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电影剧作中的节奏美

2015-04-02 03:14张静袁满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电影剧本剧作节奏

张静 袁满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100;济南出版社,山东济南 250014)

论电影剧作中的节奏美

张静 袁满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山东济南 250100;济南出版社,山东济南 250014)

本文从电影剧作角度出发,立足国内外电影作品及编创实践,对“节奏”在剧作中的表现以及如何营造电影节奏展开深入分析与探讨,强调了剧作节奏对提升电影质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美学价值,并指出运用电影思维创作电影剧本、确保情节呈现与主题思想的内在统一以及把握观众心理节奏是打造剧作节奏美感的三个途径。

电影剧本;节奏;心理节奏

一、节奏是剧作的灵魂

对于影视创作来说,如果创作的归宿是银幕上呈现的光影艺术,那么创作的源头就是剧本。没有剧作家、文学家的作品,那么一切的影视创作也就失去了能源,电影的拍摄工作也就没有了依托和根基,作家笔下的文学形象也就无法化为剧中的角色。可以说,电影的一切是从剧本开始的。刘云山同志曾在关于影视创作调研式座谈中精辟而科学地论述:“剧本是打造影视精品的基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对影视作品来说,剧本是源头、是根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都首先来自剧本的创意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剧本创作,为二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从这一对电影剧本所进行的历史性科学性定位可见,编剧工作在电影创作和电影产业中所占有的地位之重。

剧本的质量是决定一部作品成功与否的基础要义。对于无原著改编基础的电影剧本创作而言,剧本决定着故事、人物和事件的发展走向;对那些由原著而来但又有重要情节改编的电影来说,原著则提供了可供丰满和升华并添加戏剧冲突的依托。1993年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同性恋题材影片《霸王别姬》,其电影剧本改编自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霸王别姬》,其剧本正是由李碧华和内地编剧芦苇,加上陈凯歌导演参与创作继而反复修改而共同完成的。编剧芦苇在西安曲江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的讲课中这样说道:“李碧华是女性作家,她的小说戏剧性不强,故事性也不强,它是充满了女性伤感、抒情的一个小说……她提供了三个人物关系——段小楼、程蝶衣、菊仙,我觉得缺少一个故事性,有大量的感叹,有大量诗意的想象,她毕竟是一个香港人,对北京的生活有距离”①李贵森、宣丽明:《文化因素对电影剧本改编的影响——以〈霸王别姬〉为例》,《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改编后的《霸王别姬》里增添了更具戏剧性矛盾冲突的情节,诸如“菊仙跳楼”、“小癞子上吊”的戏份,使剧情张弛有度、有松有紧,从而改变了原著的整体风貌。然而细细推敲,不难发现该剧对原著的改编主要体现为呈现了一种更加戏剧化、细腻化的剧作节奏,而这种节奏才是影片感染力和戏剧冲突的依托所在。一句话,优秀的剧本创作不仅需要题材新颖、视角独特、剧情引人入胜,同时还要有层次鲜明的节奏感,注重节奏的美感。

二、电影剧作中的节奏表现

节奏产生于运动,存在于各种艺术门类当中,音乐中不同长短、强弱的音符组合在一起形成动听的旋律;绘画中点、线布局,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色调等造型要素的运用形成具有层次感的视觉画面;诗歌中语言的抑扬顿挫、一气流转以及停顿、复沓也使节奏产生美的效果。相比之下,电影则是更富有节奏感的艺术,它不仅具有一般艺术节奏“运动”的共性,同时,电影特有的蒙太奇(剪辑)技术使其比一般艺术的节奏更加复杂而丰富。

电影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即使对于那些一个人担纲所有工作的影片来说,它在制作功能单位区分上依然如此。一部影片的节奏风格是受编剧、导演、演员、摄像等多方面创作工作影响而成的,但究其根本,要想创作出一部节奏层次丰富的影片,则首先需要一个结构上能充分体现节奏美感的剧本,如影片总体的节奏风格、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情节段落的节奏把握等,都将影响到整部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美感。其中影片剧情发展的可塑性、角色情感经历的复杂性和各种矛盾冲突的戏剧性也都决定了节奏变化的无穷可能性。

