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那些事儿(四)
——“恋爱”与“失恋”

2015-03-27 15:19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恋爱贵重同性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 史 萌

青春期那些事儿(四)
——“恋爱”与“失恋”

◎哈尔滨市第十四中学 史 萌

与爱情相关的话题,一直是学校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拒绝早恋”或者“美好爱情”的说法,学生们都已经烂熟于心,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爱情已经不仅仅是“异性”之间的情感,我们暂且称之为“异性交往,同性依恋”。

今天我们来谈的爱情,并不是专指异性交往,也包括同性依恋。当我们深度思考后,会发现,同样的情感只是发生在异性与同性之间,而没有本质的差别,都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所以,我们讨论的“爱情”“恋爱”等概念,并不需要区分对待。

经常会有教师神秘兮兮地问关于学生同性恋的问题,我的回答是:处理办法按照异性恋那般处理就好。

案例1我喜欢一个人该怎么表白?我怎么能判断他(她)喜欢我?

一个女孩儿带着她的闺蜜来到咨询室,唯唯诺诺问了好多问题,比如,老师,您可以保密吗?老师,您认识我们班主任吗?老师,您认识××班的班主任吗?看着她犹豫的神情,我对她笃定的答复:我都认识,但是我们可以签署保密协议。女孩儿看了看身旁的闺蜜,签署了协议后,长舒一口气,坐了下来。我问,你今天想谈的事情很需要保密,带来一个同学,就说明你们关系特别好,你可以放心说了。女孩儿会心一笑,娓娓道来她是怎么认识的那个男孩儿,怎么有缘分一起坐车上学放学。最近,男孩儿开始坐送子车,见不到了,心里很着急,想和男孩儿表白,但是又怕被回绝。

当我们作为一位教师的时候,见到这样的学生,一定会想让她以学业为重,其实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只是在过程当中,我们选取了不同的策略而已。我观察到,女孩儿在叙述男孩儿的时候那种幸福的表情,这正是16岁情窦初开的模样。困扰她的问题是如何向男生表白,但结果可以预想。如果他们真的在表白之后,发现互相爱慕,那么,性教育就十分必然,我们要教会她怎样把握好交往的尺度。如果表白之后,男孩儿拒绝了她的邀请,那么,女孩儿怎样处理再见到男孩儿的局面。

一系列的探讨与假设过后,女孩儿觉得,男孩儿是否喜欢自己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很欣赏那个男孩儿。由喜欢转化为欣赏,这样的层级就安全得多。

案例2别人追求我,怎么办?

时代不同了,青少年喜欢的交往方式也有很大变化,在表白之前,自己脑海中创造的各种表演假设,就像放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作为被追求者,曾经来咨询室的小茹这样问:“老师,有个男生和我说喜欢和我在一起,你说,他这是追求我吗?他总是送贵重的礼物给我,我都没有要,这样会不会伤害他?”看得出来,女孩儿很喜欢被爱,被追求,只是因为礼物贵重,而无法接受。那个男孩儿家庭条件很优越,所以,这样的礼物算不上贵重。而文静的小茹就不一样了,家庭条件一般。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也有拒绝被爱的权利。这里的小茹并不是不想爱,而是怕承受不住物质的诱惑。家里人也曾经这样教育过她,不要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这个时候,就不能用金钱去衡量物品本身了。我们说,爱的本身是一种尊重,男孩儿送女孩儿礼物,是尊重的表现,而这种尊重让女孩儿体验到自我尊重的感受。当这种尊重混入太物质化的东西,女孩儿就难以承受。尊重,不能用金钱衡量,女孩儿可以拒绝贵重的物品,提出自己拒绝的理由,在拒绝的时候可以这样

说:“礼物太贵重了,如果做朋友,你可以送我一本书(或其他)。”这样委婉的拒绝方式,男孩儿会坦然接受,因为,这样的拒绝,也处处充满了尊重。

案例3能够做到学习、恋爱两不误吗?

