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机制研究

2015-03-30 13:55王学英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大学生课程教育

作者简介:王学英(1982-),女,山东费县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c2014031)。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3.034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创业基地建设,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促进创业带动就业。”而目前高校在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缺乏正确的创业理念、师资队伍不够健全、创业指导理论多实践少等问题,亟须构建高校创业教育实效机制,推行有实效的大学生创业教育。

1 创业教育本质及内涵

21世纪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创业教育对提高国家创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知识转化、加强校企合作以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创业教育最早是由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的专家柯林·博尔提出的,他认为: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是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 [2]。在1998年我国正式引入创业教育一词之后,创业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广泛展开,创业大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高校陆续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相继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自从创业教育一词诞生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和组织都为其下过定义,虽表达各异,但本质是一致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思想、开发学生创业技能的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以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是专业教育的有机构成,是专业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性、前瞻性的集中体现,是高校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素质教育在高校的有机组成部分。

2 目前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

2.1 有效创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从事专职创业教育的教师非常少,具有创业精神、有过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更少。教育部从2003年起开展常规性的创业教育师资培训活动,至今在全国范围内已培养出数百名乃至上千名创业教育骨干教师,但对于全国两千余所高校的创业教育需求而言,想短期内培养出足够的高素质的创业教师团队仍捉襟见肘,有效创业师资力量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3]。

2.2 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体系不完备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历经多年的发展,已基本上形成了符合本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而在我国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中,开设课程最多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选修课与必修课共9门,开课最少的是南京财经大学和武汉大学,各只有1门选修课,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在多数高校处于真空状态 [4]。很多创业教育教师大多数是学院派,授课停留在理论层面,尽管有些高校在授课方式上采取了讲座的形式,但是授课内容、教师水平与高校创业教育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2.3 创业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

从欧美等发达国家创业教育的发展来看,创业教育绝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更大的责任在于社会系统本身,一个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体系至关重要 [5]。相较于欧美等国家较为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高校创业所需要的配套服务设施还相当不健全,社会经济体制和信用体系仍处于制度建设和调整阶段,相关创业政策的完善和落实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从政府层面来看,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支持体系还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行政程序普遍比较繁杂等问题。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很多家长受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并不支持孩子创业。

3 创业教育发挥实效机制的合理化对策

3.1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宣传,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浓厚氛围

“创业教育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应贯穿于高校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自主创业,教育学生学会自我发展,关键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理念的更新。因此,高校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资讯和成果。一是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使创新创业意识深入人心。二是通过活动引领,宣传造势。通过举办“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三是进行表彰激励,营造创业氛围。通过表彰奖励在各种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活动中取得成绩的学生、教师,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四是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用科技成果带动学生的创业热情。

3.2 积极构建完整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创业能力培养

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载体,课程体系建设是实施高校创业教育的基础。要在高校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其核心是“渗透”,将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一是加强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制定科学有效的创业教育计划,开设针对性强的创业教育课程,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来确定课堂内容,要侧重于创业知识、专业技能、经营管理知识等在其他课程中的渗透;二是加强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交叉融合,优化创业教育学科课程结构,增设活动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事业心,提高其创业意识与技能;三是提升创业就业指导讲座课程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选聘有创业经验的专任教师讲授,侧重于创业综合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建立结构完善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完善师资培训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短缺,是发展创业教育的一大瓶颈。美国由考夫曼基金会与一些大学合作提供的“创业教育者终身学习计划”,旨在培养更加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的创业教师,该项目每年为美国培养大批创业学教师 [6]。而我国在此方面还相对欠缺,因此要选聘富有经验的创业导师,加大培训力度,建立结构完善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7]。一方面要建设一支具有良好创业素养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加强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吸纳优秀的企业家或教育专家进校工作,打造一批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学、实践、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体验及实践,注重创业教育的实践性。要鼓励一些教师参与创业实践体验,扶持一些骨干教师带着自己设计或研发的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去创业,培养一批“创业型学者”或“教育型企业家”。

3.4 搭建多层次创业实践平台,推进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有序开展的核心。创业是一个实践过程,需要在切实的体验中才能有所感悟,进而提升。因此高校要把创业实践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创业大赛、讲座、论坛、模拟实践等形式,推进创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学生打造“四位一体”的创业支撑平台,打破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的瓶颈制约。第一,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实践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为大学生创业进行热身 [8]。第二,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引导,鼓励有创业兴趣的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有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企业都是团队创业企业,2~4人创业占54.7%,5~7人创业占33.3%,7人以上占12% [9]。第三,创建校外创业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实习机会,到一些企业去感受和见习创业,捕捉创业灵感,感受创业氛围,增强创业动力。第四,积极搭建大学生创业园,挑选有创业实践基础的学生进驻创业园,通过建设创业平台,孵化创业项目,为学生营造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创业打基础。

猜你喜欢
大学生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