在绝大多数影视剧作的戏剧式结构中,情节线索包括开端、进展、高潮和结局等几个重要元素。其中,开端肩负着“建置”的任务,即交代清楚剧情基本前提的同时,为叙事设置一个“总悬念”;进展则占据了剧本的大部分篇幅,矛盾冲突在此愈演愈烈,冲突各方对抗强度不断上升直至达到高潮;在高潮阶段冲突和对抗最终爆发并逐步化解,人物实现其戏剧性需求,“总悬念”也得到解决;结局部分则是继高潮爆发之后在节奏和情绪上的缓冲地带。由此叙述出一个波澜起伏、引人入胜的故事,从而形成张弛有致的节奏感。电影前辈夏衍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好的电影,每一个大段落也应该是各有特点,各有起伏,各有引人入胜之处。这正像一座大建筑物,不仅要整体好,而且要每一间,一室各有它的作用,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值得细看之处。”①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国电影》1958年第11期。节奏的意义正在于此。如果观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时刻处于紧张警惕的状态,那必定会造成视觉疲劳,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同样,如果影片情节拖沓、进展缓慢,观众的注意力便无法被剧情吸引,使人提不起兴趣观赏。电影节奏在作品中充分起着能动的杠杆作用,在控制着矛盾进展的同时,通过层层推进、逐步加深的过程,调动观影者的情绪,继而感动观众。

在有声电影的初期,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就已经注意到节奏在电影剧作中的重要性,他说:“必须考虑到蒙太奇节奏。这种节奏是一种从情绪方面来感动观众的手段。导演使用这种节奏的目的,或者是为了刺激观众,或者是为了平息观众的情绪。要是节奏用错了,整个场面的力量可能会因此化为乌有,反之,如果在节奏上恰到好处,就会使那些在想象中和画面上并无特殊之处的孤立的素材产生无穷的魅力”。普多夫金谈到的蒙太奇节奏是指电影的外部节奏,即由若干不同景别、不同长度的镜头在一定时限内组合而成。例如影片《让子弹飞》开场麻匪劫火车的一场戏中,张牧之的七发子弹打散了行进中的白马队伍,骑马飞奔的麻匪们踏着《太阳照常升起》的音乐旋律冲下山坡,一路躲闪军队发射的长枪短炮并设下陷阱,在火车翻车的一瞬间车内乱作一团,最后,一滴火锅酱从空中坠下,落到了张牧之的麻子面具上。这一系列干脆的对切和利落的剪辑点造就了《让子弹飞》这部影片铿锵有力的视觉节奏基调,紧紧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而随着电影造型手段和创作技巧的不断发展、完善,电影的“内部节奏”也越来越受到电影创作者们的关注,即围绕影片总体创作构思、情节发展的内在矛盾冲突和人物形象、性格的需要,综合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而产生的电影节奏,其往往同人物心理、内心情绪变化交织在一起。

三、如何创作有节奏美感的剧本

(一)运用电影思维创作电影剧本

剧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电影的造型性,当他用文字把艺术形象表现在纸上的同时,未来的银幕画面也应浮现在他的脑海当中了。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在1926年便建议编剧要学习掌握电影拍摄或剪辑技巧,以便写出“真正的电影故事”。他说:“编剧必须经常记住这一事实,即他所写的每一句话将来都要以某种视觉的、造型的形式出现在银幕上。因此,他所写的字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这些描写必须能在外形上表现出来,成为造型的形象”②张卫:《以电影的方式忠实原作》,《电影艺术》1983年第9期。。电影的造型性和视听呈现特质决定了电影剧本不只是单纯的文学样式,而是一种具有电影美学要求的特殊文学,是电影艺术综合因素的集中体现。剧作者必须明确他所创作的剧本不只是供读者阅读欣赏的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拍成影视剧,最终指向是观众群体。因此,剧作家们在撰写剧本的时候要考虑到剧本的画面感,时刻把握电影银幕的视觉形象性,并在剧本语言的创作上有所体现,即运用电影思维创作电影剧本。

运用电影思维创作电影剧本,要求剧作者能够有意识地用镜头化语言进行创作,它是一种能够直接转化为画面的描述性语言,是对剧作者的基本要求。前苏联剧作家戈里耶夫曾说,“当我写作电影剧本的时候,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银幕,就像是在剪辑台上。而我感觉到了它。我在用语言写作自己的影片”①Л.И.别洛娃、泽林:《论当代电影剧本的文学特性》,《世界电影》1990年第2期。。我们时常会听到某些编剧抱怨如今的电影拍摄并不按照自己写好的剧本进行,而导演临时更改剧本、增减剧情的现象也常常发生。虽然造成编导分歧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之一,便是编剧未能向导演提供视听可感的电影形象,而仅仅是一个文学思维创作下的文学形象。可见,优秀的剧本创作,不仅能够流畅地完成情节描述,同时还能提供大量丰富的可视信息,如环境的整体感觉、场景中有重要剧作作用的元素等环境景物的描写都是形成剧本“画面感”的基本途径,从而能使导演明确应该运用怎样的视听语言或该如何进行镜头衔接,以确保文字描述能够顺利转化为影像表达。

