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2015-03-27 18:59凤,曾
贺州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院校

伍 凤,曾 艳

(贺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应用型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研究

伍 凤,曾 艳

(贺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西 贺州 542899)

教育部启动高校改革调整方案引导部分普通院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转型的重点是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英语人才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技能和实践能力,更注重在行业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纯理论或学术型的英语教师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求。文章以调查访问的研究方法,了解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师资现状,而后从学校的制度环境、师资引进和培养、教师主体性发挥三方面提出应用型英语教师建设途径。

应用技术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有效性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背景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接受过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数量增长较快,然出现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形: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高级技工严重缺乏。我国2013年有699万毕业生,就业率只有77.4%。而企业中第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相对短缺,短缺的比例是市场需求要两个,相应人才只有一个[1]。在就业问题上,地方性本科院校表现得更为突出。有资料显示,地方高校的毕业生出现“三低”现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低[2]。与“985”“211”等传统学术型、综合型大学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基础、政府投入、师资力量、学生生源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质量也远远落后于这些重点大学。与高职高专相比,地方本科院校也不具明显优势,因为高职院校的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较强,在技术性岗位上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显示,高职大专院校初次就业率最高,甚至超过众多“211”院校[3]。

地方本科院校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与其自身办学定位不明确、盲目跟风有很大关系。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准,过分重视研究型人才,而轻视应用型人才[4]16。大多数高校的思路是,专升本之后,通过评估申请硕士点,硕士点申请到了又想申请博士点,恨不得都走清华、北大的路子,成为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在哪里?潘懋元教授认为,主要定位在5A2类型,即介于研究型大学(5A1)与职业型院校(5B)之间的应用型大学[5]2-3。如果违反了这一点,既不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转型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打开了一扇窗。

2013年6月28日,教育部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以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首批有35所高校加入联盟,之后,有近200所高校提出要加入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之一是“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6]。应用技术型大学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大学,也有别于职业技术学校,它是高等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它不要求学生掌握深层次的理论知识,而是寻求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注重技术技能培养,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夏建国教授指出引导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一方面打通了职业教育的内部上升渠道;另一方面也是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建立了普教和职教沟通的立交桥[2]。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将极大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

二、应用型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英语属于应用型学科,这种“应用”除了体现在听、说、读、写、译和交际能力方面,还表现在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结合。吴格非教授提出,就英语专业设置而言,除少数研究型、综合型大学应继续保持“语言+文化+文学”的学术型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绝大多数高校的英语专业要尽快实现商务英语专业或专门用途英语专业的转型[7]103。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是以“英语+专业方向”为主导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如英语(教育方向)、英语(商务方向)、英语(旅游方向)、英语(翻译方向)等。在办学条件成熟后,把专业方向升格为专业,如在英语(商务方向)专业基础上申报商务英语专业,后者更强调商务知识与实践,与行业结合更紧密。

高校转型重点是教育观念和培养方向的转变,而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正如四川省教育厅周雪峰所说,“高校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专业,改到痛处是教师”[8]。实现英语人才培养从传统走转向应用型,对教师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淡化学术理论,强化专业和实践技能,在这一点上纯理论或学术型的教师难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因此,需大力发展教师的应用能力。应用型英语教师的能力由两部分构成,即“语言教师”的素质和“应用型教师”的能力。

作为“语言教师”应具备语言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语言能力主要指语言技能,即听、说、读、写、译能力。教师的语言技能,尤其是口语准确性流利度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教师的课堂用语、教学阐释是学生语言输入的来源之一,在讲解语言点、分析文章、举例阐释时教师用语的准确性和流利度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英语的接收。教学应变能力指外语教学理念和技能赶上时代变化,满足学生需求,能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大纲,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变革考试和评价方式,能运用先进的教学信息技术。

作为“应用型教师”应具备与行业相结合的应用能力,包括行业英语知识、行业从业经历、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首先,行业英语知识,如进出口报关、导游英语、酒店英语,并能在行业中有效运用这些英语和技能。其次,有一定的行业工作经验,能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进行有效指导。最后,教学活动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了解社会行业发展动态。与企业行业工作人员有效沟通与交流,获取与时俱进的教学资料,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

