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近代中国社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2015-04-02 03:14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式学堂

马 艾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750021)

社团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直接产物。近代化是社会动态的变迁过程。鸦片战争之前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几乎是静态的、凝固的状态,明清时期更是登峰造极。清朝严禁政治性的结社集会,主要原因在于吸取明朝灭亡的经验,即明末政局动荡的根源之一——士林结社,干预朝政,党争激烈。如顺治九年曾下令“诸生不许纠党多人,立盟结社,把持官府,武断乡曲。”顺治十七年,由礼科给事中杨雍建的启奏,复有禁止社盟的上谕,“士习不端,结订社盟,把持衙门,关说公事,相煽成风,深为可恶,著严行禁止,以后再有这等的事,各该学臣即行革黜参奏。如学臣隐徇,事发一体治罪。”①张玉法:《清季的立宪团体》,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1年版,第149-150页。禁令一出,士人大都转为秘密会社,且多只是以文会友,不问国事,远离时政。此后至清末的中国社会如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可言。

但是,社会的发展并未如清王朝统治者的意愿与想象,西方的坚船利炮还是轰开了中国的大门,震醒了沉睡的国人。即使是顽冥不化的古老中国也不例外。在“西力东侵”与“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古老的中国极不情愿地被轰出了中世纪,进入了动态的、急速的新陈代谢中。悠久而顽固的中国文化传统也被卷入近代化的洪流之中,虽然在不断地被近代化的启蒙运动所批判,但欲摧毁古老中国的传统实非易事。《马关条约》的签订,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救亡图存”成为此后国人一致的奋斗目标。清末,一批政治嗅觉敏锐的经生儒士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近代启蒙运动的先导者。他们掀起的启蒙运动,不仅是社会政治变革的理论先导,近代化的精神催化剂,而且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启蒙是对传统的否定,是任何民族走出中世纪、步入近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环节。

1895年“公车上书”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发起组织了“强学会”、“南学会”等社团,重扬士人关注国事之风。此后,以自强救国为宗旨的各类组织相继出现,以报刊为阵营,宣传进步思想。维新派的宣传与组织活动,以及此后开明士绅的民间结社,是推动新式社团大量涌现的重要原因。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完成,也更刺激了先知先觉者的觉醒。民主革命思想开始广泛传播。民间团体不但数量增多,类型也由单一的政治组织发展为多种功能的团体。各类新式社团的出现,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关系正在重新分化组合。随着西方器物伴随着思想文化的东来,中国国内社会分工细化,社会群体分层日益明确是历史的必然。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有所不同,必定希望有渠道表达和维护其共同意愿,社团便承担了这一历史使命。不同群体进化出来的新式组织按照新的社会要求进一步走向聚合,不断扩大社会地位与影响,逐渐置喙于地方和国家事务。在国家近代化进程中,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联系的纽带已不再是古典式的血缘、宗法和地缘,近代新式社团已经逐渐取而代之。

除社会变化的一般推动力量外,直接促进近代中国社团兴起的力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清末新政”与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起于隋代的科举,是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的否定物,对隋唐以后的中国社会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自明代以后,八股大盛,使得本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读书人变成“不知汉祖唐宗为何物,更无论地球各国矣。”科举取士之弊端暴露无遗,遭到先进知识者的批判。

以康有为为首的举子于1895年进行“公车上书”,要求改革科举。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数篇文章,如《论科举》、《西学书目表》、《学校总论》等,希望能自上而下的改革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其中反映的思想在当时实在可谓振聋发聩,如“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①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源之害》,《中国近代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梁启超对明清时期科举选拔的所谓“士人”已是绝望至极,道:“以国事民事托于此辈之手,欲其不亡,岂可得乎?况士也者,又农工商贾妇孺之所瞻仰而则效者也。士既如是,则举国之民从而化之。民之愚,国之弱,则由于此。”②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页。1901年,清政府开始对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进行改革,以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作为乡会试的命题,并且不准再用八股文程式。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终于走到了末路尽头,代之而起的是新式学堂的兴起。从此,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再也不是科举考试的结果,而是对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文化了解的程度。所以留学教育开始倍受重视,留学归来的学子也成为新式知识群体的急先锋和近代中国社会重要的栋梁之才。

(二)新式学堂的兴起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一大批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较早的、影响较大的新式学堂,诸如康有为等创办的“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倡导新学。在变法改革期间,将书院改为学堂,兼授西学与中学。各类旧式学堂都逐渐改为新式学堂,并设立京师大学堂。新式学堂在办学方式、办学主体、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形式、管理机制等方面与传统的旧式学堂差异甚大。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开始意识到,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对于近代中国之重要和紧迫,所以开始着手改革各级学堂的课程设置。小学堂不再是以熟读四书五经为其要领,而是开设了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手工课;中学堂开设了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法制、理财、图画等课程;高等学堂课程设置不一,但以外国语、法学、理财学、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地质、矿物、动物、植物等为主要课程;这一时期的大学堂,学科分为八类,如经学科、政法科、文学科、医学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等。除此之外,还专门设立了实业学堂,艺徒学堂等直接教授农、工、商及商船等专业知识技能的学校,以图尽快培养出新式的实用型人才。此外,为了培养出能够胜任教授新学的新式教师,设置了各类师范学堂,分初优两等,初等师范学堂以高等小学堂毕业学生为主要招收对象,培养出的学生多为高、初等小学堂的教员。优等师范学堂以初等师范学堂和普通中学堂毕业学生为主要招收对象,还有诸如本省举贡生亦可进入优等师范学堂,培养出的学生多分赴各地承担初等师范学堂与中学堂的教员。另设实业教员讲习所,以培养实业学堂,艺徒学堂的教员为主旨。

