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综合分析

2015-03-24 02:27徐淑霞郑丽敏杨慧凤张志民牛姣姣
作物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值

周 青,范 阳,徐淑霞,郑丽敏,杨慧凤,张志民,牛姣姣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河南省夏大豆区域试验品种适应性综合分析

周 青,范 阳,徐淑霞*,郑丽敏,杨慧凤,张志民,牛姣姣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安阳 455000)

采用试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方法,LSD法,Shukla互作方差分析方法,对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结合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综合分析参试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品种秋乐1205、安豆5156、周豆22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可在河南省广泛推广种植。

夏大豆;区域试验;丰产性;稳产性;河南

河南省位于黄淮海夏大豆产区的腹地,南北跨近4个纬度。大豆是河南省五大作物之一,夏大豆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在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作物育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准确分析作物品种区试中品种的性状,是评价品种生产性能的重要依据[2]。本文主要通过对大豆参试品种间产量差异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根据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选出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优良品种,为生产试验、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系)16个,分别为濮豆1788、许豆0406、商豆1201、周豆22、驻豆03-56、秋乐1205、安豆5156、谷德豆1号、郑豆0689、驻豆02-19、泛09C6、许豆309、农丰18、K117-3、宝黑豆2号、豫豆22(CK)。

1.2 试验地点

2013年河南省大豆区域试验共设试验点12个,分别在安阳、濮阳、焦作、商丘、漯河、周口、宝丰、驻马店、平舆、长葛、南阳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郑州)。

1.3 试验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7行区,行长5 m,行距0.4 m,小区面积14 m2。株距0.133 m,3粒摆播,单株留苗密度187 500株/hm2。收获时去边行不计产,实收中间5行,计产面积10 m2。以豫豆22为对照。

数据分析统一采用“农作物品种(系)区域试验管理统计分析系统(1.0版)”,以产量性状为主要依据对参试品种(系)进行分析和评价。方差分析采用试点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方法,显著性测验采用LSD法,稳定性分析采用Shukla互作方差分析法。

2 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有2/3的品种产量超过对照品种豫豆22。根据国家品种审定标准要求(本组试验有2/3的品种产量结果超过对照,则采用全组品种的产量平均值作为本组产量结果的对照值)[3],决定采用所有参试品种(包括对照豫豆22)的产量平均值作为对照产量,记为平均值(CK)。

2.1 产量结果

由表1可见,16个参试品种在12个承试点平均产量为2 672~3 133 kg/hm2,所有参试品种的产量平均值(CK)为2 952 kg/hm2。通过对小区产量差异显著性比较分析,秋乐1205比平均值增产6.13%,增产极显著,安豆5156、驻豆02-19分别比平均值增产5.52%和5.11%,增产显著;濮豆1788、商豆1201、周豆22、驻豆03-56、农丰18、宝黑豆2号和K117-3分别比平均值增产3.39%、3.22%、2.95%、0.98%、0.81%、0.54%、0.51%,但增产不显著。其他品种比平均值(CK)减产。

表1 各参试品种产量结果

注:误差变异系数CV(%)=7.629,多重比较结果(LSD法)LSD0.05=0.1046;LSD0.01=0.1375。同列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大写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极显著。下同。

2.2 产量稳定性分析

方差分析中品种(系)和试点间互作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各品种(系)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的优劣程度不一致,品种(系)与环境互作程度较大,因此,应采用Shukla稳定性方差分析对各品种(系)进一步作稳定性分析。

各品种(系)Shukla方差同质检验(Bartlett测验)Prob.=0.02862,显著,不同质,各品种(系)稳定性差异显著。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泛09C6、农丰18、豫豆22和驻豆03-56互作方差不显著,Shukla变异系数小,产量稳定性最好;周豆22互作方差显著,但变异系数较小,稳定性也很好;宝黑豆2号、谷德豆1号、许豆0406和驻豆02-19的Shukla方差极显著,Shukla变异系数较大,其稳定性表现差;其它品种(系)的稳定性表现介于它们之间,稳定性较好,各品种(系)的稳定性之间差异显著。

综合产量性状看,秋乐1205和安豆5156产量高,稳定性较好;驻豆02-19产量较高,稳定性差;濮豆1788产量较高,稳定性较好;驻豆02-56、周豆22、商豆1201、农丰18产量一般,稳定性好;K117-3产量一般,稳定性也一般;其他参试品种因产量较低,不再赘述。

表2 各品种(系)Shukla方差的多重比较(F测验)

2.3 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河南省夏大豆种植区域主要病害只有大豆花叶病毒病SMV,且主要病毒株系只有SC3和 SC7。参试品种的抗病性只对这两个株系进行鉴定,鉴定结果由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提供。品质分析结果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检测提供。其结果见表3。

表3 各品种(系)抗病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

由表3可以看出,驻豆03-56感SC3;濮豆1788、商豆1201、农丰18、谷德豆1号感SC7;其他参试品种(系)对SC3和SC7的抗性均符合要求;驻豆02-19蛋白质含量高于45%,属于高蛋白品种;谷德豆1号粗脂肪含量高于21.5%,属于高脂肪品种;安豆5156、驻豆03-56、周豆22、秋乐1205蛋白质含量高于44%,接近高蛋白品种标准;秋乐1205和许豆309粗脂肪含量超过21.00%,接近高脂肪品种标准;秋乐1205、许豆309、豫豆22、安豆5156、K117-3、农丰18、商豆1201、驻豆02-19、周豆22、驻豆03-56、许豆0406蛋脂含量合计超过63%,属于双高品种;其他参试品种均属于普通品种。

3 结论

试验研究表明,秋乐1205比平均产量增产极显著,安豆5156和驻豆02-19比平均值增产显著,周豆22比平均值增产不显著,但增产幅度接近3%,其中秋乐1205和安豆5156稳定性较好,周豆22抗病性、稳产性很好,且3个品种的蛋脂含量合计都超过63%,可作为苗头品种在河南省各地示范推广种植;驻豆02-19抗病性好且属于高蛋白品种,蛋脂含量合计也超过63%,但其稳定性较差,建议作为优质苗头品种在除周口和南阳地区以外区域广泛种植,注意年际间的产量变化;其他参试品种在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和品质中存在一定缺陷,应用推广价值不大。

[1] 李卫东,张孟臣.黄淮海夏大豆及品种参数[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6.234-235.

[2] 周 青,范 阳,徐淑霞,等.综合分析大豆区试中品种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J].陕西农业科学,2008(4):14-15.

[3] 邱 强,赵 婧,张 伟,等.北方春大豆中早熟区域品种适应性综合分析[J].大豆科技,2014(4):9-13.

2014-10-16

周 青(1965-),女,河南长垣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育种工作,Email:zhouqing834@163.com。

S565.1

A

1001-5280(2015)02-0137-03

10.3969/j.issn.1001-5280.2015.02.06

*通信作者:徐淑霞,研究员,主要从事大豆育种工作。

猜你喜欢
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值
菏泽市夏大豆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平均值的一组新不等式
优质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水肥运筹对夏大豆植株形态和根瘤发生的影响
优质夏大豆绿色高效种植模式思考研究
甘肃省冬油菜区域试验现状及应对策略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变力做功时运用F=F1+F2/2的条件
平面图形中构造调和平均值几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