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易费用角度探讨中国企业如何提高经济绩效

2015-04-02 03:14刁海璨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交易成本契约费用

刁海璨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 100081)

一、交易费用理论

从新古典经济学发展到新制度经济学,一个很突出的理论特点就是引入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交易费用一词是科斯在其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的,他指出,人们为了执行一项市场交易,需要进行谈判、拟定契约、实施监督来保证契约的条款得以履行,而这些事前的工作所花费的代价就是交易费用。在科斯之后,威廉姆斯也对于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他认为交易费用可以根据事前和事后区别开来。事前的交易费用是指由于将来的情况不确定,需要事先规定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事项的花费;事后的交易费用是指交易双方为了保持长期交易关系、中途变更交易事项,以及由于取消交易协议而需支付的损失等等。而且,他也提出了专用性资产理论,强调“沉没成本”在企业运行中的意义。此外,中国的张五常学者也就交易费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没有权利界定或者权利界定不明确的时候,就会产生租值的消散,也就是交易费用。

二、企业交易费用分析

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而从现代经济学理论上讲,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能够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因此作为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和市场本身就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和补充的工具。经济学上为了使资源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便形成了市场,市场能够利用其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合理分配资源。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性,导致交易的不确定性和投机行为,为了通过协商找到有效率的交易,就要确立具体的交换条件或者法律保障。因此商品交换之间签订契约、进行品质考核、运用价格机制都是要花费一定费用的,而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便有了企业这一市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和行为主体。企业作为一种治理结构,其交易成本与市场治理的交易成本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科斯就曾指出,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当企业存在了之后,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与企业内部同他一起合作的其他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契约的数目大大减少,即一系列市场的短期契约被一个长期的契约所替代。这样就简化了交易过程,减少了流通费用。

但是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虽然只是签订一个长期契约,其本身也存在着交易费用。比如组织成本等。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包括企业获取信息、协调激励等活动所发生的成本,是与直接生产活动无关的间接成本。因此为了提高企业运作的水平,就要节约内部交易成本。

三、中国企业交易费用高的原因分析

我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等便宜的生产要素作为竞争力,在与其他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一)上昂的生产成本

现如今我国国内经济结构面临调整升级,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节能减排等问题也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成本瓶颈,中国企业的利润在走低。在走低的利润中,交易费用的增加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中,他们的社会只需要提前建立一个市场规则制度,在支付了这笔公共的成本后,各企业单位只需要彼此建立契约去交易就可以了,其余需要花费的成本就非常小。

(二)关系经济的路径依赖

相比于发达国家建立在契约经济基础上、依靠公平持久的制度安排形成的市场交易,我国的企业在关系、人情世故基础上形成的交易所花费的边际成本更大。首先,人们依赖于所建立的关系网去进行交易,而为了保持竞争性,使这个关系只为自己所用,就会尽可能把关系隐蔽起来。然后再做下一笔交易时也是同样的方法。这种交易虽然不需要前期的制度安排花费大量费用,但是边际成本时非常高的。其次,关系经济本身就没有契约经济来的牢靠,人们之间的关系链并不十分牢靠。人们在寻找交易对象时,也会耗费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费用加总也是金额庞大的。

(三)专用性资产比重大

专用性资产是指,只有当某种资产和某项特殊的用途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种资产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它的价值基本上体现不出来。我国企业对于资产量的关注超过了质,只看到了资产的可用性,而忽略了其并不通用的特征,导致了诸多浪费和低效。

四、如何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绩效

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高交易费用已经开始制约其市场竞争力 ,造成了企业利润下降,增产不增收。为了增加利润,提高经济绩效,最直接的途径就是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由于交易费用本身就是间接费用,其衡量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可以采用调整与其紧密相关的内容的方法,比如改善制度、加强合作等。

(一)在市场交易中形成一种简洁高效的制度

如果人们在从事交易时耗费了大量时间,或者是花费了大量金钱,那么他的交易成本就非常高。如果能够在交易之前形成一种制度机制,使得人们的交易活动不再耗时耗力,那么它就能起到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打个比方说,中国比较常见的行政审批,由于在审批过程中经常手续繁多、步骤复杂,很多行为人都通过找关系的方法来解决,这个支出也是算在交易费用里的。后来中国逐渐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步骤,廉洁高效,既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也方便了企业交易。

(二)加强合作,强强联合

一是加强横向并购。一些同类型的小企业往往在市场中会进行合作以求生存,互相交流生产、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减少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出现;不仅如此,旗鼓相当的强企业之间也会互相合并,强强联合。要格外注意人员和机构的协调统一。

二是推进纵向一体化。产业经济学中有一概念叫做纵向一体化,即是指企业沿着产业链在前后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它包括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一个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组织或者联盟的方式跟其上下游企业进行合作,这样既可以减少流通费用,也会省去很多买方和卖方的沟通环节。

(三)提高资产的专有性

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因此不能再一味只关注物质资本,而是应该开始关注人力资本的作用,即专有性资产(尤其是企业家才能)对组织剩余分配中谈判力的影响。这种人力的才能是通用性的,不会因为变换了场所或者地域就会失灵。因此提供资产的专有性会使企业的运行更加高效和低耗。

[1]科斯、诺斯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姚小涛,席酉民.对企业性质的再认识:超越交易费用标准[J].经济学家,2000(03).

[3]夏正容.中国企业交易成本过高分析及解决之道[J],国际商务研究,2006(03).

[4]卜海涛.从物流视角探讨如何降低企业交易成本[J],经济研究参考,2013(23).

猜你喜欢
交易成本契约费用
一纸契约保权益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试论工程采购合同谈判中的交易成本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