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股静脉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效果比较

2015-03-20 09:46付丽萍马学芳聂玉琴
护理研究 2015年27期
关键词:水合氯醛注射器进针

付丽萍,丁 艳,马学芳,聂玉琴

在医学研究过程中,小鼠由于体型小、易于控制、饲养管理方便,常被用作动物实验。而小鼠尾静脉注射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小鼠尾静脉较细,同时尾部皮肤角质层较厚造成穿刺难度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的进展,笔者在小鼠尾静脉注射造影剂的实验当中总结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方法,其操作更简单、穿刺成功率更高,现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雌性BALB/c-nu/nu裸鼠40只,鼠龄4周~6周,体重14g~18g。饲养环境:SPF级,分笼饲养,笼具、垫料、饮用水和食料均经灭菌处理,按标准方式给予,裸鼠自由进食及饮水。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只。材料包括1.5m×1.2m操作台1张、10%水合氯醛、75%乙醇、生理盐水、41头皮2针数个、医用胶布1卷、医用棉签及一次性5mL、1mL注射器。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A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水合氯醛0.2mL在裸鼠腹部皮下注射0.2mL,待裸鼠镇静,将裸鼠平卧放置于1.5m×1.2m操作台面上,协助者一人分开裸鼠后退与腹部,充分暴露左右腿内侧,选择清晰可见的股静脉1条,用75%乙醇棉签擦拭消毒预穿刺部位,操作者右手持41 2头皮针,拇指、食指前后固定针柄,左手握住裸鼠小腿并绷紧选皮肤,选择进针点,针尖与静脉角度5°~10°进针,针头刺入后若无阻力轻抽见回血,轻推注射器见液体沿静脉走向流动表明穿刺成功,沿血管方向缓慢置入针所剩全部针梗,用胶布固定针柄与小腿部防止针头脱出。连接抽有造影剂的1mL注射器,匀速缓慢推注。B组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10%水合氯醛0.2mL在裸鼠腹部皮下注射0.2mL,待裸鼠镇静,然后将尾部浸泡于45℃温水2min,进针处最好在尾部下1/3处或1/2,左手食指或中指压住小鼠靠近身体的一端,拇指压住所选血管的尾尖端紧贴操作台边缘,进针时一定要掌握好进针角度,针头与操作台面平行,针尖稍稍朝下,右手拇指和食指前后固定针柄,刺入血管回抽见回血或进针无阻力轻推盐水无泛白的皮丘则穿刺成功,沿血管方向缓慢置入针所剩全部针梗,用胶布固定针柄与尾部。连接抽有造影剂的1mL注射器,匀速缓慢推注。两组静脉穿刺操作由同一护士完成,操作过程中记录每只小鼠从镇静到穿刺成功所需的穿刺次数及所耗的时间。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观察到,从小鼠镇静时算起到穿刺成功,A组股静脉穿刺所消耗时间在13s~87s(27.50s±18.23s),B组尾静脉注射所消耗时间在12s~207s(42.71s±37.99s),A组小鼠股静脉穿刺所消耗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A组股静脉穿刺次数为1次或2次,穿刺成功率95%,B组尾静脉穿刺次数为1次~5次,穿刺成功率40%。

3 讨论

由于本研究选取的裸鼠需经过2次静脉注射造影剂,对裸鼠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小鼠尾静脉注射是目前动物实验最常用的操作方法,但由于小鼠尾静脉较细、局部角质较厚,造成穿刺难度较大,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验的成功与否[1],同时还存在小鼠尾静脉注射时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穿刺成功率较低。小鼠股静脉穿刺注射方法选择部位为小鼠大腿内侧,此处皮肤较薄、小鼠静脉清晰明显,操作范围视野较大便于掌握控制,此处静脉血管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有极其相似的特点,官腔细小但血管走向清晰,便于操作,对于有临床儿科护理操作经验的护理人员来讲易于掌握,同时此处静脉注射操作简单,不需要特制约束小鼠的工具,不需要扩张血管耗时较少,穿刺成功率较高。

[1] 陈霆,李枫,邓巍,等.小鼠内呲静脉丛注射与尾静脉注射比较[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4,24(1):72-73.

[2] 叶明霞,孔利佳,许迪,等,浅谈大小鼠尾静脉注射之经验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9(12):58-59.

[3] 温军业,问明,杨冬野,等.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不同方法的比较[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6):13-17.

猜你喜欢
水合氯醛注射器进针
婴幼儿行CT/MRI检查中应用水合氯醛镇静催眠的效果评价
水合氯醛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有效期预测*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多档位便携针灸进针器的研制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水合氯醛联合咪达唑仑在儿童肾活检中的应用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子宫输卵管造影推注器的研制与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