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自我评价在护理学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2015-03-20 09:46李璐良赵琳琳王成林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应用

李璐良,孙 铮,赵琳琳,王成林

核心自我评价在护理学专业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璐良,孙铮,赵琳琳,王成林

摘要:综述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结构及测量,总结核心自我评价在护理学专业领域的应用,以期为我国的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核心自我评价;护理教育;应用

AbstractIt reviewed the concept,structure and measurement of core self-evaluation.It summarized the application of core self-evaluation in the nursing fiel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nursing teaching and nursing management in China.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27.002

文章编号:号:1009-6493(2015)09C-3331-05

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4RKB14062。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李璐良,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71000,泰山医学院;孙铮()、赵琳琳、王成林单位:271000,泰山医学院。

收稿日期:(2014-12-18;修回日期:2015-08-25)

Li Luliang,Sun Zheng,Zhao Linlin,et al(Taishan Medical College,Shandong 271000 China)

Key wordscore self-evaluation;nursing education;application

核心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我认知更为基础的人格概念,被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评价,是对自身相对持久的看法。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学者对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特质、结构和心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有研究证实其比五大人格理论对工作满意度和工作行为有更好的预测能力[1]。核心自我评价不同于以往人格框架的研究,突出了对“自我”和“总体”的评价。在西方管理学、心理学和人格学等领域已对此做出了一些探讨,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提出的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结构和在护理学研究领域的作用及其应用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的护理教学和护理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1核心自我评价概述

1.1概念1997年,Judge等[2]综合了8个领域(哲学、临床心理学研究、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满意度、压力、儿童发展、人格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核心自我评价这一人格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对自我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认为核心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价值、能力、才干的基本估计,这种估计是从积极到消极不等的自我评价。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宽泛的人格概念,是一种总体的、深层次的和基本的自我评价,影响着次要评价和对各个具体领域的自我评价。

1.2结构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人格特质术语,从众多的人格特质中,根据评价性、根源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原则,总结并归纳出了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神经质(情绪稳定性)和控制点4个核心特质。这4种单一的人格特质构成了核心自我评价的组成因子。Judge等[3]研究发现,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点和神经质4个特质之间的相关系数均>0.4,平均相关系数是0.6。自尊是核心自我评价中最核心的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广泛、核心和总体的评价。自尊是对个体的积极评价,表明个体对自己整体能力和价值的认可程度,主要涉及自我接受、自我嗜好、自我尊重3个方面。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指在行动过程中个体是否感觉到自己有足够的动机和认知资源用以调配任务,即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应对的生活挑战程度的评估。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都是对自身的一种判断,只是判断依据有所不同。控制点反映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能够控制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事件。控制点有内控和外控之说。内控的个体相信其命运是被自己的行为活动所掌控的,外控的个体则反之[4]。在相关实证研究中发现,内控与技术的获得、迁移训练和工作绩效呈正相关[5]。神经质是与自尊相反的消极情感,一方面指情绪稳定性,另一方面指个体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高神经质的人倾向于持有消极观点,并且关注消极方面。在这个维度上得分高的个体容易因为日常生活压力而心烦意乱,得分低的个体多表现为平静、自我适应良好,不易于出现极端和不良情绪反应[6]。从概念上可以认为,4个特质间具备相似能力,核心自我评价是4个组成特质的共同源,是它们交替的核心和中心。

