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经验对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5-03-19 15:02王胜波
关键词:辽宁省文化产业文化

王胜波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116023)

发达国家经验对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王胜波

(大连海洋大学,大连116023)

论述高校文化产业是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人才战略,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打造辽宁文化品牌,同时加强管理,转变观念,使辽宁文化产业逐渐拓宽国内国际市场,在文化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

高校;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文化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学者日下公人提出来的,他在20世纪70年代所著的《新文化产业论》中,把新文化产业界定为“以最终需要产业(消费资料)为主全面发展的新模式”。之后一些学者就高校产业和文化产业发表了一些论文。胡青丹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提出“经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态势不仅仅是一场市场经济主体的较量,更是一场民族国家文化的战略竞争”。从市场策略、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等三个方面,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分析,进而相应地提出了完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建议。

高校文化产业是社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所在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各地也纷纷将文化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文化产业已呈现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较好发挥了促进文化建设事业的加快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国际文化竞争力和提高综合国力的作用。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辽宁省内,研究高校的文化产业建构与整合,定会促进辽宁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而服务区域经济。

一、发达国家高校文化产业的历史、现状及经验分析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其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例,在对外贸易中亦占有重要地位。现在世界发达国家科技信息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上世纪5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性高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浪潮,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实验手段、人才、知识、信息以及周边优势等,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校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及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发达国家高校文化产业的历史及现状

国外高校产业大多数是在本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这是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

的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高科技浪潮,尤其是在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量子电子学、信息论、海洋工程学、核子学、生态学和太空科学等综合科学理论以及实践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另外,计算机、数据处理、半导体、各种先进的通讯设备及器材、系统工程技术、控制论等在工业中的应用也有了实质性的进展。这种不同于传统工业的高新技术已被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广泛利用,并且正在创造出新的社会文明。

在欧洲,德国各界也非常重视大学与企业的合作。他们认为:大学应向实用科学发展。德国自1825年最初建立卡尔斯鲁厄工科大学以来,到19世纪末期先后建立了12所工科大学,担负了促进19世纪德国产业兴旺发达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任务。他们把企业的顾问权授予工科大学的负责人,使工科大学与企业保持密切的关系。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和经过较长时间的不断探索,加上50年代起社会对高技术产品的广泛需求,195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所拥有的校园土地,首次在世界上建立起了第一个高校产业——斯坦福工业园区。到1955年,斯坦福工业区成了“硅谷”的中心地带。此时已有7家公司在该工业区设立工厂。1960年增加到32家,1970年达70家。到80年代,已有90多家公司全部利用了这块面积约655英亩的土地,就业人数达28万多人。

70年代以来,美国面对日本在各方面的严峻挑战,美国政府特别强调重视产业部门的科技问题,注重充分利用大学的科研力量,并把大量的课题交给大学,在经济上予以资助,甚至和大学合办科研中心。由于政府和社会的重视,企业与大学结成同盟已成一股潮流。产、学、研结合的形式也多种多样。

70年代以后,在经济形势恶化、资金援助紧张、学术预算平均化的严峻形势下,英国政府及其他机构认真探讨了大学在基础研究中的作用,也开始试图改变产业界、政府与基础研究的关系。英国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为了弥补产业界与大学的裂隙,采取了旨在奖励大学和企业协作的各项计划与措施。

(二)发达国家高校文化产业的经验

国外发展高校文化产业形式多样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大力参与社会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大学的高新科技成果,大量的科技研究人员、工程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博士生及良好的环境吸引、参与创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外高校发展科技产业的一个重要形式。

2.以大学的高科技成果和高技术为依托,大量吸引社会风险投资企业家到大学的周边兴办高科技产业。

3.以大学的研究成果为条件,直接分流人员兴办企业。美国王安公司、休利特—帕卡德公司等极其成功的企业是这类企业的典型例子。

4.以产、学、研相结合为基础,对企业进行高技术改造和人才培训服务等。

5.大学直接投入部分资源,并以高科技成果估价参股的形式加入社会企业。

6.大学直接投资独立兴办企业。这类企业在国外很少,个别大学即使兴办,也选择了基本上没有市场进入障碍或进入障碍很小的行业。

二、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步伐不断加快,辽宁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不断增强,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辽宁省文化体制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一大批新兴文化产业也随之涌现出来。虽然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成绩喜人,这和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分不开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诸多政府层面的问题。

辽宁省是一个教育大省,现有普通本科院校43所、独立学院20所、高职院校48所。辽宁省虽然文化资源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众多优势,但与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很大距离。要改变当前文化产业“小、散、弱、乱”的局面,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重新研究、规划、部署辽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现阶段,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层面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管理措施不健全、监督不到位

政府对文化单位的管理仍然存在过多、过死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辽宁省文化厅下设了文化产业处,但是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依旧存在机构交叉严重,各部门间缺乏沟通,资源整合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在文化市场监督方面,也存在着监督不到位,各单位互相推诿的问题。

2.对文化产业发展管理理念不先进、方法不得当

辽宁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理念和其他省市大同小异,没有创新之处,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管理方法上过分依赖于政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文化产业发展资源整合度不高,没有对文化产业资源进行深入发掘

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过度依赖文化旅游和影视文化两个方面,其他文化项目发展不均衡,传媒出版产业、创意产业的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各自为政,资源整合度相对较低,而且对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程度不高。