学术型、综合性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重点在于语言教师的素质,应用型高校英语教师则更注重发展应用型教师能力。这对原本师资力量相对单薄的地方本科院校是个巨大挑战。

三、地方本科院校英语教师发展的现状

广西启动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试点申报工作,有1999年后新建的11所本科高校和8所独立学院申报转型,加入了转型发展的队伍。这11所本科院校包括,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广西财经学院、百色学院、贺州学院、钦州学院、梧州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南宁学院[9]。2015年3月,笔者对来自其中6所高校的共30名英语老师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包括年龄、学位、职称、担任主干课程、进入高校前的工作、行业工作经验、与外语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对当中的10人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从而定性地了解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状况。调查发现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中,地方本科院校的英语师资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双师型”教师比例过少、实践教学能欠缺。

(一)发展应用外语能力的动力不足

在与教师的访谈中了解到,与明确的学历职称提升动机相比,应用外语发展动力不足,他们当中没人把到企业挂职锻炼、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列入职业规划中。究其原因,老师的观点是“提高职称和学历能提高社会地位、带来高收入、赢得同行的尊敬、获得学生认可,而提升应用能力,虽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但对教师没有直接利益”。有老师认为如果学校派我到企业挂职,我愿意配合,但是我不想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上面。有老师表示虽然我也想提升外语应用能力,但目前比较盲目,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这反映了老师的原动力欠缺。

(二)缺乏行业经验“双师型”教师人数少

30个问卷调查者中,有12人是硕士毕业即到高校工作,7人曾在中学任教经过读研深造后调到高校,这种“从学校到学校”职业背景不利于教师应用能力的发展。除3人曾经做过外贸,2人兼职从事翻译外,1人曾在酒店工作,其余教师缺乏在商务、旅游、翻译等行业实践工作经验。受到社会和行业广泛认可的外语技能证书多样,如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CATTI)、商务英语翻译证、剑桥商务英语证(BEC)、上海中高级口译资格证、外语导游证、报关员资格证、单证员资格证、跟单员资格证、外销员资格证、报检员资格证、国际商务秘书资格证,30个调查对象中,仅1人持有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证书,2人具有剑桥商务英语初级证书、1人具有外贸跟单员资格证。调查者中有3人身为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课任课教师,却既没有从业经验也没有职业资格证书。虽然对“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多元化,“双证型”(教师资格证+相关行业资格证)绝不等于“双师型”,但这些资格证书能从侧面反映持证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相关行业技能。

访谈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其实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中外语教师面临的困境,正如朱士中指出,应用型本科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科带头人缺乏、教师自身转型缓慢、“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能力薄弱、科技服务地方能力不足、等现实问题[10]47。

四、应用型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思考

从培养应用型英语教师入手,切实提升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质量,是转型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任务。为此,需要在学校制度,教师引进和培养,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方面着手,发展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

(一)营造良好制度环境,推动英语教师转变的积极性

教师发展过程中除了满足自我需求、获取学生喜爱和认同外,大环境下的政策导向也很重要。政策像个指挥棒,政策往什么方向指,教师的工作重心就相应地偏移。地方本科院校依照研究型大学的模式以学历、职称来衡量外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以科研、教学工作量作为绩效考核的标准,导致教师在职业发展上也“重科研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解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重理论轻实践”现实的矛盾。首先,应大力宣传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和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紧迫性,增强英语教师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其次,制定政策激励教师转型的积极性。完善教师的考核和评价机制,切实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纳入考评量规体系。对认定为“双师型”的英语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职称评定、出国培训、评奖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应用型教师,在课时经费标准上向实践课倾斜。最后,建立保障制度,解决教师应用能力发展的后顾之忧,如保障外出挂职锻炼、进修教师的利益不受影响,给予一定生活费、住宿费补贴,报销部分往返车费。

(二)“走出去引进来”,保障应用型英语教师培养的有效性

导致地方本科英语教师应用能力欠缺的因素有很多。一方面,英语教师的引进渠道过于单一。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新进的英语教师多为重点高校、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类教师的大多缺乏工作经验、知识广度不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教师培养制度不健全。多数大学出台的教师培训制度,如教师访学制度、进修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等等,都以提升理论水平为主要目的,而不是倾向于教师应用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高[11]82。

