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书拨亮古今文——读《全楚文峰千载文谷——黄州文化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文集》

2015-03-28 04:30余彦文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文峰黄州文化

余彦文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438000)

2014年12月,由湖北省黄州历史文化学会和黄冈师范学院鄂东教育与文化研究中心策划,方正、谈祖应主编,袁小鹏编审,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全楚文峰 千载文谷——黄州文化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文集》闪亮问世。此集是一部以典型数据为纲网,以黄州(指大黄州)五千年人文名片为轴心的简明史书,是一部语言精美、论点鲜明、论据充实、史料丰厚、雅俗共赏的诗话。

书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学者冯天瑜题词曰:“三楚文峰 千载文谷”;湖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楚文化研究专家刘玉堂题词曰:“全楚文峰 千载文谷;黄州文脉 大别文薮。”全书32余万字,书中所收录文章的作者有冯天瑜、刘礼堂、张硕、王楚平、吴洪激、熊文祥、白战存、黄崇浩等36位,其探研内容之深、作者阵容之壮为境内仅见。

一、数字演绎的文薮

此书的独到处是运用了大量的数据、数字来论述大黄州的人文历史源流、高点、亮点和它在楚地(主指湖北八府)所占的地位。这些色彩斑斓的数字自然地嵌在语言精练明快、论述文畅理顺的文章中,使人读之觉得既不枯燥无味,又有提纲挈领、把握大要、思想洞明的收益。举例而言,如:

书中以“数字黄州,历史文化波澜壮阔”起论,用“两属十归、两州分合、四戏两祖、八进两出、千六名人、六千遗址、十六大战、十六城池”八组数字为纲领,概括黄州人文的发展进程与秀出三楚的亮丽点。即是,“两州”系指上古九州中的华夏黄州地域,巴水之东归属扬州,之西归属荆州,春秋、战国地属吴头楚尾;“十归”言其北宋之前,曾经归属十个分封与统一的国家;“两州”则交代蕲、黄二州至明初合一为黄州府。这八字两句乃将民国以往的建制沿革及归属表述得清清楚楚。“四戏两祖”点出京剧、汉剧、楚剧、黄梅戏的源头和佛教禅宗六大祖庭中的四祖、五祖都在黄州之域,而六祖亦嗣法五祖弘忍,继承衣钵;“八进两出”讲自战周末到清代初八次大规模移民入境,两次成批迁民出走他地。此八字两句对黄州戏曲、禅宗、移民及姓氏文化作了扼要的阐发。“十六大战”概括自公元前506年,发生于麻城的吴楚“柏举之战”;公元208年,兴于黄州赤壁的孙曹刘“赤壁之战”;1938年,国民军保卫武汉的抗日黄广大战;1947年,刘邓大军全歼国民军40师和82旅的高山铺之战等投兵数万至数十万的大战。如此以数贯文,简要清通的行文方法是全书的基本特点。

同样,王楚平先生的《吾黄人文 独秀三楚》在“六乡”之下,即中国佛禅开创之乡、中国戏曲名剧发源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武术盛行之乡之下,列举十三组对比数字,论证从黄州成长、走出的党、政、军、教、科、文顶尖人才数量或居湖北之首,或在国中彪然树帜。例如,载入《中国文化世家·荆楚传》的黄州籍世家几占湖北列入世家的一半;清末,湖北留日学生加入同盟会的鄂籍“四杰”,黄州籍有其三;1920年,在武汉成立的国际共产主义小组七名成员,黄州籍有五;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名代表,黄州籍亦占三;民国时期,国民军将军中,黄州籍195人;1955年,共和国第一次授衔的将帅,黄州籍102名,均居湖北之冠。从以上数字可见,“吾黄人文,独秀三楚”,大别山南英才辈出,风流人物翘首中华,不如是乎!

