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肝囊肿硬化治疗

2015-03-22 03:19吕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硬化剂无水乙醇穿刺针

吕勇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20)

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的肝囊肿硬化治疗

吕勇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放射科,重庆 400020)

目的:探讨先天性肝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运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肝囊肿患者38例,在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38例在CT引导下均成功的进行了治疗;随访3~12个月,治疗有效率94.7%,均未出现感染及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肝疾病;囊肿;硬化疗法;无水乙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囊肿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肝良性病变,以先天性肝囊肿多见。临床上小的肝囊肿无症状者,无需手术治疗;但当囊肿增大到一定程度并出现症状时,应给予适当的治疗[1]。目前,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肝囊肿的治疗已从传统的手术治疗转变为在CT引导下穿刺囊肿,待抽出囊内液体后注射无水乙醇的硬化治疗方式[2],且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感染及发病率低。本文主要针对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的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及探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年6月至2014年10月经我院确诊并行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肝囊肿患者38例,其中男18例,女20例,男女比例0.9∶1;年龄21~68岁,平均(44.3±3.5)岁;单发囊肿10例,多发囊肿28例,囊肿直径5~11 cm。38例术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腹不适、恶心、疼痛等症状。

1.2 诊断标准 38例均符合《外科学》[3]第8版教材中肝囊肿的诊断标准。

1.3 仪器设备 GE公司Prospeed-AI螺旋CT机,18~20 G穿刺针(意大利PRECISA),硬化剂为99.7%的医用无水乙醇(上海焱晨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Skater引流导管(上海美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注射器。

1.4 方法

1.4.1 术前准备 38例术前均给予血尿常规、肝功、凝血等检查,无手术禁忌证。向患者介绍病情、手术内容,并进行术前心理疏导,指导患者进行呼吸练习,术前6 h禁食,签署知情同意书。

1.4.2 硬化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术前CT等影像学资料,对囊肿大小、位置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术中体位;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穿刺前给予2%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治疗开始时在CT引导下,确定囊肿的位置及大小,并选择穿刺针,用自制栅栏标记好穿刺点,穿刺方向及路径选择囊肿距体表较短的路径为宜,兼顾通过部分正常肝组织,并避开主要器官及血管等[4]。穿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穿刺深度需达囊肿中部,一次性抽尽囊内液体,穿刺成功后患者可恢复呼吸,拔出针芯,记录抽出液体量后立刻送检。术中因囊肿大小变化,穿刺针头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抽液受阻时,可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尽可能抽尽囊液;待囊肿明显缩小或接近闭合时,分2~3次注射硬化剂,注射量为抽出囊内液体量的1/3或1/4为宜,以免发生乙醇中毒;注入无水乙醇保留5~10 min后抽尽。对于囊肿直径>10 cm、无法有效抽出囊液者,用Skater引流导管多次缓慢引流。硬化治疗完成后CT扫描穿刺区域观察有无并发症,最重要是避免无水乙醇外渗。对多发囊肿或囊肿较大的患者可采取多次穿刺硬化治疗。

1.4.3 术后及随访 术后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术后24 h患者卧床休息,不宜剧烈运动。并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出院后均行3~12个月的随访,随访的内容为肝囊肿症状有无消失或缓解、有无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对比记录囊肿的变化。比较治疗前后囊肿的大小,分析、评价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5]囊肿变化及疗效判定以影像学检查结果判断,即:0级,囊肿大小无变化;I级,囊肿大小缩小至原大小的1/3;Ⅱ级,囊肿大小缩小至原大小的1/3~2/3;Ⅲ级,囊腔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

2 结果

38例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过程中,穿刺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乙醇中毒现象,术后均无感染。术后38例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区胀痛,5例出现发热症状,但次日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严重并发症。8例因多发囊肿及囊肿过大进行了反复的硬化治疗。送检的囊内液体均未发现癌细胞;随访结果显示38例中:0级2例,占5.26%;Ⅰ级5例,占13.15%;Ⅱ级20例,占52.63%;Ⅲ级11例(图1),占28.95%;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有效率为94.74%(36/38)。

3 讨论

临床上肝囊肿以先天性肝囊肿最为多见,其主要症状为患者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及疼痛感,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目前,随着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对肝囊肿的治疗已由传统的手术治疗改变为在CT超声引导下穿刺囊肿,待抽出囊液后向囊内注入硬化剂,使囊肿壁失去活性,减少分泌,使囊肿缩小达到治疗的目的[6-8]。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硬化剂主要为99.7%的医用无水乙醇,少量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当然无水乙醇的注入量及注入位置十分重要,国内外许多文献报道其最主要的术后并发症就是由于无水乙醇外渗所引起的[9]。穿刺时针头达囊肿中部更易一次性抽尽囊液,术中因囊肿大小变化,穿刺针头位置发生变化,导致抽液受阻时,可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尽可能抽尽囊液,这也与张雪哲等[10]报道的相同。CT引导下可明确囊肿大小及穿刺位置,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本组穿刺成功率为100%,且无严重的并发症,治疗有效率为 94.74%,这也与孔健等[11]研究一致。

总之,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痛苦小、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且适应证广泛,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减少了治疗费用,是临床上治疗肝囊肿的最优方案之一。

图1 男,42岁,肝囊肿 图1a CT引导下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处理 图1b 术后12个月复查肝囊肿消失

[1]刘宏俊,张摇超.27例肝囊肿超声或CT引导下乙醇硬化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7):1476-1477.

[2]马立康,房世保,王立新,等.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肝囊肿[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4),:250.

[3]陈孝平,王建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6.

[4]田志明,贾斌,柳东.CT引导下注射无水乙醇肝囊肿硬化治疗[J].当代医学,2010,16(29):556-558.

[5]张雪哲,曾林群,彭如臣,等.CT导引下肝囊肿硬化剂治疗[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5):316-318.

[6]吴云.改良超声引导介入法治疗肝囊肿291例临床疗效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6):952-953.

[7]刘宏俊,张超.27例肝囊肿超声或CT引导下乙醇硬化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7):1476-1477.

[8]及艳辉,王丽鸣.CT引导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肝囊肿45例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3,(22):368-368.

[9]Yamamoto K,Sakaguchi H,Anai H,et a1.Sclerotherapy for simple cysts with use of ethanolamine oleate:Preliminary experience[J].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2005,28:751-755.

[10]张雪哲,卢延,王武,等.CT导引下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1l(5):363-366.

[11]孔健,窦永充,张彦舫,等.CT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6(12):850-852.

2014-12-20)

10.3969/j.issn.1672-0512.2015.05.025

猜你喜欢
硬化剂无水乙醇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水中火
无水乙醇局部注射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效果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无菌棉签按压法拔除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无损伤穿刺针对患者的影响分析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聚多卡醇硬化剂门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
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术致纵隔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特征
不同浸泡过程对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