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2015-03-27 15:19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王甜甜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学知识圣经英美

◎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王甜甜

在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知识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依兰县第三高级中学 王甜甜

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在一定语言情境中借助书面或是口语的形式进行交际而全面展开的一个学习过程,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须要努力向学生传授各种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逐步加强英美文学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一、强化英美文学渗透,拓展学生语言知识

对于一门语言的学习,其关键就在于有足够的、可理解的输入,而不是仅仅只是各个句子的拆开理解,而是对整个语句、文章的全面理解。为此,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而不断丰富自身词汇量,拓展自身视野。比如,教学中,教师就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莎士比亚的文章,进而引导学生记住其中的一些比较著名的句子,如“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an and women merelyplayers.”(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是演员。”)而对于这句话,学生就可将其作为演讲的结束语来运用,不仅可升华演讲主体,还可引起听众的共鸣,以此来获得意想不到的演讲效果;又如,对于《傲慢与偏见》里面的第一句话“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这是一个人人都知道的知识:一个有钱的单身汉一定想娶个好老婆。)而它的引申义就可理解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样一来,对于这个以“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的句式自然就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进而加深对其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作文书写中,以强化写作效果。

又如对于选修六诗歌单元中的一篇有关早期诗歌被引入到圣经的内容的文本学习时,教师就可自然地将有关圣经的故事讲解给学生听,以此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即在《圣经》中所提到的,“上帝创造了天地,创造了各种动物,并根据自己的形象用泥土创造了人,将生气吹进鼻孔中,使之成为有灵的活人,称之为亚当。继而取下当中的一根肋骨造了一个女人,称之为夏”。经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必然对《圣经》这部文学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进而进一步提升自身学习兴趣,展开学习。同时,在《圣经》中,还有很多值得学生记忆的经典词汇,比如“put newwine into the old bottles”(旧瓶装新酒)、“the apple ofone’s eyes”(掌上明珠)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经典词汇的了解,来逐步提升其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效果。

二、突出英美文学的渗透,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通常来说,高中学生的英语习作中,往往都是一些比较短的简单句,整体句式比较简单,从而影响到习作水平,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英美文学名著,并从中学习一些有用的句式。比如“She was embarrassed to discover that excitement at the proximity of Mr.Clare’s breath and eyes, which she had contemned in her companions,was intensified in herself.(托马斯·哈代《苔丝》)”这就是一句典型的英语长句。作者首先用“embarrassed”将苔丝的局促表现出来,又借助todo不定式与that,which来引导两个不同层次从句,将苔丝复杂兴奋的心情表现出来,有着丰富的内容。英语长句虽然寓意丰富,但是一些短句也能

获得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如“I moved him,he thought.Maybe this time I can get him over.Pull, hands,he thought.Hold up,legs.Last for me, hands,last for me.You never went.This time I’ll pull himover.(厄内斯特·海明威《老人与海》)”这句话虽然很短,但却将老人同大鱼斗争了一天一夜之后的那种疲惫感与老人的顽强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给读者以强大的共鸣。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式,来不断提升自身英语表达能力。

同时,在高中学生英语习作中,虽然大多数的学生基本能够把握英语语句在语法上的衔接,但是对于词汇的衔接还是比较薄弱的,特别是一些段与段间的衔接把握得不是很好,从而影响到习作的水平。为此,教师可通过将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句拿出来,以供学生参考学习。一般来说,在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多使用诸如“and”“after”“but”,“then”“in that case”等词汇来起到递进、转折与时间、因果等关系。如在《呼啸山庄》(艾米丽)中就有这样一段话,“Then the woman-servant brought a basin of warm water,and washed her feet;and Mr. Linton mixed a tumbler of negus,and Isabella emptied a plateful of cakes into her lap,and Edgar stood gaping at a distance.Afterwards,they dried and combed her beautiful hair,and gave her a pair of enormous slippers,and wheeled her to the fire.. .”这段话讲的是Heathcliff向女管家讲述Catherine在画眉山庄被狗咬了之后,Linton夫妇是如何精心照顾她的。而在这短短几句话中,却用了7个“and”,1个“afterwards”与“then”,不仅向读者传达了一种鲜明的递进逻辑关系,而且将Linton夫妇因Catherine身份而对其细心照顾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些,都是学生应该学习、借鉴的地方。

E-mail:563102683@qq.com

❖编辑/丁俊玲

猜你喜欢
文学知识圣经英美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浅析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文学知识的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文学知识的选择与编排
英美常见表达
音乐教学中在文学知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