恋爱中的男女都会怕影响自己,学生也不例外。社会中,也确实存在过这样的案例。据说,2011年北京理工科高考的状元和榜眼就是一对恋人。无疑,这是非常罕见的案例。一次,在走廊上,一个女孩儿跑过来挽住我的胳膊说:“老师,恋爱的感觉真好,嘿嘿,就是他因为我名次下降了,我有点儿不好意思。”这个女孩儿平时就是大大咧咧的样子,第一次在我面前这么害羞。我知道,感性已经占据了理性的位置。远远的,我看到一个男孩儿在注视着我们。我说,是3点钟方向的他吗?她说:“老师你太神了。”我说:“小姐,我是学心理学的。”我们约定了一个时间,说三个人坐下来讨论一下,男孩儿很快就应允了。他们来的时候还给我买了几瓶饮料。男孩儿拿起一瓶刚想喝,女孩儿说:“这是给老师买的。”男孩儿很羞涩地盖上瓶盖儿。他们这一系列的互动,我尽收眼底,可以看出他俩感情很好,很稳定。当女孩儿说出正题时,男孩儿侧过脸去,说:“没事儿,过段时间就好了。”我问:“你说的过段时间指的是让大家习惯了你成绩下滑,还是已经有了应对的策略?”男孩儿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我说:“好吧,我们来说说这个事儿。”看我如此轻松,他们很惊讶,反问:“老师,你不阻止我们谈恋爱?”我说:“这样的情感很难得。”接着,我们讨论了大学生活,两个人也都选择了一座城市的两所大学,都是一表院校,看来他们真的打算在一起。按照他们的成绩,即使男孩儿的成绩不下滑,这样的理想也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句话我重复了很多遍。我为他们制订了作息时间规划,什么时候见面,什么时候不见面,不见面的时候做什么,每天的学习目标要彼此督促完成。后来,他们毕业了,各奔东西,听说,这段感情也告一段落,但我相信,他们的感情是真挚而美好的,只是在这样的年龄发生,没有遇到对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4对方提出想发生性关系,怎么办?

这个问题想必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是的,这样的事情我们无法阻止,积极方面的建议是,如果一方不想发生性关系,但是由于彼此喜欢,拥抱,接吻,都会触动敏感的性神经。我常常说,性是你身体的自主权,没有想好的时候不要去试探。如果为了讨好而去满足对方,这样的性行为是不理性的,是委屈的,结果就会是负向的。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认清楚:和其他事情一样,这样的事情是否是他们想做的,比如,别人要抄你作业,你不愿意,怕老师发现,一样的拒绝处理方式,果断而坚定。如果对方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那么,他是尊重你的,也值得你继续欣赏他。

案例5失恋,怎么办?

有恋就有失,当美好的爱情被社会传承、转载,凄美的结果也变得美丽。如果爱情在学生的脑海里只是美好的,就好像巧克力被美化成都是甜的,当放入嘴里是苦的,这时小朋友会哭,大朋友会做出极端决定,尤其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同性依恋”。由于同性之间是很难找到自己的伙伴,所以,当美好面临破碎,我们更是要以尊重生命为前提去进行干预。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回避失恋。当女生把爱情当成最重要的价值,这个想法一旦打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活着就变成了一种折磨,甚至比死亡更需要勇气去面对。现在,离婚率节节攀升,我们要告诉学生,爱情是须要磨练的,须要投入很多精力,非常大的努力,还要有一定的牺牲。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异地恋而不能陪伴家人等。有一个小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儿问:“为什么他不爱我了,我好难过。”导师说:“没有什么可惜的,这是他的损失,你只是失去了一个不珍惜你的人罢了。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一个不完美的人。”

一件件案例让老师与家长很忧心,管少了,怕出现问题,管多了,学生不理解。那么我们究竟要掌握什么样的主线,去应对学生青春期的萌动呢?教师和家长应该懂得,我们没有权利将自己的性观念强加给下一代,而应该让他们享有充分的发展自由。在他们懵懂的时候,我们可以规定一些“年龄限制”,即不允许他们做某些事情,但同时要说明,这只是他们成年之前的规定,当他们成年后,可以自己思考和决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关于小朋友吃口香糖的问题,我们都担心因为咀嚼口香糖而发生危险,那么我们就要和孩子进行“年龄限制”,我会和孩子说,你6岁才可以吃口香糖,那么到6岁的时候我就兑现承诺,孩子很兴奋,也还会耐心地听我的嘱咐。如果从小就能建立这样的契约,长大后就会有所限制。因此,关于性教育的核心做法是,首先,我们要把美好的感情放在心里,留到明天,其次距离产生美。

E-mail:lili79928@163.com

❖编辑/李莉

猜你喜欢
恋爱贵重同性
不在现场
最贵重的东西
原旨主义支持同性婚姻吗?
手持棍棒敲打鼎——“败”
当代大学生恋爱消费现状与原因分析
“恋爱”的小密码
大学生恋爱现状及其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析
同性危险性行为管理有空白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