当然,“镜头化语言”的运用并不意味着剧作者要把拍摄过程中镜头里的所有东西都毫无疏漏、细致精确地表现出来。在从剧本到电影的转换中,电影导演、摄影以及后期特效团队都有很大的能动创作空间。像阿伦·雷乃在《广岛之恋》中几乎原封不动地把玛格丽塔·杜拉斯剧作中精确的描写保留下来的情况,只是诸多优秀电影作品中的一个类型。正如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其《电影杂谈》中所说,写剧本“用一开始就写出镜头要点(指执笔之前预先设计好从第一个镜头到最后一个镜头的要点,然后根据这些要点写出剧本)的办法来创作,是很可笑的。人非神仙,怎么可能要求他一直看到最后一个镜头?!当然,剧情的大致发展那是应该思考的;但是,每个镜头都要预先想好,记下要点,则是不可想象的”②黑泽明、陈笃忱:《电影杂谈》,《电影艺术译丛》1981年第1期。。

(二)情节主题与主题思想的内在统一

对于剧作者来说,剧本主题犹如创作过程中的方向和指南,它从创作之初便决定了一部影片的节奏基调,主题的确定是作品节奏风格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剧作者们关于剧作主题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多数苏联、欧洲的电影剧作强调剧中主人公所带有的一定目的性,即通过剧本中所描述的社会生活、塑造的艺术形象而传达出来的贯穿全剧的基本思想,因而剧作要尽可能传达深刻的思想内涵。而美国编剧悉德·菲尔德则认为,“当我们谈论电影剧本的主题时,我们实际谈的是剧本中的动作和人物”。然而,这两种观点并不截然对立,反而是共通共建的关系。实际上,它们分别侧重了剧作主题的两个不同方面。由此,我们可以将电影剧本创作分为主体思想和情节呈现两个方面。情节呈现是为了表现主题思想而建构自身脉络,主题思想也只有通过情节呈现中的人物形象和动作才能得以传达,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电影的剧作内容与结构。

从世界电影剧作范围来看,与一般经典叙事电影和先锋实验电影相对应,电影艺术形式又分为情节性电影和“去情节性电影”两大阵营,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相对兼容并蓄的中间地带:第一类是情节主题较为突出的,擅于运用电影造型手法叙述故事情节,着重强调影片构图、光线、色彩、摄影技巧的剧作类型。这类剧本的事件情节密度大,相应产生的情节节奏流畅而迅捷,呈现出跳跃和紧张的叙事节奏。此类电影的代表作有影片《邦妮和克莱德》、《毕业生》、《卡萨布兰卡》等;第二类则是打破传统的电影叙事格局,追求艺术家、剧作家个性的释放或表现心灵真实的剧作类型。代表性的影片是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野草莓》、《第七封印》等,该类电影往往与世界范围内的作者电影运动密不可分,与电影作者个人化书写的自由甚至狂放密切相连,表征为“去情节化”和凸显心理意识、情绪表达的特点;第三类形态是力求兼顾情节与主题思想,打造视听享受与内涵熏陶双重美感的剧作类型,即剧作在探讨画面造型叙事的同时,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在这类影片当中,情节节奏与影片人物情绪节奏和谐共生,从而使影片能够在对人物形象、情节脉络、情感线索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建立起强烈的节奏感,进而唤起观众对电影故事节奏的强烈共鸣,产生心理认同。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情节主题与主题思想实现内在完美统一的很好的例子。从情节主题来看,影片描述的是二战中,八个美军士兵奉命深入战场寻找生死未卜的士兵瑞恩的故事。情节主线虽然单一,但却包含了多个深刻的主题思想:战争与人性、军人的英勇无畏、国家利益与个人命运等。剧中每一次战场上的激烈交锋都紧紧牵动着观众的神经,战争的无情、人性的残酷无不赤裸裸地展现在观众眼前,同时,人们也为士兵们英勇无畏的营救行为所感动着。

(三)把握观众的生理和心理节奏

生理节奏是由人的大脑所操控形成的。人体本能的有规律的呼气、吸气以及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反应和调节机制的运作就会形成生理节奏。生理节奏的形成过程基本可以看作是一次被动接受的反应过程,它是一种本能回应而不具备理性分析的过程。首先,当外部刺激作用于人体时,人体的感觉器官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并将其转变为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行进到大脑,从而初步形成对各种视觉信号的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大脑发出的另一组运动神经冲动会传递到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接受到刺激便会引导人们做出相应的行为活动。因此,在生理节奏形成的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在进行相互的配合、调节,有规律地起伏流转。当我们在观赏一部影视作品的时候,银幕上出现的视觉画面有时会令我们紧张得瞳孔放大、心跳加速、呼吸窒息,有时候令我们兴奋得手舞足蹈、喜笑颜开,有时又会让我们不禁难过的流下眼泪,所有这些无意识状态下发生的生理反应,都是由于我们接收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后神经反射而形成的本能行为。

