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时世》中人物的心理状态发展解析

2015-04-02 03:14李丽英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西斯马戏团汤姆

李丽英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外国语学系014040)

笔者通过使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方法,将《艰难时世》中的代表人物分为本我代表、自我代表以及超我代表,通过对其心理状态的全面解析,试图为广大读者展示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社会中大众人格受到扭曲与异化的社会问题。

一、利用本我的分析方法对汤姆心理状态发展进行探讨

依照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就是潜藏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它不受理智,完全与人的本能相关,在《艰难时世》中,本我的集中体现有两个角色,他们分别是汤姆和詹姆斯,在这两个人的心理状态发展历程中,本我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在这样的意识主导下,行为人的任何举动都完全不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他们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想法,丝毫不会换位思考,他们的一切决定完全就是随心所欲地进行,并没有基本的理性思考,因此他们的行为基本上都是以满足自我欲望而进行的,其中不乏会出现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做法,轻则受到旁人的指责与良心发现后的无限愧疚,重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汤姆变成了这种心理的典型代表。

汤姆这个角色在进行一切社会活动是完全依照本我意愿进行,他对所谓的道德完全深恶痛绝,希望拥有绝对的自由,无拘无束,这直接是因为父亲自由便对其进行功利主义教育有着十分明显的关系。在父亲偏执化的教育过程中,汤姆的童年完全没有基本的快乐和自由,他所接受的完全是苦涩的数字以及事实,没有一点色彩,孩子的本我受到了完全的压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汤姆的本我丧失了,相反,在外部坚不可摧的压制下,汤姆内心深处的本我反而愈加强烈。他会利用一切机会追寻快乐。在《艰难时世》一书中,汤姆和姐姐路易莎偷偷跑出去看马戏团表演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们不需要有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要寻找快乐。汤姆对快乐的追求似乎到达了疯狂的地步,他可以为了换取自己的自由,鼓动自己的姐姐嫁给一个垂垂老矣的银行家,他可以毫无顾忌的参与到各种赌博和酗酒活动中,他为了获得金钱甚至不惜盗窃银行,更加令人鄙视的是,他为了逃脱责任,还设计将罪名嫁祸给斯蒂芬。这种已经完全超越了社会底线的行为最终会受到社会的制裁,在故事的结尾,汤姆不得不外逃,这样的下场未尝不是对其应有的惩罚。

二、利用自我的分析方法对西斯与史里锐心理状态发展进行探讨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自我”指的是在部分意识的参与下,行为主体对现实世界各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自我不同于完全依照本能的本我,也与完全理性的超我有着本质区别,它属于两之间的平衡。能够依照现实情况,恰当的处理个人欲望与理性世界的关系,是行为主体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得以安身立命的重要手段。在《艰难时世》中,自我的典型代表便是西斯以及史里锐。

西斯在本部作品中属于典型的实现“本我”的代表,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与选择,最终实现了个人与理想的完美统一,因此他的生活十分美满,安宁且令人羡慕。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维多利亚时代完美的女性代表。西斯最突出的本我特征,便是她在运用感性思维面对世界的时候,敢于直面功利思想下的“事实哲学”,并通过慎重的思考确定了自己应当有的做法。在《艰难时世》一书中,西斯最大的困扰便是在两个选择之间权衡。加入坚持呆在马戏团里表演,那么她将失去读书学习的机会,这是她一直梦想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到葛擂硬家继续深造,但她必须告别快乐的生活方式。这使得西斯左右为难,在本我的引导下,她知道必须寻找自己的父亲,或者呆在马戏团,等待有一天父亲会回来。除此之外,马戏团的生活还是十分让她留恋的。然而她的理智,即功利思想下的超我,却告诉她应当将学习作为重点,这也是她父亲对她的希望。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西斯找到了最为理想的解决方法:他选择了一定程度的妥协,也就是答应住在葛擂硬家中,以便于可以进行继续的学习;然而她又没有完全的妥协,她坚持要留着九合油的瓶子,这是她坚持自我的一个底线,她一直很敬爱自己的父亲,坚信有一天父亲回来,她还要尽一个女儿的本分,为父亲擦拭九合油。西斯生活在葛擂硬家中,与家庭氛围冰冷、无人性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对比,她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积极地感化“超人”葛擂硬、面对葛擂硬太太的抱怨和辛酸能够进行善意的安慰、路易莎遇到困难她据理力争,最终收容了她,面对汤姆的堕落西斯积极地感化,她简直就是上帝赐给这个家庭的天使。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西斯绝对不会将自己的命运置于无法掌控的地步,她也不会简单的一切事情只听从内心情感上的想法,他会在综合权衡下,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过上舒心的生活。马戏团的老板史里锐也是一个能够创造美好生活的角色,通常会被文学评论家认为是自我的代表。然而,通过本书的全面分析可以发现并不是这样的,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在工业革命被全面推进的焦煤镇,人们的生活笼罩在烟雾缭绕的大气污染下,感情被深深禁锢了起来,他们找不到可以宣泄的地方,这是工业化给社会带来的一种病态,整个社会冷漠、没有生气,然而在马戏团,一切都不一样了,在这里人们可以敞开心扉,马戏团就像一个温暖的家庭,人们相互关爱,内心与社会得到了融合与协调,完全与日常生活中严严实实的包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马戏团老板的努力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是幸福、愉快的,

三、利用超我的分析方法对葛擂硬和庞得贝心理状态发展进行探讨

葛擂硬以及庞得贝是本书中超我的典型代表。这两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着人人艳羡的地位和权威,他们的目的便是用自己的想法改造社会,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超我有两大部分构成。即自我理想以及良心。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福利事业的支持、对宗教信仰以及参与各种公益活动都是超我的表现,而人们不断的谋求精神层次的提高,也是超我的表现。超我更加注重理智本身,与人类自身的情感是有着一定区别的,它是情感的升华。

在小说中葛擂硬是一个标准的“超我”代表,作为焦煤镇的议员,他处理所有的事情,全部用数字和所谓的事实进行运算,不加以丝毫的感情处理,葛擂硬有一句名言,代表了他的做事原则:“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每一次决定都应当理所当然的看做是与经济活动十分相似的隔着柜台的现金买卖关系。”他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面对年幼的子女教育问题上,他一心只教导儿女学会用数字和事实进行选择,甚至对于女儿的婚姻,他也“理智”的进行算计,造成了女儿一生的悲剧。相比之下,庞德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位自始至终就基本上没有体现出一丁点感情活动的工业实干家,为了自己的事业,对于人类基本的爱情与亲情嗤之以鼻,对于工厂发展有利的事情,他会奋不顾身的进行一切努力、争取。而面对工人,他没有丝毫的关心,他一直都是以绝对统治者的身份出现的。他的目的便是进行监督以及管理,对此有异议的一切人都要进行惩罚,这样一个极端功利的代表最后落了众叛亲离的结局。

[1]汪凡凡.评析《艰难时世》中的工业文明[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9):81-82.

[2]汪凡凡.解读《艰难时世》中的人道主义思想[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08):20-22.

[3]海燕飞.浅析狄更斯小说思想中对现实的批判和人性的探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06):75-76.

猜你喜欢
西斯马戏团汤姆
好儿马戏团
讲礼貌马戏团
贪吃的汤姆
纪念玲玲马戏团
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