2测量

在国外,对于核心自我评价早期测量方面的研究主要采用根据其4个核心特质所编制的自尊量表(Rosenberg编制的Self-Esteem Scale,10 个题目)、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Judge编制的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8个题目)、情绪稳定性量表(Eysenck编制的Personality Inventory Neuroticism Scale,12 个题目)、控制点量表(Levenson编制的Internal,Powerful Others,and Chance Scale,8 个题目)。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Judge,Bono 和 Thoresen对4个因子量表、五大人格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的题目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筛选后,编制了由12道题目组成的可以直接测量核心自我评价的工具,即核心自我评价量表(Core Self-Evaluations Scale,CSES)。该量表摒除了采用量表组合法测量核心自我评价的弊端,具备题目数量少、内容简洁、测验时间短、不易造成应答者的疲劳效应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内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及效标效度,可直接测量,可从整体的角度而不是只从不同侧面反映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由于CSES的简便性和良好的心理学测量指标,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我国对于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考虑到文化及种族的差异,常使用汉化量表,如吴超荣等[7]使用的自尊量表中文版。国内对核心自我评价使用的测量工具较多,但随着该研究内容的深入和施测工具的验证性研究,大多数采用杜建政修订的测量工具。杜建政等[8]对Judge的CSES进行了修订和完善,编制了由10个题目构成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该量表经验证性因子分析:一致性系数为0.83,分半信度为0.84。为进一步学术交流提供了帮助和便利,在国内关于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工具多采用此量表。

3在护理学专业领域的应用

3.1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学习行为的关系

3.1.1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国内关于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投入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孙瑞等[9]研究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学习成绩有关。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较高的护生,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较强[10];护生的自我效能感与学习策略呈正相关,提高护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提高护生所采取学习策略的水平,从而增加护生的学习投入[11]。在国外,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核心自我评价已成为人格研究和自我意识研究的新趋向,并有研究发现,学习投入与人格密切相关[12]。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护生,对自身整体的学习能力和价值有着积极的评价和认可,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自我概念清晰,对于学业上的困难有着积极的应对方式和情感,学习投入水平相对较高。但对于核心自我评价对护生学习投入的因果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横向与纵向研究去探讨,以期更加深入地挖掘护生的学习机制,为护理教育者提供更翔实的理论基础。

3.1.2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随着对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学者逐步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赵莉[13]研究表明,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核心自我评价的特质与护生的学习倦怠各维度呈负相关,即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水平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越低,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较高的护生较少出现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相关研究也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个体一般自我效能感也较高,有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力,在遇到学业问题或困难时,能理性、从容地解决问题,减少学业倦怠的发生[14]。核心自我评价的水平对调节护生的学业倦怠有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对专业需求的变化,护理专业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护生在选择自己的专业时,往往过多地考虑社会需求、就业情况,忽视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容易导致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下降,对学业情感耗竭,产生学业倦怠,为了避免护生对专业热情度的减弱和学业倦怠,提高护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教育方法。

第二步: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数据无量纲化有多种方法,本文利用公式(3)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2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身心健康的关系

3.2.1核心自我评价与考试焦虑的关系考试是一种典型的自我被评价的情境,考试焦虑在本质上也是对自我遭到负面评价的担心[15]。国外有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与考试焦虑呈负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对考试焦虑的预测效应为-0.19[16]。国内护理学者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与护生的人格特征之间存在正相关,个性越不稳定,其考试焦虑程度越大[17]。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较高的医学生,倾向于把失败归因到内部因素,其考试焦虑水平相对较低[18]。医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积极应对能缓解考试焦虑[19]。核心自我评价较高的护生其自我价值感高、自信、低焦虑,并且有着积极成熟的以解决问题为指向的应对方式,核心自我评价低的个体则相反。已有的研究对核心自我评价与考试焦虑之间关系的关注相对较少,相关的研究证据还比较薄弱,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3.2.2核心自我评价与男护生自我接纳的关系我国靳永萍等[20]研究结果显示,男护生的自我接纳程度低于普通专业男学生,不同阶段的男护生自我接纳程度又有所不同。结合现实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男护生对其发展前景产生困惑,男性在护理专业中尚属新生事物,对男护生的培养、发展及使用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模式;护生在填报护理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护理专业男性学生比例较小,社会对护理理念认识的偏颇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他们心理压力较大,对自我接纳的程度较低[21]。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一种宽泛的人格结构,可分别从4个特质方面提高男护生的自我接纳,促使男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动机和认知资源用以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提高其自制力,掌控学习和生活中将要发生的事件;培养乐观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信念,不断强化他们对护理专业价值的认知和认同,以促进男护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角色,建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