此外,生理节奏的产生还与人们日常观察事物的行为习惯有关。人们生活当中观察事物,通常是有次序地观看,但它并非是连续性地,而是移动地、跳跃式地、连贯地观看。当我们的视线本能地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的时候,我们习惯以眨眼的方式完成注意力的转换,有时还会同时伴有转身、摇头等肢体动作。由于视觉对象吸引力程度的不同以及观赏者主观心态的不同,会造成眨眼频率、转移速度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都会对生理节奏的变化产生影响。电影观赏的视觉注意行为与小说、美术展等其它艺术形式的欣赏行为有所不同,人们通常处于相对封闭的特定环境空间之内,这种观赏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迫使人们的注意力别无选择地集中于银幕之上,感觉器官受到各种应接不暇的视觉形象的冲击,从而排除了大部分的可能分散人们视觉注意力的因素。因此,由视觉注意产生的生理节奏,主要是对银幕影像运动的物理节奏的反应,是一种对物质形态变化生成感觉的视觉生理节奏。

此外,我们看电影通常会有这样的经验:有的影片虽然时长较长,但播放结束后观众会感觉比预计的播放时间要短,而且仍有意犹未尽之感,脑海中久久浮现剧中角色的形象;有的影片虽然时长不长,却无法燃起人们的观影热情,导致观众犯困或在观影过程中有观众提前离场。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情况发生呢?在观众心理观影时间和电影叙事时间以及影片放映时间之间有机弥合的秘诀是什么?究其原因,我们需要从电影节奏同观众心理节奏的关系角度进行探讨。

电影的观赏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当观众买票进场后,要在一百分钟左右的时间里集中接收影片各个创作环节共同打造的节奏信息,如情节的叙事节奏、镜头的运动节奏、画面的色彩光线节奏、演员的表演节奏等,这便决定了观众对于电影节奏所具有的特殊敏感性。因此,电影节奏是因观众的艺术需求而生的,最终也要为观众审美标准所检验。当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审美对象所产生的“客观节奏”会作用于人的“心理节奏”,只有当“客观节奏”与“心理节奏”相符合,即二者处于同步状态的时候,人们才会有身心愉悦之感,实现共鸣体验,进而产生美感。这就要求剧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充分考虑观众的心理节奏需求,情节的设置安排和总体节奏构思从观众的视角出发,使剧作节奏与观众心理节奏相契合,由此产生具有节奏美感的作品。

把握观众的心理节奏,最重要的是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任何艺术作品要产生效果,都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为前提,电影剧作也同样如此。电影银幕与观众的眼睛直接相对,视觉看到的东西经过神经纤维反应到大脑皮层进行筛选,进而激发人们的情感,感觉活动与心理活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看电影时,每一次镜头的转换或高潮的叠起都会引发观众注意力程度的提升。而要使这种注意力保持稳定,难度则很大。当我们逐一看清镜头内人物形象、所处环境和事件进展之后,注意力便会下降。如果此时仍没有新的兴奋点出现,观众或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心理节奏就无法与电影节奏实现同步。而如果在注意力下降的时间点正好切换到下一个场景镜头,那么注意力又会随之集中。以此运动变换,使观众被影片牢牢吸引,引起情绪上的共鸣,获得节奏上的美感。

综观近几年国内的电影创作成果,电影剧作的质量仍有待切实提高。在高质量剧本依然显得贫乏甚至荒芜的背景下,有电影编剧人才培育、剧本市场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原因,更有电影剧作创作方法和手段的继续提高的现实。电影内容层面的提高与电影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剧本创作跟不上电影事业发展的脚步,严重妨碍了我国电影产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此时回归电影剧作的节奏问题讨论,就具备了积极的现实意义。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和受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唯一不变的却是电影质量的锤炼与提升。在当下以及未来,故事的讲述及其视听转化都是电影的永恒命题。从这一点出发,电影剧作节奏的重要性更不应被忽视。

(责任编辑:陆影)

J905

A

1003-4145[2015]01-0184-04

猜你喜欢
电影剧本剧作节奏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论罗周剧作的情感与形式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剧作法可以模仿,但有一样东西学不来!
电影剧本创作的艺术性分析
2018夏衍杯优秀电影剧本征集启事发布
YOUNG·节奏
“张爱玲电影”
萨特的电影剧本创作与改编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