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非公经济 夯实幸福县域基石

2015-03-29 15:56李美佳
党政干部论坛 2015年1期
关键词:京山非公经济县域

○ 张 晨 李美佳

科学发展观赋予县域发展新的历史性内涵,即县域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共同富裕、居民幸福。推动县域科学发展,建设幸福县域,需要同时做好“县强、民富、绿色、幸福”四门功课,其中“县强”是县域统筹发展的物质基础、人民幸福的坚强基石。在县域民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唯有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才能达到“县强”的目标。近年来,京山县抢抓政策叠加的历史机遇,解放思想,创优环境,放手放胆发展非公经济,使其成为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推动生态京山建设的有力助推器,为幸福京山夯实了良好基石。但同时也存在环境、规模、布局和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正视矛盾和困难,明确思路和规划,京山的非公经济发展前途一片光明,幸福县域前景灿烂辉煌。

一、发展态势良好,产业集群已然形成

近年来,京山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重大战略进行部署,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拓宽招商引资领域,全县非公经济呈现出总量迅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产业化和集群化效益日渐明显的发展态势。

(一)产业集群发展迅猛

六大产业集群已然形成。一是形成了以京山轻机、戴蒙德、金茂机械等为龙头的机械产业集群;二是形成了以国宝桥米、神地科贸、汇澄茶油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三是形成了以伟嘉纺织、华尔靓服饰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四是形成了以京兰集团为龙头的建材工业产业集群;五是形成了以华尔靓浦项硅公司为龙头的冶金工业产业集群;六是形成了以京山华贝、百立恒精细化工、荆工药业为龙头的化工工业产业集群。

(二)生态产业逐步形成

全方位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领先优势,奋力创建全省生态文明第一县,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以循环经济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以清洁种养为特征的生态农业、以休闲养生为主体的生态旅游业。生态工业上已构建三大类资源循环体系,启动7个循环经济试点区;生态农业上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旅游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巧借“中国农谷”建设机遇,培育打造湖北“四个一”(“一袋米”、“一枚蛋”、“一壶油”、“一棵苗”)绿色农产品品牌;生态旅游上,绿林景区开发、温泉景区开发、城市主题公园建设等项目开发档次不断提升,为生态京山建设提供了生态产业支柱。

(三)名牌创建成绩斐然

京山县现有省级、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资格产品共23个,京兰水泥、华信锅炉吹灰器、咯家果佳鲜鸡蛋、宏力金狮、金茂搬运车、华源益生蜂产品、京锅水位计、江花白花菜酱等产品已获得省名牌产品,获奖企业个数居荆门市前列。

(四)社会贡献成效显著

近年来,京山县非公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统计,至2013年底,共有非公经济实体21980余个(其中私营企业2470余家,注册资本154亿元;个体工商户18680余户;农民专业合作社830余户,注册资本28亿元),从业人员13万余人。2013年实现产值188亿元,占GDP比重71%。此外,非公经济企业家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扶贫济困和社会公益事业,得到社会广泛赞誉。

二、问题依然存在,正确审视方能破茧

京山非公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湖北省、荆门市非公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中来审视,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创新能力不强。县域内科研机构较少,专业技术人员少,科研创新能力较弱,引进推广先进科技成果的能力不强;受区位和经济实力的限制,与外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较少,引进外地人才或高校毕业生比较困难;产业研发能力较低,设备相对落后。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制约,只靠一些来料加工和科技含量低的产品维持生存,没有自己的品牌,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难度较大。二是管理水平不高。有些非公经济实体以家族式管理为主,普遍存在“小、散、弱”的问题,经营者安于现状,惧怕风险,企业产品类型、产品质量依然停留在较低层面,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在高端市场不能形成竞争力,长远发展的内生力严重不足。三是政策支持不力。县域各部门在竞相拉起招商引资大旗时,虽承诺有最优惠的政策,但承诺兑现的程度令人忧虑。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包容量差,维护整体意识淡薄,很多能够落实的政策没有部门具体落实;企业出现了大小事情只有从上到下干预才能落实的怪圈;落实政策主体虚位,产生“空头支票”多,实际兑现少,造成政府言而无信、缺乏诚意、难于合作的印象,严重地破坏了地方投资软环境。四是绿色发展不够。经济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转变,产业层次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工业生产所废弃的有毒有害污染物、随意堆弃的生活垃圾、农牧业生产使用的化肥农药产生的过量营养物质,不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节能减排、生态工业、绿色企业建设还任重道远。

