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财管人员职业能力研究

2015-03-28 23:48郝加加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6期
关键词:财管实务调研

□文/郝加加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 天津)

近年来,由于政府、银行等各个社会阶层对大众创业的政策支持,涌现出大批中小企业。相对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模式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正处于研究和摸索阶段,其财管人员的职业能力需求状况正是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财管人员职业能力调研结果分析

按照工信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我国主要根据企业从业人员、年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进行划分。本次调研亦根据此标准展开,共发出问卷138份,除去无效问卷24份,整理得到114份有效问卷。现将调研结果分析如下:

(一)企业基本情况调研结果分析

第一,所调研的114家企业中,小型企业占比最高为50.88%,中型企业占31.58%,微型企业占17.54%,其中所属天津企业占64.04%,其余为外地企业。企业性质方面,私营企业占比最高为47.37%,占调研数的将近一半,正说明了现今中小企业经营的特点。

第二,近3年对财管人才的需求数量方面。大多数企业表示会有需求,占比58.77%,表示无需求和不确定的频率近似,分别为14.91%、17.54%,有较大需求的占比较低为8.77%,说明大部分中小企业已认识到财管人才的重要性,但需求量尚限于经营规模、发展阶段等因素。而且在拟聘人才学历方面,72.81%的被调研企业愿意招聘本科生,16.67%的企业更愿意招聘专科生,而对研究生或更高学历的人才需求较低,这也正反映了中小企业对人力成本、人力资源分配的考量。

第三,为了了解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岗和会计岗的认识,特设了两者发挥作用相同或不同的调研项,60.53%的企业认为两者各自起到不同作用,在企业管理方面是分工合作的,而剩余的企业认为两者作用相近或相同。此结果从侧面反映了较大比率的中小企业对这两种岗位分工不明确或对其在实务中的认识不足。

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方面,认为最重要的是营运资本的管理,占比77.19%,其次是盈余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说明中小企业对日常资金链的管理尤其重视,反映到职业能力上,即需要财管人才有较强的短期投融资管理能力,包括短期资产的投资以及资金的筹措,确保企业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提升投资收益。

在财管软件的应用方面,用友、金蝶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35.09%、25.44%,说明市场上对这两款软件的认可度较高,也就需要财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值得一提的是,20.18%的被调研企业目前尚未使用任何相关软件。

(二)财管人员职业能力调研结果分析。财管人员职业能力是使其能够以职业职责所要求的水准高质量地执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及公共能力的综合。

第一,职业道德方面。经过前期研究,问卷的职业道德素质项包括五项。据调查结果反馈,中小企业所关注的道德点主要集中在“对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公司信息保密”(81.58%)、“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技术准则,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80.70%)、“熟悉我国有关财务、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觉守法意识”(78.95%)三个方面;另外两个方面“关注可能存在的新的道德要求及其与自身工作的冲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被选频率较低。说明企业需要财管人员具备信息保密、遵守道德准则、熟悉法规并自觉遵守的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职业知识方面。职业知识方面的调研分两部分:专业知识和其他知识。据反馈,专业知识方面,企业认为财管人员应掌握的五门重要课程知识包括(按频率由高至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及税务会计、财务分析、成本管理会计,其中有80.7%的被调研企业选择了财务会计,71.93%选择了财务管理,EXCEL 在财务中的应用即计算机财务课程的频率也较高达到32.46%,余下课程的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经济法、审计学、财务管理综合模拟实验、资产评估、金融市场、投资学、货币银行学。另外,相当大比率被调研企业认为除了上述专业课外,专业英语、会计软件操作知识也是财管人员需具备的。从频率分布来看,由于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经营规模相对较小,其财务部门人员设置不完善,大多由一个会计、一个出纳构成,财务管理活动多由财务经理亲自处理,尚未配备专门的财管人员,故在招聘人才时更加注重财务会计知识及其实务操作能力的掌握,这一点在后续的分析中亦可体现。

除了专业知识外,65.79%的被调研企业认为财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包括国家及地方财经法规、商法等;其次是经济基础知识和网络计算机知识,占比均为55.26%,包括西方经济学、计算机操作技术等;另外,企业管理知识也极受重视,52.63%的受访企业认为有必要作为财管职业能力的一部分。

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量化,故在企业招聘中往往通过证书的考取情况予以体现。通过调研发现,78.07%的企业看重财管人才是否具备会计从业资格证,其次是初级会计证、中级会计证、英语与计算机证、注会证,频率均占受访企业的25%以上。而财管方面的专业证书——理财规划师,仅占7.02%,再次证明了在中小企业的现行阶段,其更注重人才的财会知识与操作能力,对会计与财管岗位分工不明确。