在新式学堂兴起的同时,新式学制也逐步建立。新式学堂的建立与自上而下教育体制的统一完善并非朝夕之事。清廷颁布兴学诏书后不久,各地督抚学政就忙于新式学堂的兴办,新学堂建立后,亟需统一的学制进行管理。从1902年至1904年,清廷先后两次公布了由张百熙等人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程》,后者得以在全国实行。《奏定学堂章程》的定制非常完善,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译学堂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各学堂管理规则》等等,制定了完备的新式学制,对各等各类学堂的招生、课程、考试、就业等都做了详尽的规定,为各级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三)国民意识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造就了国人对近代意义上“国家”、“民族”、“国民”概念的理解。梁启超道:“人群之初级也,有部民而无国民。由部民而进为国民,此文野所由分也。部民与国民之异安在?曰:群族而居,自成风俗者,谓之部民。有国家思想,能自布政治者,谓之国民。天下未有无国民而可以成国者也。”“国家思想者何?一曰:对一身而知有国家,二曰:对于朝廷而知有国家,三曰:对于外族而知有国家,四曰:对于世界而知有国家。”①梁启超:《论国家思想》,见郑振铎:《晚清文选》(卷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国族之强弱在于民,欲救国必先启迪民智,欲开启民智必先使之产生国民思想,即名噪一时并影响深远的新民学说。关于民族思想,梁任公说:“何谓民族意识?谓他而自觉为我。”并举例说:“‘彼,日本人;我,中国人’。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概念浮乎脑际者,此人即中华民族之一员也。”②梁启超:《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饮冰室专集之四十二》,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1-2页。这是最浅显而又深刻的民族认同与别异的意识。在开启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之基础上,梁启超又进一步疾呼:“今之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欲用绅士,必先教绅士,教之惟何?惟一归之于学会而已”;③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3-555页。“今欲振中国,在广人才;欲广人才,在兴学会”。④梁启超:《论学会》,《梁启超全集》(第一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可见,梁任公认为欲强国必先强民,欲强民必先立团体,而团体的建立又以学会为先。所以,以学会的建立为先导,各类社会团体不断出现,为科举制度废除后,仕子表达政治见地和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机遇与舞台。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于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在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的演说中,孙中山先生说:“凡属蒙、藏、青海、回疆同胞,在昔之受压制于一部者,今皆得为国家主体,皆得为共和国之主人翁,即皆能取得国家参政权。”⑤《在北京蒙藏统一政治改良会欢迎会的演说》,《孙中山全集》卷2,第430页。可见,孙中山所要建立的中华民国,是包括中国境内所有少数民族在内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社会结构的裂变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在这种历史潮流的推动下,非资本主义国家或社会的社会结构转变是大势所趋且不可避免。“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外,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如职业结构,“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灵光。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再如家庭结构,“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中国古代社会以高度统一的集权政治、封建经济和意识形态,将传统社会划分为“四民社会”,即“士、农、工、商”金字塔状的社会等级结构。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撞击与变化,使得整个社会内部结构发生剧烈分化,主要表现在:士绅群体分化,出现了士阶层之外的职业群体;官商界限模糊,出现官商一体现象和人物;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起成为新式知识分子产生的条件。古典的传统社会即将走向没落,旧的时代即将逝去,旧的社会结构必然走向解体,人们将为新的社会结构和新时代的到来而不断探索。

近代化是一种社会结构性变化,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就是经济结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在这种经济条件下,树立起来的肯定是人所共知的、古典的、中国式的政治和文化形态。到近代,全新的生产方式、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产生后,必然会派生出新的政治和文化要求。这是中国近代所有新事物和新运动产生的客观基础。19世纪后半叶,世界资本主义在华展开的过程中,中国特有的社会结构对这种趋势有强大的抵制作用。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政治和思想的回应也就具备了近代特点,维新思想为其代表。维新运动以社会变革为主题,而社会变革的过程也是社会结构裂变的过程。因此,社会结构的裂变是历史的必然,也为近代社团提供了孕育发展的温床。

猜你喜欢
新式学堂
新式汽车
甘露/新式婚爱珠宝《爱will》放大你身上的幸福光芒
Cartoons
漫学堂
清末民初中国新式知识分子群的形成及特点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解放战争中以诉苦会为中心的新式整军运动
简析新式整军运动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