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国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问题

2015-04-02 03:14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徐 森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 淄博255400)

一、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一)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内涵。廉政概念自古有之,“廉”即廉洁,“政”即国家政权机关及其公务活动。其本来的涵义与“廉正”相同,形容人的个性品格刚直、方正。《辞海》对于廉政含义解释为“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但从政治角度探讨廉政,“廉”为官德,“政”者“正”也,其意思就是清正廉明,即“廉洁的政治”。国企廉政建设是塑造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行为清廉的制度建设,是指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履职、社会活动洁净,行为规范端正的政治状态。国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是中国古代优秀廉政传统、党的优良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廉政观的统一,是党和国家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党的廉政制度、观念、行为、文化等内容构成,并受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等。

(二)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特点。政治性强。国有企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当作政治责任,放在突出位置狠抓不放;目标明确。廉政建设针对国企而言,就是以企业党员领导干部为主要对象而展开的一种政务活动,目的是保证企业权力运作中的规范和纯洁,制约监督权力是国企廉政建设的核心问题;关注程度高。国有企业特殊的地位备受社会关注,不仅要发挥好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领导作用,更应该成为其他各类企业经营的楷模,成为整个社会道德的典范,依法进行。廉政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紧密相关,严格依据法律程序展开反腐败斗争,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法制性;功效渐进。由于国企特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影响,加之新时期反腐倡廉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国企廉政建设是发展的曲折性与功效渐进性相统一,总体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二、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一)对监管工作认识有偏见。部分企业领导干部对监管重视不够,认为会束缚经营者手脚,查出案子会搞垮了企业。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找出路、拓市场、要效益。只要经济搞上去了,党风廉政建设自然就好了,把监管视为附属品。认为企业生产经营是硬指标,党风廉政建设是软任务,在实际操作中抓硬放软。

(二)廉政建设制度执行力不足。部分企业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认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主要是党委、纪委的事,行政“一把手”忙于生产经营,主管工作压力大,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不力。致使党风廉政建设与生产经营之间形成了“隔离带”,“谁分管、谁负责”的“一岗双责”制度难落实。

(三)廉政建设监督渠道不畅通。部分企业存在监督机制不完整,企业决策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一是监督约束流于形式;二是有效监督难形成;三是“暗箱操作”不好监督;职工无法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和监督。

三、加强国企党员干部廉政建设的对策及思路

(一)增强企业廉政建设创新意识,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注重思想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思想教育是基础。根据不同对象和重点领域,抓好重点教育。重点对象重点抓,重点领域重点抓,同时要从思想认识本源上端正党员干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断增强党员干部自身的免疫力。

2.注重启动内因,强基固本。首先要坚持把选好、用好干部作为国企廉政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干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的多方位考量,使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干部进入领导岗位。

3.强化公权意识,严防公权的“私有化”“资本化”和“商品化”。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性质,产权关系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手中的权力,要树立公权意识。权力是把“双刃剑”,只能用来为职工谋福祉,为企业谋发展,为社会尽责任。

(二)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努力从源头防治腐败

1.进一步完善廉政规章制度。完善廉政建设工作机制,财务监管机制,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考评制度,积极探索治理腐败的新办法、新举措,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方针、政策体现到企业的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财务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中去;体现到原材料采购、设备供应、产品销售、工程维修和对外承包之中;创新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机制体制。

2.提高廉政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那些不自觉、故意违反制度规定的,要严格执法执纪,严肃查处,以维护制度法规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切实杜绝有职责无意识,有制度无落实情况的发生。以制度保廉,重在规范有序,对权力本身进行淡化、分解与交叉管理,使权力有制约、有节制;使党员干部由不敢腐败到不能腐败,确保制度的有力执行。

3.廉政建设要制约和激励相统一。预防国企干部腐败,在加强有效监督制约的同时,还应在约束激励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搞好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还要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确保责任考核到位,形成落实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激励机制。

(三)廉政建设要惩防并举,综合治理,重在预防

1.积极推进监督工作创新,切实做到关口前移。强化监督是有效预防腐败的关键。要建立健全企业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把防治腐败的要求落实到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要加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特别是要对国企“三重一大”等重大决策部署进行全过程监督,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机会。

2.切实增强查办案件的能力。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始终是企业反腐倡廉的一项中心工作,必须加大力度;企业各级党委要把查案工作作为贯彻两手抓、两手硬的实际步骤,认真研究,具体部署。按照“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的方针,对敢于违纪作案的腐败分子严肃查处,惩一儆百。

3.加强理论创新,为国企廉政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企业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资委关于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围绕国企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力量开展重点课题的调查研究,为实现国企科学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四)培育廉政文化,为国企廉政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

1.切实加强家庭廉洁文化建设。以家庭为阵地,以倡导廉洁家风作为重要内容,对家庭成员进行长期的、广泛的、深入的廉洁教育,筑牢家庭反腐倡廉堤坝,是加强企业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举措。

2.切实加强厂区廉洁文化建设。在厂区廉洁文化建设上要突出企业特色,贴近企业实际,把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作为廉洁文化建设的主题,使廉洁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干部职工思想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

3.充分发挥社区廉洁文化在企业反腐倡廉中的教育引导作用。企业既是一个经济体,同时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加强职工社区廉洁亭廊、廉洁展览室、廉洁文化墙、廉洁橱窗等场所和阵地建设,做到廉洁文化上路面、上版面、上桌面、上台面、上网面、上墙面、上灯箱,营造浓郁的廉洁文化氛围,推进企业党员干部廉政建设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廉政党员干部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廉政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党员干部要姓“党”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