书中又在《全楚文峰 千载文谷》之“文化组团与璀璨名片”的提示下,并列境内八个锦绣荣华之地,用相应的数字表述黄州古今文化的峰谷所在。其中,一曰“医药文化宏著荟集地”讲述两位医王——晋代王叔和宋代宠安时;两位医圣——明代万密斋和李时珍;一位名医——清代杨际泰的绝世医术,大成医著,不朽功绩。二曰“东坡文化发源地”主论黄州的地利人和成全了东坡,东坡汲取“清远”的“山水”活力,融合“厚善”的“土风”情愫,激发创作高潮,四年另四个月井喷一词、二赋、三诗、四文、五札记、六书画、七饮膳文化、八养生保健良方,计740余品进入中华文学艺术宝库。且有《赤壁赋》等4篇绝作收入《古文观止》。对此,谈祖应先生的《东坡文化之肇始、解构与重祖》作了高度概括。另,还有“禅宗文化开创地”(对于禅宗四、五两祖的哲学思想与社会价值,吴洪激先生作了精辟论述)“教育高地”、“湖北科举考绩高地”(白战存、袁小鹏、李全奇、雷中怀先生考定黄州古今教育在楚中乃至在全国的地位),以及“文学杂著名家聚集地”、“戏曲·书画盛名地”、“民俗文化多元汇集地”皆用数字星座,概言黄州文化品牌闪耀三楚,彪炳千秋。

刘礼堂、方正先生的《鄂东文化的人类学考察》和《黄州:人文重镇形成的文化生态》站得高,看得远,立论创意新,论述精辟,史料详,挖掘深,数据用得到位,透视力与说服力强。张硕、宋汉平、董志伟、唐启平、姚莹、万学华、雷中怀、冯明、何栋材先生的文章亦是如此。以独有的量化材料贯穿、弥合、提示、深化独到之文,不能不说是这部论文集的一大特点。

二、诗赋点睛的论述

论文集中冠戴、穿插诗赋,使之添味增色,为其又一特点。黄州府治,赤壁城徽。谈祖应先生赋曰:“武者赤壁,周郎一炬樯橹灭;文者赤壁,苏子两赋成绝唱;青云宝塔,钵孟山上耸文峰;安国宝寺,唐宋祖庭显佛光。”“至若,黄之为郡,何赫赫名之有哉?夫迁客名宦,龙跃凤鸣”;“甚者,黄之为州,何灿灿名之有哉?夫人因文名,城因人重”;“且夫,黄之为州,何煌煌名之有哉?夫惟楚有才,于黄为盛”;“……是故,‘全楚文峰’,‘笔补造化’;‘吾黄人文,号为冠楚’”。又曰:“嗟夫,数千载一瞬,人文荟萃;三十年一代,改革创新。仰人杰地灵,历史机遇在我手,拥天时地利,吾黄开放好梦圆。”

一赋点出黄州地利、人和之优,山川、风物之美,名人、文化之杰与非物遗产之丰。其中心主旨为螺蛳山新石器文化符号等六个黄州符号。且以六个符号为主线,概写黄州五千年文明历史精华,讴歌地利、人和之区,荟萃古今亮丽之最,招来天下名士关注黄州,唤起今日、明天的黄人研究、开发、利用先民遗产,再创更美、更新黄州,圆今古黄人之梦。这便是此撰文著书的目的。三十几位作者一一紧扣这个主题而动。余杏银、万桂红、袁小鹏、莫晸、宋汉平、董志伟、唐启平、姚莹九位的文章与之紧密呼应,在继承、利用、开发、创新、提升上构想和建议。熊文祥、谭冰、汤天勇三位则就现当代的黄州籍文学艺术家的创作思想与巨大成就作了中肯的阐发、评介,亦起到承前启后,鉴古观今的作用。

史智鹏的《岁月如歌黄州诗》,王琳祥的《赤壁文化的风流遗韵》,胡绍宗的《赤壁与文化黄州的建构》,雷中怀的《我国语文教科书的黄冈元素》,刘颻的《陈沆经世思想初探》,乃是诗贯论文,论文缀诗之作。它将文章的说理性、鉴赏性、存史性及其教诲功能融为一体,并与其他文章的述史论事风格相统一,从而增强了全书的文采和可读性,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其主旨依然与《黄州赋》接轨。今古黄州,盖为诗城;黄州诗词,中国诗史之重镇;黄州赤壁,江山如画,文武两全;新兴黄州、赤壁,更显全楚之文光和今人的聪明才智!

