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5-04-02 03:14李成菊曾凡东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李成菊 曾凡东 黄 錾 彭 婷 何 敏

(湖南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常德415000)

一、引言

2010年12月14日,习近平在第十九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是高校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任务。当前要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适应高校改革发展建立健全高校党的各级组织,进一步明确党组织职责任务,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实现高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他指出,当前正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高校的中心任务,努力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在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中进一步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的浓厚氛围,使创先争优活动真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①谭浩:《习近平会见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代表并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12-14。党的十八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对包括高校学生党员在内的广大青年提出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的五点希望。②李志强:《教育部就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答问》,教育部网站2013-07-15。习近平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充分表明,在新的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员发展,培育优秀青年,已成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文以湖南某高校为例,对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系统性探索,并提出培育优秀大学生党员的对策,无疑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湖南某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本文对湖南某高校17个二级学院的党支部,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对调查结果进行归化处理,结果发现,这所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主要存在如下共性问题:

(一)对大学生入党动机摸底不足

通过对这所高校17个二级学院基础党组织和对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我们发现,7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把握,存在严重的摸底不足。负责学生党务工作的相关领导,平常对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或谈话,则十分少见。有的学院领导根本就没有深入学生群体、学生所在班级,学生所在宿舍,对学生入党动机进行深入调查。有的入党动机调查只是流于形式上的对入党申请书中的文字描述的初步查阅。这使得大学生到底入党是为了什么?或者说到底是为什么要入党等有关入党的真正动机的把握,存在严重不足。这也使得相当以偶部分入党动机不纯的大学生,开始混进党的队伍,成为影响优秀党员发展毒瘤,影响到党的先进模范形象的发挥。比如,有的学生入党,纯粹是为了大学毕业后,能够给自己工作带来便利。其结果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学生,通过各种关系和途径,甚至送礼,让人打招呼等手段,获取就业资本。

(二)大学生择优入党选拔标准不一

通过对这所高校17个二级学院基础党组织发展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标准的调查,结果发现,9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学习成绩好是发展党员的重要标准。80%以上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学生的平常思想政治表现比较重要。20%的基层党组织认为,学生科研能力高低是能否发展为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形成了典型的3条腿发展模式:即科研为主的学院,则以学生科研能力强度为发展党员的标准;教学为主的学院则以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程度为发展党员的重要标准;科研和教学双重性质的学院的学生党员发展标准则以科研+成绩为标准,进行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依据。

(三)基层组织分工不明,学生支部没有话语权

通过对这所高校17个二级学院进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查,结果发现,89%以上二级学院建立了学生党支部(除了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但是这些二级学院的党支部,还存在分工不明的情况。很多二级学院的党支部成员,既负责学生学籍管理工作,又负责教务教学工作,既负责办公室事务,又负责党务事务。有学院由负责分管学工的副书记负责学生党务发展工作,有的学院由二级学院的书记负责学生党务工作,甚至有的学院由学工办主任负责学生党务发展事宜。这种基层组织分工不明的情况,必然使得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效率低下,也影响了学生党员的质量。

(四)走上层路线争取入党的现象比较严重

通过对这所高校15个建有基层党支部的学院,进行学生党员咨询谈话,结果表明,很大一部分学生党员认为,只要和上层领导搞好关系,或者找到某个学院领导,尤其是找到相关校领导出面帮忙打招呼,入党就不是难题。这一点,在咨询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委员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证实。所以很多学生常常走上层路线,尽最大可能的争取机会入党。有的学院党支部委员还反映,在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领导突击性打招呼,指定XX同学是他的XX亲戚,希望得到照顾之类,这无形中造成了一些优秀大学生入党难的尴尬境遇。长此以往,基层学生党组织在校内的名誉与威信被大大削弱,

(五)学生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通过对这所高校15个二级学院学生党员发展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该校学生党员发展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性别结构不尽合理。据调查,该校党员80%为女性。这种性别发展上的不平衡性,必然使得学生党组织发展的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二是年级发展结构的失衡。该校文件明确规定,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集中发展党员,低年级少发展学生党员。这一现象必然导致这批在校时间短的高年级学生党员无法发挥效能,更无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影响其他学生。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仍旧和高校的“以就业或考研成功率为主”的导向有关。

(六)思想教育走形式,经费短缺,基层组织活动缺乏有效性

通过对这所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调查,结果表明,虽然该校抓入党前教育比较严格,基本上坚持每节党课清点人数,课后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但却忽视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后的继续教育,尤其是对高年级的学生党员来说,由于其进入实习或论文撰写答辩期,忙于找工作或考研复习,很少在校内活动,相关党员素质培训更是屈指可数,只是单纯开会,敷衍了事。在该校学生党组织活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该校学生党支部活动,一般由基层学生支部组织开展,但基层学生支部缺乏学校经费资助,再加上不具备开拓创新的精神,没有精力或没有能力对活动形式的有效性深入探索,开展的活动大多单一乏味,往往倾向于外出参观革命先烈,学习理论知识,甚至是民主生活会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无法深入开展,党支部活动严重缺乏时效性。①傅伟:《抓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途径研究》,《探索》2014年第3期。有的甚至连入党宣誓都以在外找工作为名,而不予参加,直接转正入党。

(七)择优入党缺失群众基础

通过对这所高校学生入党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在发展学生党员的过程中,85%以上的二级学院党支部没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学生党员的整个入党过程几乎是由党支部几个人说了算,没有深入校内,深入学生宿舍,进行细致调研,征求广大同学和老师的意见,这就使得择优入党的过程失去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更无法保证学生党员的质量。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策略

(一)增加经费投入,明确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职责

在党建工作中,要不断增加基层党组织的经费投入,认真落实建立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任务,足量配齐基层党组领导班子及成员,并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并形成校团委、校组织部、校学生工作处等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院级党组织贯彻落实的整体衔接机制。同时,细化明确其中的责任,切实做到全校、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生党建工作。对学生党支部给予高度赋权,并给予必要的活动经费资助。

(二)加强学生入党教育与继续教育,拓宽党员教育路径

在党建工作中,不但要抓学生入党教育,还要强化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使大学生在积极要求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共产主义信仰。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学生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探索学生党员服务同学、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方式,注重教育寓于服务,服务体现教育。开展学生党员承诺践诺、志愿服务活动,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推动学雷锋活动机制化、常态化,为学生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注重集中学习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学习和自我教育相结合,学生党员每年参加集体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16学时。以重大节庆日、重要活动、重要节点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运用读书讲座、主题报告、知识竞赛、学习标兵评选等教育载体,激发学生党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党员榜样的教育作用,通过选树先进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影响学生党员。

(三)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要深刻领会习近平的讲话精神,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构建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按照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学生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适度规模。巩固本科生“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格局,重视在研究生中发展党员,切实做好发展学生党员中的结构性工作,注重发展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入党。根据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现状和发展需要,研究制订发展学生党员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并报上一级党委审批。基层党支部要定期向学校党委报告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情况,学校党委每年就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向上级党委写出报告。建立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定期分析和指导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防止临毕业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现象。加强对出国(境)学生党员管理工作,完善出国(境)学生党员与党组织联系制度和组织关系管理制度。对不合格党员进行及时处置。

(四)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一方面要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建立相应的学习培训、组织发展、组织建设、考核评估程序及制度,以制度全面健全教育保证、质量保证、党员管理、党员监督机制,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具体标准,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党规党纪学习教育,并引导其投入实践之中,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改进思想作风;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党员具备群众意识和思维,科学发挥党外学生、教师的民主监督作用,克服个别学生走上层路线的机会主义。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