3.2.3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Matsushhima等[22]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压力及人际压力应对呈正相关。目前国内护理学者对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直接相关性研究相对缺乏,更多的是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交往焦虑、沟通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研究表明,护生核心自我评价中的自尊水平与其交往焦虑呈负相关,即护生自尊水平越低,其交往焦虑程度越重[23]。具备较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护生,其临床沟通能力较强,同时,其对临床沟通能力有很好的预测作用[24]。对于人际交往能力较低的护生,可以从培养其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着手,使得护生对自身整体的、深层次的评价更加积极,从而提高护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水平。

3.3核心自我评价与护生职业发展的关系目前,国内关于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发展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以及工作投入等变量的关系,并且大部分研究关注核心自我评价与结果变量的直接关系,较少探寻其中的作用机制。有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核心自我评价的人格特质与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或正相关[25];核心自我评价中的控制点、神经质等人格特质与护生的职业成熟度水平相关,且对护生的职业成熟度具有一定的预测力[26,27]。职业成熟度是衡量职业发展水平的尺度,通过核心自我评价来研究护生的职业成熟度,同时也与职业发展联系在一起。对于职业发展水平较低的护生,核心自我评价通过调节护生对自身的评价倾向,从而对提升职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3.4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工作投入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这一概念最早出现是与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密切相关的,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已超出了这个范围,工作投入研究就是应用之一。对于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工作投入之间关系的解释,护理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Yan等[28]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水平较高的护士,工作投入水平较高,对病人的服务质量也较好。闫晓飞[29]于2012年选取军队医院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显示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的积极情绪、工作投入以及工作投入的3个维度、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已经成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新趋向,工作投入是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新热点,我国在护理领域对其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未来的研究还可从多层次、多群体及多种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3.5核心自我评价与护患关系在国内,核心自我评价与护患关系的直接性相关研究还未见报道。但有研究报道,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组成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的一部分,与护患沟通能力呈正相关[30];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中的护患沟通的启动、护患沟通的结束及收集信息3个维度得分呈正相关[31]。Opacic[32]研究发现,护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其临床能力及表现的强预测变量。核心自我评价水平高的护士,自我和谐程度高,对自我认识较深,在护患交流过程中的社交信心和能力较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也就越低;此外,从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工作投入水平关系的研究可看出,核心自我评价水平高的护士,其工作投入水平增加,服务质量提升,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对护士的抵触情绪降低,从而维持较好的护患关系。

3.6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变,主观幸福感日渐受到关注,生活满意度是评价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它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国内一些研究者也从核心自我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其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赵芳芳等[33]选取护士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作为核心自我评价的特质之一,其水平越高,护士主观幸福感越强。一般自我效能感较高的护士,职业紧张程度较低,总体生活满意度相对较高。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均呈正相关[34,35]。由此可见,注重护理人员核心自我评价的水平及稳定性调节对提升其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我国有关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性实证研究较为匮乏,仅处于理论的提出阶段,还需进一步实证研究。

3.7核心自我评价与护士科研能力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与科研创新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研究证实,核心自我评价中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这一特质与护士的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相关[36]。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护士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能力相关[37]。由此可见,一般自我效能感是推动护士科研创新活动的动力之一,能极大地提高护士对科研活动的参与度,但是核心自我评价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具体机制尚未得到详细的检验,还需进一步的研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对核心自我评价水平的提高增加其内部动机,增加战胜困难和承担风险的自信,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创新能力。

4小结

纵观国内外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性的研究,二是应用性的研究。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对于护理领域的积极意义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护理教育工作,二是临床护理工作。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人格结构,可以从整体的深层次角度深入探讨有关护理教育和护理工作的问题,并且可以用来直接理解和预测护生的学习行为及临床护士的工作行为。另一方面,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在某些层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一是组成特质控制点是否去除,控制点与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系数比其他3个特质都要小;二是核心自我评价水平是否越高越好;三是核心自我评级是否只有高低之分。这些争议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核心自我评价在护理领域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Bono JE,Judge TA.Core self-evaluations:A review of the trait and its role in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3,17(2):5-18.

