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03-19 15:02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工程

周 诣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130021)

《建筑设计》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周 诣

(长春工程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长春130021)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沟通协作能力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借鉴CDIO教育理念,建立建筑设计课程的CDIO教学模式,在学生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的培养方面,师资配置方面以及考核方式等几个方面推行改革与尝试,旨在大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零适应期”的应用型人才。

建筑设计;CDIO;实践能力;沟通能力

《建筑设计》课程是工科高等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等专业的主干课程,这门课程从低年级的基础入门、提高,到高年级的综合运用,直至毕业设计贯彻始终,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以及相关行业。所以,如何将学校所学到毕业所用有机地结合似乎成为《建筑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多年来,各大高校在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反复进行着改革与实践,但仍然存在着毕业生到工作岗位上要重新学习,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与其他专业协作,学习具体如何运作等问题。而CDIO教育理念的提出,恰好为解决这些问题,针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CDIO教育模式

CDIO是英文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缩写,即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是MIT,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nköping University于2000年得到了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的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这种教育理念是以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及运作全过程为载体,让学习者主动地实践操作,综合运用所学课程的一种学习模式。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掌控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同时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引(包括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学生考核、学习构架)以及实施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可操作性。

建筑设计的过程恰好就是构思—设计—实现—运作的过程,而CDIO的教学模式也完全适用于《建筑设计》课程。

二、建筑设计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各年级同一教学模式,忽略学生主导性

现在的建筑设计课程1—5年级都采用一样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设计改图、评图总结三个主要部分。采用先集中理论授课,然后分班辅导的方式。理论课程主要包括该建筑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建筑的功能关系,规范要求,造型立面设计等。一般在6—10学时的时间内完成。而之后的数周时间则是进行草图阶段,每周集中6节课程,教师对学生草图进行修改及点评,同时布置下一周任务。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对建筑设计过程还不够了解,接触的专业知识有限,通过这种教师集中授课,组织安排每周任务的方式进行学习尚可,但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如果还停留在在这种模式的学习中,不利于锻炼其自主设计能力,使其更依赖于老师。这样,一

旦毕业走上独自设计的角色,就会手足无措,无从下手。

(二)建筑设计“纸上谈兵”,忽略其实践性

在辅导教学以及学生互评讨论中,发现多数学生基本不关心设计的建筑是否具有实践意义,即如何将设计图纸付诸实践,建成建筑,如何运行管理等问题。由于功能、流线、规范等设计要点都是由老师在草图阶段把关检查,成图后基本无大差错,所以造型是否新颖,图面、文本是否精美等问题成为学生们关注的焦点。导致“只能看,不能问,更不能建”的现象,即设计作业看上去很美,但具体问到采用什么材质,怎样构造,细节做法,如何实施等问题就答不出来了。归根结底在于学生们仅将成图作为设计课程的结果,并未把其设计作品当作可建造的建筑物来考虑。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衍生的问题,如:有些学生到了毕业设计阶段,楼梯详图仍然画不明白。这样,极其不利于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项目。

(三)设计过程中,学生沟通能力不足,团队意识薄弱

在传统设计课程中,设计课程都是每个人独自完成作业的过程,学生个人主观意识较强。沟通仅仅存在于学生与教师间对方案修改及推敲上的交流以及评图时介绍自己的作品,在对11、12、13级学生的教学中,发现3%的学生坚持己见,拒绝修改意见;80%学生完全接受老师的修改意见;仅有10%左右的学生能够跟其指导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而对于同学之间在的交流互动明显不足,在方案阶段不占主导因素,在成图评分阶段仅仅作为参考。所以学生的设计沟通能力锻炼不足。而真正的工程师要具备很强的沟通能力,与业主的沟通,与其他工程师的沟通,与施工方的沟通等等。另外,团队意识对于工程师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建筑作品不可能一个人完成,需要很多方面的人员组成团队,共同协作完成。而现有的设计课程很少涉及团队协作的内容,仅仅在参观调研课程安排时,才分组调研及汇报。而这远远达不到作为设计师的团队意识的培养。

(四)师资力量的问题

“师资力量”似乎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并不再是缺少高学历教师的问题,因为现在的本科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研究生,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具有良好的理论素养,但对于工程的实际问题就成为了新学生,仅能从理论上找原因。而对于培养“零适应期”人才来讲,实际工程经验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具有大量实践经验的工程师、建筑师以及建造师,工作在建筑设计及建筑建造的第一线上,这些具有丰富实践知识的人应该被引入课堂,成为授课主力。

三、建筑设计课程的CDIO模式探索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现存问题,借鉴应用CDIO的教学理念,对建筑设计课程进行如下的系列改革尝试。