4.文化品牌意识不强,文化产业竞争力较低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中还没有出现能够家喻户晓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产品知名度较低,竞争力不强。

5.文化产业科技含量较低,缺乏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等问题

辽宁省文化产品大都停留在初级阶段,没有对文化产品进行深入开发,科技含量较低。另外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缺乏创意、设计、研发、经营等高端复合型人才。未能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的技术长项和高端人才储备。

三、区域经济视角下对辽宁省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的构建

采取多种形式发展高校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界及高等院校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依托我省高校优势,建立有我省特色的高校文化产业,怎样把它建设成为高新技术的“孵化器”和向传统产业扩散高新技术的“辐射源”以及解决目前高校产业中存在的若干社会性问题等,对建立、优化和完善我省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及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达的现代工业,更需要有驻地高校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也就是说加强区域经济建设的文化需要

巴黎、罗马、纽约、维也纳、北京等城市之所以闻名遐迩,不仅因为其雄厚的经济基础,更重要的是驻地高校以及周围文化圈所形成的“文化产业场”。国内外经验再次有力证明:高校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提升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它能够提升区域文化内涵,提高区域文明化进程,进而加快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国家和社会赋予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责,也是高等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高等学校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应促进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输出优质的文化资源和传播先进的文化理念,从而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二)分析我省高校特点,寻找创办相关文化产业优势点

我省高等院校种类繁多,各校优势学科各具特色。发掘如理工院校、外语院校、师范院校、工业院校、农业院校、水产院校等高校自身特点,开发相关文化产业。为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参考,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立足于高校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本着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具有高校独特优势的文化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高校应该将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将一切可以为地方服务的文化研究都进行整理归纳与开发,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努力开掘一切可以被发扬、推广的文化因素。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了解地方文化和文化产业,带领学生共同投身到这项工作与学习中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让学生懂得文化、热爱文化、贡献于地方文化。实地调研、田间教学的方法可以被广泛使用,新的媒介也可以为学生的文化教育与地方文化传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发挥区域文化资源优势,打造辽宁文化品牌;注重技术创新,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率

高校对地方文化产业进行深入了解后,要由政府来搭台,将企业与学校联合起来,积极调动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排除二者的误会与分歧。政府的文化产业不能仅停留在行政决策的层面,其规划要强调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强调创意性、整体性与系统性。既要有成本意识,更要有价值意识,不能只作为政绩来对待。企业更要加强文化建设意识,不能只停留在营销层面。既要不断提高意识,认识到文化作为长远投资与回报的价值所在,要投资于实际的文化产业领域,成为辽宁地方文化产业的支柱与新生力量。

四、结语

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产业的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文化管理技术人才的场所,又是拥有高知识、高科技特征的文化产业资源地。各高校领导均应及时地抓住高校合并这一优势资源整合的机遇,在抓好教书育人、科研开发的同时,特别重视对高校自身文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利用和拓展,努力将高校文化产业的投入产出比尽可能地达到最优效益,使之成为推动和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良性循环链。高校既拥有第一种类型的文化产业,即期刊

社、报刊社论和图书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社等,也拥有亚文化类型的产业,即书报刊印刷厂,部分高校还拥有磁带、光盘与文化用品店、服饰厂等。高校与社会的文化产业相比较具有鲜明的异同性。

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人才战略,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打造辽宁文化品牌,同时加强管理,转变观念,使辽宁文化产业逐渐拓宽国内国际市场,在文化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文化产业已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未来的发展中,我省文化产业依旧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软实力,为辽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提供坚强的文化保证。

[1] 韩立达.论国外高校产业[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7):118-124.

[2] 张翠敏沈爱霞.发达国家科技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研究及借鉴[J].商场现代化,2006(19):299 -300.

[3] 丁培卫.关于高校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审视[J].中国科技财富,2008(9):140.

[4] 王登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13-20.

[5] 叶立群.基于地域文化的辽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J].理论界,2009(8):75-76.

[6] 陈长喜.论高校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34-36.

[7] 龚维忠.论高校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整合[J].求索,2003(2):109-111.

[8]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2007:30.

[9] 韦建平.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与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10:6.

[10] 蒋存祺.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盘锦辽河文化产业园为例[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3.

[11] 樊丽.辽宁高校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学园,2014(32):40.

The enlightenment from experienc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 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WANG Sheng-bo
(Dalian Ocean University,Dalian 116023,China)

Cultural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industries,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the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come one of themain pillar industrie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oreign trad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The United States,Britain,Japan,Korea and other countr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hasmade a lot of experience to learn from us.The developmentof cultural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should adhere to the talent strategy,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resources,and actively create Liaoning cultural brand,while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changing the concept,so that the Liaoning cultural industry gradually expand the domestic internationalmarket,in the cultural competition,to find a seat.

university;cultural industry;development;strategy

G124

A

1009-8976(2015)03-0082-04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3.022

2015-06-13

辽宁省国际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区域经济视角下辽宁高校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项目编号:LNGJ15088)

王胜波(1977—),女(汉),辽宁大连,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日语教育。

猜你喜欢
辽宁省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与辽宁省气象局进一步深化合作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辽宁省推广“煤改气”供暖执行居民气价
辽宁省建环保举报奖励制度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