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探析

2015-03-27 04:42易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假体股骨置换术

易艳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探析

易艳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湖南 长沙 410008)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采用Harri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其中包括13例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头半髋置换;7例为全髋关节置换,其中4例为骨水泥型、3例为生物型;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常规骨水泥双极头半髋关节。根据Harris评分,32例优、49例良、12例中、4例差,优良率为95.9%(93/97)。结论:针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以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及早行髋关节置换术,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髋关节;置换术;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

目前随着人们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认识的深入,采用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安全性已经有所提升,早已成为公认的一种最佳的治疗方式。但是对于假体的选择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此次研究将分析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假体选择方法,现将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骨折部位以及体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假体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男73例,女24例,年龄48-82岁,平均年龄(69.3±10.2)岁。致伤原因包括:46例道路交通伤、51例跌倒伤。采用Evans分类:包括28例II型、23例III型、32例IV型、14例V型。16例患者伴有糖尿病、11例患者伴有心脏病、14例患者伴有脑血管后遗症、13例患者低蛋白血症。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硬膜外联合麻醉,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取侧卧位,将臀部垫高,在外侧做切口。切开关节囊沿股骨周围旋转,暴露骨折近端,将骨折碎片进行复位。对骨折端打眼后采用钢丝捆扎,恢复股骨近端原貌,采用骨水泥进行骨距重建。针对于小骨折块采用钢丝捆绑;骨折块较大的患者则采用打眼穿钢丝。将患者骨折复位后,根据患者截骨线进行截骨,将假体放入。在对患者假体安装前在大转子骨折远端打眼,安装假体后复位关节采用钢丝捆绑大转子骨折近端。完成上述步骤后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放置橡胶管负压引流。

术毕,对患者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24h后可将引流管拔除;次日为患者皮下注射5000U肝素钙,为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给予患者利伐沙班片10mg口服治疗。给予患者蛙鱼降钙素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情况。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并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8个月-5a。其中包括13例患者采用加长柄双极头半髋置换;7例为全髋关节置换,其中4例为骨水泥型、3例为生物型;其余患者全部采用常规骨水泥双极头半髋关节。根据Harris评分,32例优、49例良、12例中、4例差,优良率为95.9% (93/97)。术后共有7例患者泌尿系统感染、5例肺部感染,但均在经过治疗后恢复。

3.讨论

随着人们对股骨粗隆间骨折认识的加深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对患者治疗时不在仅限于单纯使骨折固定、复位,而是希望能够采取相关措施帮助患者快速站立,同时恢复关节功能,从而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实现这一目的,有相关资料显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也相对较高。但是采用何种假体却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有学者认为,采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尽早帮助患者恢复行走功能,对患者全身情况进行改善,同时降低肌肉萎缩情况。我们认为可视患者病情需要尽量选择骨水泥型双极头半髋置换术,但是在手术时需要遵循创伤小、术中时间短的原则[1]。

半髋关节置换以及全髋关节置换都属于关节置换术的类型,在对患者选择置换方式时我们认为,针对于日常活动量小、寿命较短且年纪较高的患者可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它具有操作简单同时出血量少等优势,同时能够避免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的可能性[2]。除此之外,我们认为应当提倡使用骨水泥型半髋关节置换,由于存在完整的骨髓腔,因此可以将假体柄完全包容。若是选择生物型假体柄固定患者的稳定性则将降低,难以满足快速负重的要求,同时伤口愈合时间也相对较长[3]。骨水泥固定能够将假体稳定,提升患者的稳定性,实现患者快速负重的目的[4]。

综上所述,在此次研究中我们认为,针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而言,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年龄以及身体状态选择合适的假体,并及早行髋关节置换术,这样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行走功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1]杜东鹏,潘奇,姜文雄等.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假体选择[J].创伤外科杂志,2013,13(5):400-403.

[2]隆晓涛,赵玉峰,霍强等.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3,8(3):226-227.

[3]张建东,张天东,陶若奇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8):738-740.

[4]韩更银,叶记超,唐勇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2,8(1):57-58,61.

R274.1

B

1009-6019(2015)09-0119-02

猜你喜欢
假体股骨置换术
当归六黄汤治疗假体周围骨折术后低热疑似感染1例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全髋翻修术后组配式与一体式假体下沉率比较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保留假体的清创术治疗急性人工关节感染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