从英语教师引进和培养方式着手,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策略,将有效解决英语教师应用能力发展问题。人才引进上,不只局限于英语专业,可适当放开用人渠道,招收一些英语基础扎实的国际商务、旅游管理的硕士。还可聘请一定数量的涉外企业高素质人才做专职或兼职教师,充实应用型师资队伍。此外,把专家学者和企业技术人员请到学校给英语教师做专题讲座和培训,丰富教师的行业知识和对行业发展动态的认识。“走出去”战略对发展教师应用能力更具实效性。学校制定政策合理安排或鼓励教师自主联系涉外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如外事办、翻译公司、外贸公司、口语培训机构、五星级酒店等。通过挂职锻炼,教师能有效提高英语应用能力、了解社会需求、获取职业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态。由于条件受限,不能进行挂职锻炼的英语教师,可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培训或参观学习。

(三)发挥教师主体性,知识与能力、思维与行动跟上时代步伐

国家制定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变的导向性政策,学校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环境,但归根到底,英语教师的主体性才是发展的关键。转型发展最大的瓶颈是教师队伍,观念的落后、能力的缺陷、行动的滞后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步伐。一些教师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归结于教学设备落后、学生基础薄弱、教学任务繁重、教材陈旧,却很少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知识与能力能否跟上发展步伐,是否能应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转型发展中的英语教师应本着对自己负责、让学生受益、让学校满意的态度思考,应以专业与需求、课程与职业资格证、教学与应用“三对接”,进行自我规划职业生涯。把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从提升自己口语交际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做起。以积极的态度了解行业动态、获取行业知识,最好是到行业挂职锻炼。以开放的胸怀迎接技术革命,乐意接收、愿意学习新的教学媒介和网络技术。组织编写符合学生能力,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评价方式上,多一些形成性评价,发挥考评对学生的反拨作用。科研方面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对接,使研究成果向社会服务转化。

结语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由于没能客观估量其办学历史、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现偏差。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中,应用型英语人才不要求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缜密语言学知识,而更注重在行业中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应用型英语教师既要有“语言教师”的素质,也应具有“应用型教师”的能力,其英语技能、行业背景知识、实践教学能力、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是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障。应用型英语教师队伍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需要企业、学校、政府、教师自身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

[1]庞丽静.600所本科转型职业教育高考酝酿大变革[N].经济观察报,2014-05-11.

[2]夏建国,易丽.地方本科高校发展之路——上海机电学院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与实践[N].中国教育报,2014-04-21.

[3]葛倩.转型“技术流”被鼓励“研究型”大学将减少[N].南方都市报,2014-06-23.

[4]潘懋元,车如山.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与特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

[5]潘懋元.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发展[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6]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EB/OL]. http://www.gov.cn/ldhd/ 2014-02/26/content_2622673.htm,2014-02-26.

[7]吴格非.转型背景下的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与师资培养[J].外国语文研究,2013(2).

[8]李益众.一所新建本科院校的定位转型之困[N].中国教育报,2010-05-20.

[9]关海芳.广西19所本科院校或探索朝应用型大学发展[EB/OL]. http://news.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40606/ newgx5390f024-10444769.shtml,2014-06-06.

[10]朱士中.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的转型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2010(9).

[11]余斌.应用型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1).

[责任编辑]张琴芳

On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Applied English Teaching Abilities in the Era of Local Universities'Transformation

WU Feng,ZENG Y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Hezhou University,Hezhou Guangxi 542899)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made th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s,transforming some common universities into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technology.Local universities make up a great propor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Applied English students should have English skills and practical abilities,and use them in English related work.It is difficult for purely theoretical or academic English teach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situation.This paper investigates 30 teachers from 6 different local universities,identifies the abilities of current English teachers i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proposals which cover aspects of policy making,th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of English teachers,and encouraging the efforts of English teachers.

universities of applied technology;local Universities;English teachers;effectiveness

G645

A

1673—8861(2015)03—0137—04

猜你喜欢
应用型转型院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