第三,职业技能方面。职业技能方面的调研包括财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方法以及在财管教育中应开设的实践课程、实践实训环节。

据反馈,中小企业认为财管人才应具备的五项重要技能方法为(按频率由高至低):会计核算能力(74.56%)、财务活动预决策能力(71.93%)、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对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业绩报告编制方法。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财管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是首先需具备会计核算、财务活动预决策能力,在此基础上掌握具体财务活动的管理能力。如何培养财管人员的这些能力呢?这需要在财管教育中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实训环节。实践课程方面,受访企业认为应主要开设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税法实务、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实务四门课;其次可开设税收筹划实务、中小企业投融资实务,可通过专题讲座或邀请企业人士讲授等方式开展。实训环节方面,目前学校教育大多通过相关软件模拟的方式展开,主要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分析模拟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50%以上的受访企业均认为有必要开设此四项实训课以提高财管人才的实操能力。

第四,公共能力方面。公共能力指除了专业技能外,财管人员为了有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素质、个人能力等。据反馈,受访企业认为最重要的五项个人能力包括(按频率由高至低):沟通、应变、分析决策、合作、自学能力,频率均占受访企业的50%以上。此外,商务洽谈、创新能力亦是企业重视的。而在大型企业中颇受重视的领导能力,却在中小企业中不被看重,占比仅为11.4%。究其原因,受限于内部组织结构,中小企业更需要员工具备完成基本岗位工作的能力。

能力的塑造需反映到教育层面上。调研发现,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的关注点集中在五方面:专业技能水平、职业素质、社会实践经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道德,频率均在55%以上,这表明财管教育应主要抓好该五方面。而一般所认为比较重要的学习成绩,占比仅为8.77%,这说明学习成绩仅是学校期间学习成果的证明,而在工作中是否能学以致用,尽快提高专业技能、积攒实务经验才是更值得关注的。有关财管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64.04%的受访企业认为应“培养技能为主知识为辅的应用型人才”,足以说明应用型人才在中小企业的受重视程度。有关财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相对于国际化和信息化而言,多元化和专业化是企业比较青睐的,即“培养以掌握财管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同时涉猎多学科的混合型人才”、“培养以掌握财管专业知识技能为主,并能熟练加以运用的专攻型人才”。

二、中小企业财管人员职业能力构建

根据上述对中小企业财管人员职业能力问卷的调研分析,并在本作者之前的研究成果《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构建》的基础上,现将职业能力进行总结构建,以期指导财管理论和教育的方向,使行业规范化并推动财管职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等特点,其对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实操能力为导向,包括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两方面的实务操作技能,并以相关专业及其他公共知识为支撑;且在财务管理实务方面应主要以掌握营运资本管理能力为主,即需要财管人员有较强的短期投融资管理能力。具体而言,将运用素质能力分析法从以下四方面来构建中小企业财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体系。

第一,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财管人员职业能力的前提。包含以下内容:1、对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公司信息保密;2、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技术准则,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3、熟悉我国有关财务、税务、金融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较强的自觉守法意识;4、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职业知识。职业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及其他一般知识。1、专业知识。中小企业财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包括财管、财会相关知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及税务会计、财务分析、成本管理会计、专业英语、会计软件操作等;2、法律知识。包括国家及地方财经法规、经济法、商法等与财管执业相关的法律;3、经济基础知识。包括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等;4、网络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操作技术、网络应用技术等;5、企业管理知识。包括管理学、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等。

第三,职业技能。1、技能方法。主要包括会计核算能力、财务活动预决策能力、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对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走向的分析与判断能力、业绩报告编制方法;此外,业绩评价方法、本量利分析能力、资本市场运作能力亦包括在内;2、为支撑上述技能方法,中小企业认为财管教育应加强如下环节的设置。实务课程方面,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税法实务、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实务、中小企业投融资实务;实践实训方面,会计手工模拟实训、财务管理综合实训、财务分析模拟实训、纳税筹划模拟实训。

第四,公共能力。公共能力是为有效完成工作所必不可少的个人能力,提高这些能力可以改善职业关系,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1、沟通能力。财管人员应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或智力水平的人员交流并有效工作;能够进行有效的倾听,适当发表观点及提出例证;2、应变能力。能够对未发生事件有效及时作出判断,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思辨及果敢能力;3、分析决策能力。财管职业通常要求人员能辨别事件的本质并确定解决问题、做出判断的原则和方法;4、合作能力;5、自学能力。

[1]郝加加.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职业能力框架构建[J].商业会计,2015.7.

[2]杜驰,李怡.财务管理专业校内实习平台构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2012.4(上).

[3]王晓娜.我国会计人员职业能力框架的初步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4.

猜你喜欢
财管实务调研
浅析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运用
以会计智慧化为核心的财务管理新模式
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