修养“相结合,实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党性理论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达到了传统美德与共产党人高尚道德的和谐统一,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党性修养理论。在文中,刘少奇认为党性修养就是:“每个党员自觉地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去同自己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进行斗争;用共产主义世界观去同自己的各种非共产主义世界观进行斗争;用无产阶级的、人民的、党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去同自己的个人主义思想进行斗争”[9],这是“党员本质的改造”[10]。所以说,党员的党性不是先天形成和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后天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它是需要一个自觉的、长期的、艰苦的磨练过程。

由此可见,党性是共产党员的根本特征,是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党的任务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保证,我们党的党性也就是每一个党员所应该具有的党性。党性内涵极其丰富,党性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标准和条件在党员身上的体现;是党的原则在党员身上的自我制约;是党员形象和作用的内在依据和党员处理一切问题的行为规范。我们衡量一个党员合格与否,就是看他的党性如何。可以说,只有具有党性,才是合格的党员,否则的话,即使还留在党内,也不过是名不副实而已。

对于一名党员来说,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纯洁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坚强的党的观念和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始终都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党性的基本要求。从党性修养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来看,加强党性修养的实质就是要将党性原则内化于心,党性锻炼就是将党性原则外化于行,由此可见,常态化地推动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对保持党的思想纯洁无疑具有积极作用。

党的思想理论的纯洁性是事关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根本,基于思想理论本身和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我们说加强党的思想理论的纯洁性建设,必须系统考虑而综合施策,以期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1] 赵晓呼.政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34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1.

[4] 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12.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872.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51.

[7] 韩健鹏,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党执政建设历程[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252.

[8] 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94-95.

[9] 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21.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刘少奇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225.

On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ideological purity

YUE Hai-feng
(Schoo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ommittee of CPC,Urumqi830002,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at the ideological theory is the spiritual foundation and action guide for the political Party to realize itsmission,political task and political ideal.The purity of thought is the first requirement of the Party's purity.Only in thisway can we realize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untry and achieve th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successfully.

Party;ideological theory;purity

D261

A

1009-8976(2015)03-0005-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3.002

2015-02-23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新疆公民意识与国家认同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4XZZ015)

岳海峰(1979—),男(汉),陕西咸阳,博士,讲师主要研究党的建设理论。

猜你喜欢
纯洁性党性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谈播音员主持人语言的纯洁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党员干部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