[2] Judge TA,Locke EA,Durham CC,etal.Dispositional effects on job and life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core evaluation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8,83(1):17-34.

[3] Judge TA,Erez A,Bono JE,etal.Are measures of self-esteem,neuroticism,locus of control,and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indicators of a common core construct[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2,83(3):693-710.

[4] 黎建斌,聂衍刚.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48-1857.

[5] Colquitt JA,LePine JA,Noe RA.Toward an integrative theory of training motivation:A meta-analytic path analysis of 20 years of research[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5):678-707.

[6] Burger MJ.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1.

[7] 吴超荣,甘怡群.核心自我评价:一个验证性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学版),2005,41(4):622-627.

[8]杜建政,张翔,赵燕.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验征及其量表修订[J].心理研究,2012,5(3):54-60.

[9] 孙瑞,李莉萍,冯娟.护理本科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3):142-143.

[10] 高玉霞,胡海霞,韩今华.长春市某大学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3,26(2):76-78.

[11] 蒋娟,李孜孜.本科护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144-145.

[12] 姚景照.大学生学习投入、人格展现与幸福感的关系初探[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1(20):366-367.

[13] 赵莉.本科护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1:1.

[14] 任志洪,叶一舵.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中文修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157-163.

[15] 刘洋,张大均.评价恐惧理论及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06-113.

[16] Chamorro-Premuzi C,Ahmetoglu G,Furuham A.Little more than personality:Dispositional determinants of test anxiety (the big five,core self-evaluations and self-assessed intelligence)[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8,18:258-263.

[17] 耿瑶,高丹丹.医科大学护生考前焦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3,33(5):355-356.

[18] 杨润涛,邹宗峰,梁映雄,等.医学生考试焦虑认知因素的调查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4):482-483.

[19] 张畬,卢莉.医学生考试焦虑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1257-1259.

[20] 靳永萍,朱庆华.男性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8):30.

[21] 谢晖,孙雪芹,叶红.61名护理系男生专业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73-274.

[22]Matsushhima R,Shiomi K.Social self-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 in adolescenc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3,31(4):323-332.

[23] 熊晓美,左红霞,冯晓敏,等.本科护生的交往焦虑及其与自尊和人际归因的相关性[J].护理学杂志,2011,26(15):69-71.

[24] 罗碧华,曹和安.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临床沟通能力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B):1302-1304.

[25] 赵芳芳,赵秋利,杨永丽.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临床实践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2(2):111-114.

[26] 白雪.医学生人格特征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8):42-43.

[27] 邵阿末,董瑞婕.高职护生职业成熟度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护理研究,2013,25(10B):2731-2732.

[28] Yan XF,Su JK.Core self-evaluations mediators of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upport on job involvement in hospital nurses[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2,113(1):299-306.

[29] 闫晓飞.护士人格特质、工作满意度与工作投入的关系[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1.

[30] 刘凤鹏,林平,李丹.本科护生自我效能与护患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18):60-62.

[31] 宫叶琴,安秋月,林英,等.实习护生自我效能感与护患沟通能力相关性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9,24(8):14-16.

[32] Opacic D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fficacy and student physician assistant clinical performance[J].J Alied Health,2003,32(3):158-166.

[33] 赵芳芳,陈宏林,顾艳荭,等.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31-533.

[34] 张娜飞,孙秀静.护士自我效能感、职业应激及生活满意度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1,24(2):93-96.

[35] 马兰,李惠萍,胡晔,等.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2):215-217.

[36] 贾玉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核心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4:1.

[37] Meretoja R,Leino-Kilpi H,Kalra AM.Comparison of nurse competence in different hospital work environments[J].Journal of Nursing Management,2004,12(5): 329-336.

(本文编辑苏琳)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应用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以赛促学导向下,关于提高护生综合能力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