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背景下构建高效企业管理体制的策略研究

2015-04-02 03:14余少杰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监督者管理体制战略

余少杰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一、新形势背景下构建高效企业管理体制的意义

迈入新世纪之后,我国各企业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企业不得不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谋求新的发展,同时,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也导致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这种瞬息万变的竞争形式,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是许多企业要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只有构建起高效的管理体制,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使企业收获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而言,新形势背景下构建高效企业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是当代人类社会加速进步的杠杆。毫无疑问,人类社会要获得长治久安,必须依靠企业的顺利发展。而要将企业建设成现代化企业,要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最优化的资源配置。

2.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日本管理界一直认为管理与科技是促进企业有序发展的两个最重要的“轮子”。提高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节约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消耗,与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息息相关,但与高效的管理体制联系更为密切。

3.是企业生产经营好坏的决定因素。企业管理体制是否高效是直接影响企业人、财、物诸因素组织得科学不科学,利用得充分不充分的决定因素。国外发达国家有一种“三七分”的说法,即指一个企业的成败“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所以构建高效的管理体制刻不容缓。

二、新形势背景下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组织结构存在缺陷。从目前来看,我国不少企业的组织结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个人凌驾组织,组织资源无法有效开发。如今,虽然很多企业内部设置了各个机构部门,也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流程与制度,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以老板或者管理者的一己之见作为行动方向,组织运行形同虚设。由于企业的组织结构太过于笼统,具体职能不明显,对于工作内容与任务的划分,存在部门权责不清晰的问题,从而导致产生了划分含糊的地带,也影响企业各项工作的高效率运行。

2.企业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用人机制。如今,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普遍认可。的确,纵览世界上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无一例外地将人视作企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因素,正所谓“企无人则止”,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然而,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不少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用人机制。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不是很够,许多员工多年来难得参加一次正规专业培训;上级经理等领导层往往一年下来也得不到一次专业培训,其他一般员工接受培训的机会就更少了。

3.企业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所谓企业监督,主要是指监督者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通过对被监督者行为进行客观分析、评估,一般采取间接性的激励和约束措施来引导被监督者行为,将被监督者行为纳入监督者预期的轨道。有效的监督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很多企业尚没有意识到监督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企业的很多行为脱离了预期轨道,难以收获预期中的经济效益。

三、新形势背景下构建高效企业管理体制的策略

1.重视战略管理。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迅速向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一国企业面对全球企业的竞争,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更加复杂,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经营风险使企业把战略研究和战略管理置于管理的首要任务。所谓企业战略,是为企业未来发展而做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置身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必须重视战略管理,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核心竞争力。

首先,企业要重视战略分析,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对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其次,企业要加强战略选择与评价。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多个行之有效的战略计划,并从中选择一个最优化的方案促进企业的发展。再次,企业还要强化战略实施与控制,根据战略计划的要求,进行企业资源的配置和调整,以此确保战略方案的顺利实施。

2.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企业必须调整组织结构,以职务分析为中心整顿企业。首先,调整企业结构要遵循精简原则。所谓精简,就是要力求维持最少的部门。组织结构是由管理层次、部门结合而成的。组织结构要求精简,部门必须力求最少,但这是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为前提的。其次要遵循弹性原则。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毫无疑问,在一定时期内划分的部门并不是永久性的,其增设和撤销应随业务工作而定。再次要遵循任务平衡原则。企业各个部门的任务要尽量达到均衡状态,避免员工产生心理不平衡。实践证明,只有合理调整企业结构,才能将有限的人力资源配置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去。

3.建立优良的用人机制。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资源,人才具备能动性,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的21世纪,人才的作用更是凸显出来。企业要想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起优良的用人机制。

首先要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对员工年龄、知识、技能和绩效的分析。其次要正确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考虑可能的人员流失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技术革新、组织结构的变化、能够获得的财力资源等因素。再次,还要定期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增强员工的“含金量”,使他们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4.加强企业运营监督。企业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加强企业运营监督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监督,其监督内容主要涉及: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产成品产量、在制品和半成品产量;监督产品质量情况,包括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合格产品产量,废品率等;监督原材料采购和供应情况,包括原材料采购计划的执行进度,原材料储备和原材料质量等。其次,对企业产品销售活动进行监督,包括对产品销售进度的监督,包括产品销售量、销售价格、销售收入和库存量等;对产品促销行为的监督,包括广告、销售费用、市场研究、售后服务以及各种促销活动等。再次,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其监督内容主要涉及:对企业内各部门和员工执行财务纪律的监督;对企业流动资金周转情况的监督,包括应收款项、应付款项、银行存贷款和现金等项指标的监督;对企业投资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等。

四、结语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使得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较之以往有着显著的不同,迫使企业的管理思想、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都要与时俱进,谋求新的变革。诚然,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变,只有构建起高效的管理体制,才能以不变应万变,纵使风云变幻莫测,只要做到未雨绸缪,我国企业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为促进国民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长做出积极贡献!

猜你喜欢
监督者管理体制战略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监督过失犯“归因-归责”路径之厘定
让监督者接受监督——河北省石家庄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双评”工作
战略
战略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谁来监督监督者——德国检察官之监督与制衡刍议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