(一)因材施教,引入工程能力培养及工程意识,发挥学生主导性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建筑设计课程尤其重要,主动性的培养靠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模式。低年级,注重工程能力的基本功训练,以及工程意识的引导。如:一年级除开设的“工程制图”课以外,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设有专门的建筑识图章节,同时还专门设有临摹施工图的环节增强其基本功能力训练;二年级,随着“建筑构造课程”开始后,在建筑设计课的别墅设计中,加入楼梯设计的专题讲解,由学生自主来设计楼梯构造,教师技术辅导,初步培养其解决设计问题的工程意识。中高年级,主要是对工程意识的培养。在三、四年级的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渐渐退出课堂主导,以引导代替辅导,以组织代替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加强其工程意识的培养。如:在三年级的商场设计中,先由学生分组进行参观调研,包括商场功能、空间、流线、周边交通组织等,再由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汇报,引导学生找出商场设计的要点,如场地设计中停车场及交通流线的组织;建筑的防火分区及疏散流线;采光考虑及空间设计等等。五年级的设计课分为两部分:一是建筑师业务实践,主要是到设计院进行实习,了解建筑设计的全部过程,跟随工程师学习构思、设计、实施及运作全过程。二是由指导教师提出任务要求,自选实际地段,自己独立完成毕业设计。

(二)锻炼实践能力

建筑设计的实践能力,主要是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任务,这一点基于基本功的扎实程度以及对规范的熟悉程度。再有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工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平时设计课程中不会有的问题。这一点要靠经验的积累以及应变的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学习期间应跟工程,跟工程师多看,多听,多学。而实践能力的锻炼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培养建筑师素质,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基本理论知识的熟知,电脑绘图的熟练,以及相关规范的熟悉。其次是建筑设计的实际操作训练,主要依赖于大学生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有两部分,一

部分为学校自己的设计研究院,另一部分为是学校与中小企业联合的形式,把设计公司引入到校园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践的平台,同时,设计院及设计公司的工程师也成为了潜在的师资力量,学生可以在实践基地由浅入深地接触实际工程,积累实践经验。最后,是由学生自己选择全国不同的设计单位实习半年,拓展训练,为成为工程师做好准备。

(三)沟通能力及团队意识的培养

一个优秀建筑作品的完成并非个人行为,是由多方努力共同完成的。所以沟通能力及团队意识尤为重要。建筑工程师不仅要与甲方沟通,了解设计对象要求;还要与相关专业沟通,协调整体方案;有时还要与施工方沟通,交代技术要点等。所以,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的培养方面,从建筑设计课程伊始就开始出抓起,如在中低年级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分组参观、分工完成任务,分别汇报成果等。到高年级时,参与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环节,学生自行进行分组,在各自设计出方案的前提下,每一组内进行方案介绍讨论,取长补短,最终以组为单位,每组形成一套方案进行投稿竞赛。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不断与老师沟通,与同学讨论。除此之外,在纵向上,可以打破学院之间的限制,以多专业配合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水暖电、结构与建筑专业配合。联合土木学院、能动学院、电气学院、管理学院等组织这种设计活动,加强沟通与团队能力的训练。最后到实习阶段,真正与其他专业工程师进行沟通,练就团队意识以及成功沟通的能力。

(四)在CDIO模式下既培养学生又提高教师的水平,达到“双赢”的成效

在《建筑设计》这类应用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本来就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生实践机会的增多也带来了教师实践机会的增加,对于实训基地实习,学院在派出学生的同时,也相应地分期派出不同的教师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以及和学生一起参与实际工程。这样,不但拉进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彼此的协作意识,也促进了产学研相结合,教师可以将其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同时,教师又能在生产一线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动态,发现新问题,进行科研创新。

(五)考核方式的改变

改变以往以成果图为基准的评分方式,更加注重设计过程,注重学生的CDIO能力。改变成绩百分比组成,加大平时的比例,包括协作组织能力分,沟通表达能力分数,以及完成过程的独立程度及作品的可实施性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学期课程期间参与实训基地或设计院的实际工程,由企业的工程师给出相应的成绩,学分得以认可。同时,参与竞赛获奖,可加分。

四、结语

《建筑设计》课程的CDIO教学模式的建立,打破了以理论教学为主的学校教学模式,将实践作为重要环节,贯彻始终,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到工作岗位上度过“零适应期”。同时注重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沟通及协作的质量决定了建筑的质量。这一点,有利于学生毕业过后更快地融入设计团队,参与项目。学生的设计能力在CDIO模式下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和理性的展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在CDIO模式下能够得到本质的提高和稳步的提升。《建筑设计》课程CDIO模式在应用型建筑类本科院校的推行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

[1] 徐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高校工科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J].才智,2009(26):259.

[2] 徐婧.CDIO教学模式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2(17):173.

[3] Edward F.Crawley,Johan Malmqvist,Soren Ostlund,Doris Brodeur.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2007)[M].New York,NY:Springer,2007:1-4.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CDIO teaching modes of architecture design

ZHOU Yi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chool of Architecture&Design,Changchun 130021,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architecture design teaching,such as the students'poor practice ability,weak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teachers'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in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In order to develop the social need of applied talents of“zero adapting period”,using CDIO education for reference,we set up the CDIO teachingmod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course.In this new model,it reforms and tries in some aspects,such as the students'practical ability,communication ability,cooperation ability,teachers'configuration and the inspection way.

architecture&design;CDIO;practice ability;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G64

A

1009-8976(2015)03-0134-03

10.3969/j.issn.1009-8976.2015.03.036

2015-06-28

教育厅科研立项“基于《吉林省绿建标准》的绿色住宅建筑设计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0150019)校级教研立项“《建筑设计》课程CDIO教学模式的研究”(项目编号:201322)校级科研立项“吉林省绿色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模型研究”(项目编号:320130023)

周诣(1980—),女(汉),吉林长春,硕士,讲师主要研究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教学模式工程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子午工程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