三、人文元素的阐发

全楚文峰怎样建构起来,黄州人文何独冠三楚。冯天瑜、刘礼堂、方正、张硕等人的文章论述了天时、地利、人和,即时势、社会、军事、土著、扬越、荆楚、移民、邻界、西方等元素在本区融合、焕发的活性能量及其重大影响。其发展态势为两头火热,中间冷落。这里择要说它的冷热情形。

晋魏之前为热。有四件典型事件证示这一时期黄州文化的繁盛。一为黄梅出土了6000年前的卵石摆塑龙,可见远古先民的才智和文化创造力;二为黄州堵城螺蛳山发掘出可与仰韶、良渚、大溪、屈家岭文化媲美的大量黑陶之类新石器文物,可见那时先民较高的生产、生活水准;三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式文化“以汉水以东的鄂东地区为最富,谱系也最完整,”(见王光镐《楚文化新征》)。四为公元前261至256年,楚考烈王迫迁泗水流域的邾国(即邹国)君臣民到今黄州邾城安置,带来“乐于为儒”、“尊师重教”的“邹鲁之风”及种豆麦,吃面食、豆制品与建筑技艺;尔后,为衡山郡治、衡山王都、豫州军民侨治与军事、商业重镇,共计600年,亦可见它的地望。

明代以后之热。楚文化的高地从荆襄、江汉转向黄州府。黄州由下州升为三楚望郡,文峰凸起;晚清至民国,得张之洞等维新派的引领,加剧西学东渐,其与国学融汇、集结于汉水以东;随之,南北政治冷暖气流交汇于大别山南,北伐军运动、共产主义农民运动的浪潮奔涌于五湖六水之域。于是新旧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的志士,国共两党、两军的大牌人物彪然啸起,在境内外演出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戏曲之乡、医药文化之乡、中华诗词之市、书法之城、现当代农民绘画之乡和蕲春教授县、黄冈国民军将军县、红安人民解放军将军县冠名于此时。

黄州文化发展之冷暖关乎天下大势,关乎地利、人和(人和指人的“谨朴厚善”、“沉毅果决”、“克已奉献”、“团结互助”、“崇文重教”、“勇于创造”的民风民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就地利而言,黄州地处吴头楚尾的江淮三角区,毗邻豫皖、赣三省。大别山亘其北,扬子江奔其南,东北控淮水,东南扼长江、鄱阳湖,西瞰江汉、云梦泽。倒、举、巴、浠、蕲五水及华阳河横贯其中,山地、丘陵、平原、湖泊兼有,东西紧联南京、武汉两大名城。这里山明水秀,气候宜人,水陆交通称便。春秋战国以降,每为政治风云旋卷之区,兵家必争之地。

东晋、南北朝至元末这里更是兵火连连,兵火之后,经济大损,人口锐减,经济破坏,这便是中间冷的主要原因。因此,从战国后期到明朝初,历有邹人(邾国人)、中原人、巴人(鄂西、川东土家族系)、江南人、江西人成批移入。至此,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口数量才稳定地增长。于是活性的多元文化(即民生、生产、工商、科教、文学、艺术、民俗)相融,乃在大别山南开花结果。到清初,人口从明代中的70万增到170万。客籍人渐与土著联婚。因远亲缘关系而促使人口素质提高。加上移入客户多聚族而居,为增强族势,皆以祖产办私学,促进教育发展,科考兴盛,军、政、文、教人才勃起。

此外,农事的梯田、冲田、畈田、圩田(如蕲州“四十八围、七十二畈”)大大拓展,造成“万历蕲黄无遗土”之势;水利的河、湖、江堤同筑,塘(仅麻城一县就新修塘400余口),堰、沟、渠并修,旱涝保收田地大增;工商的手工作坊遍出,16座城镇形成规模,8条出境陆道,1条长江黄金水道四通八达,棉、麻、丝绸、陶器、竹器、茯苓、桐木油、茶叶、烟草(黄冈县曾年产晒12万担多销往海外)声名远播;私塾、经馆、书院、社学、义学和举人,进士考绩称冠鄂省,各种见经传的人才均占鄂省30%以上。前这所述文峰、文谷、文脉、文薮概显现于明代以后。

猜你喜欢
文峰黄州文化
Design of broadband achromatic metasurface device based on phase-change material Ge2Sb2Te5
多情最是黄州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大江东去——苏轼的黄州时期
大宋国民偶像苏东坡失意黄州——《黄州寒食帖》
胡文峰博士简介
Effect of edge transport barrier on required toroidal field for ignition of elongated tokamak∗
谁远谁近?
文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