三、准确定位思路,发展前景灿烂辉煌

当前,京山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跨越、保强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政策机遇叠加的大好时期。全县非公经济要想实现科学跨越、保强进位,就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和运用好国家和省、市的有关政策,认真研究县情,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务实、更加开放的措施。

(一)强化内生功能,增强发展潜力

一是突出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企业。围绕五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建筑建材百亿产业集群。从政策上配套,在要素上倾斜,加快产业集群的区域集中和资源共享,为集群建设搭好平台;充分发挥京山轻机、国宝桥米、戴蒙德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优势,引导产业内部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建立上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壮大产业规模;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和机械研究院科研和人才优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创新能力强、产业配套优势突出的现代化产业集群。二是转变传统观念,提高人才素质。非公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企业自身素质,必须从现实条件出发来逐步实现非公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要转变观念,打破以家族式管理为主的传统模式,引进职业经理人,开创企业投资者与职业经理人合作共事,共促发展的新模式;要实施非公企业经营者素质提升工程,敦促非公企业做好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社会人员的创业辅导,打造一支素质好、水平高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三是实施结对帮扶,政企优势互补。督导全县50支驻企帮扶工作队加大帮扶力度,将部门优势与企业短板有机结合,立足“三保一送”(保生产、保目标、保安全、送温暖),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保障企业正常生产,促进帮扶工作取得成效。

(二)提高思想认识,强化服务理念

一是提升认识水准,消除思想障碍。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发展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报道非公经济发展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打造助推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要大力表彰为非公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乡镇、单位、个人,进一步调动各方面发展非公经济的积极性,形成大力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相应的法规和制度,维护正常的经济环境,为非公经济创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全程的优质服务;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项目,进一步降低前置许可审批条件,消除和降低中小企业投资创业的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非公经济登记准入资金要求,延长资金到位年限,放宽出资方式,缓解非公经济投资发展起步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实行政策倾斜,破解资金难题。建立并逐步增加非公经济专项发展资金,支持其发展;积极帮助非公经济向上争取政府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帮助非公经济解决融资难问题;通过重大项目贷款贴息、科技创新补贴等方式,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完善新型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企业过桥资金难题;协调农行推行商标权质押联合贷款;协调建行启动“助保贷”业务,实行政府主导,多方融资,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围绕生态文明,发展绿色产业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抓住市场倒逼和国家消化产能过剩的政策机遇,加大节能技改支持力度,提高“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门槛。加快京兰水泥水泥窑尾脱硝、楚天钡盐煅烧烟气脱硝,瑞生制药、裕丰糖业废水深化处理等节能环保型项目的实施推进。二是推动循环利用。重点抓好京兰水泥余热发电,纺织、化工水循环等一批骨干企业的资源循环利用,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三是抓好涉农产业。做好涉农产业的文章,正确引导民间资本加大对涉农行业的投入。在涉农机械制造产业方面,建成集农机制造、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园;在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用现代生态农业理念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全力打造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在涉农旅游业方面,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全面提升以生态休闲游为主的涉农旅游业,突出“生态京山·休闲之都”旅游品牌创建,打造更多的生态旅游景点。

猜你喜欢
京山非公经济县域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改革创新 营造环境 推动鹤壁非公经济发展提升
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长效机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简述检察机关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上半年陕西省非公经济占全省GDP比重52.4%
南昌市京山老街内涝成因及解决思路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