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2015-04-02 03:14郭文军
山东社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政治工作者网络时代政治

郭文军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黄河钻井总公司,山东东营257064)

目前企业青年员工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和观点,不循旧、不保守;受教育程度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较系统的知识体系。熟悉计算机操作,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较强;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增强,对社会、对企业的认识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在认知方式上更加注重直观、在价值取向上更加注重自我,在考虑企业需求,参与企业发展的同时,会很自然的考虑自身需要与价值。对于个人发展,希望企业能给予较多的锻炼机会,为自己的成长成才提供平台。但是,他们的社会经验较少,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情绪化倾向较为严重,缺乏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历练,接受领导和专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逐渐完善自己独立的人格品格,进而树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制订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网络时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的特点

一是信息传播的更快,信息共享程度高。由于信息储存形式及数据结构具有开放性、即时性、通用性和标准化的特点,它在网络信息环境下,时间和空间范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和扩展,青年员工可以毫无门槛、低成本、快速地浏览所需信息,二是内容丰富,覆盖面广。网络信息资源几乎是无所不包,形式也更加多样,完全打破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世界各国不同文化和理念也唾手可得,青年员工可以任意获得自己想获取的信息;三是网络交流具有平等性。全世界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制造者、传播者和交流者,对某一信息可以选择看与不看。青年员工亦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分享自己心情的平台,无论对政治新闻、社会杂谈还是娱乐八卦,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沟通交流。

(二)网络时代对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的影响

一是随着网络信息的激增,青年员工独立思考和判断的特点变成了双刃剑,他们更容易造成判断冲动,做事情仅限微观体验而不去宏观把握;只进行局部的总结,而不进行全局性地概括;二是价值观发生改变。青年员工与社会接触相对少,社会阅历不多,思想状态稳定性与年长者存在差异,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遇事容易冲动。而网络上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容易导致辨别能力不强的青年员工对反动、暴力等“不良信息”难以抵御;三是青年员工易对网上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具有浓厚兴趣。热点、难点问题往往会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没有了传统的论资排辈、循规蹈矩,社会上“一夜暴富”“炫富”的信息刺激着他们的神经,极易使青年员工对社会变革期党的理想信念失去信赖,对处在变革期的企业文化理念不认同;四是对基于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传统思想整治工作,特别对领导干部、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官腔”和“回避热点”十分反感,造成企业青年员工极易出现与主旋律相悖的极端主义的倾向。

(三)网络时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是宣传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弱,和青年员工接受的热点信息不同步,造成沟通失效;在形式设计、内容编排上没有充分考虑青年员工的知识结构,难以引起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二是缺少互动,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利用不够。单方面的说教、灌输,无法让青年员工参与其中,意愿得不到表达和尊重,从而排斥思想政治工作;青年员工对“面对面”的思想交流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说真话、实话和心里话。三是社会不公平现象盛行以及企业党政工作不透明,使得部分青年员工认为企业内部对身边的典型存有怀疑,总认为是靠人、靠关系得来的。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对企业存在不信任感。四是网络上呈现的社会两极分化严重、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盛行,青年员工深受其影响,急功近利和浮躁情绪弥漫,疏于岗位知识和业务技,却一味地追求高收入和管理岗位,缺乏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网络时代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网络时代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运用网络开展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简单的把“网下”的内容搬到“网上”,必须对传统的工作方法、内容、手段进行全面分析,找准网络政工的定位,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二是要应遵循开放型原则。简单的说就是在“疏”与“堵”之间选择一个偏向于“疏”的策略。网络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开放性,人们表达观点、传递自身诉求的舆论途径变得更为广泛,社会舆论倾向也更为多元。堵,已经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要变堵为疏,因势利导,主动疏导青年员工的思潮流向。

(二)网络时代企业青年员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主动适应网络,转变工作观念,即变“高高在上”为平等相待,变单向努力为交互合作,变传统说教和灌输为网络时代的吸引和参与,尊重并促使工作对象实现从被动接受到积极主动参与的转变。要增加知识储备量,提高网络应用能力。不仅要准确了解青年员工的特点和企业运作状况,还要储备政治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等多种学科知识,不仅掌握传统上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还要掌握网络技术,对新知识、新信息、新工具、新手段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二是在工作开展形式上寻求新的改变。充分发挥传统网络工具的作用。优化企业内部网站,操作界面简洁明了、视觉效果良好,内容新颖、趣味性强、贴近员工生活。设置专门板块解读重要方针政策,公开党政信息情况,使青年员工更容易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党务工作情况;在内部网站创建青年员工职业社区,聘请专业团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安排企业管理团队定期分部门分类别在网上进行答疑解惑,帮助青年员工消除思想问题和情绪问题,树立合理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循序渐进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定期在企业网站的专门板块的醒目位置展开匿名调研活动,针对当下发生的时政热点、企业内部活动和发展愿景、员工关心关注的薪酬问题及个人现状和规划进行调研,关心关注青年员工生存状况;邀请企业领导、相关制度的制定者,通过在线访谈等方式与青年员工进行互动,帮助青年员工缓解心理压力、寻求解决最关心、最切身的利益问题之道,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感召力。

第二,开通企业官方微博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个人微博。作为新兴网络应用媒体,微博出现后,青年人迅速成为其最活跃的使用群体。他们通过微博获取信息,关注热门社会事件,也在微群或微讨论等平台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草根性”、“平民化”的特点,打破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主导权,迎合了广大青年员工对信息的需求。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勇于接受新事物,熟悉并参与到网络微博中去,开通企业官方微博或个人微博,不但要通过“关注”青年员工微博,获取青年员工的思想和心理动态,还要主动发布国内外重大的时政要闻、单位新闻,对企业热点事件和容易引起青年员工疑惑的信息及时披露,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对青年员工关注的热点和突发事件进行舆论引导,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青年员工思想的“无缝对接”。

猜你喜欢
政治工作者网络时代政治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政工人员综合素质的调查及对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类型及特质研究
网络时代“人”的再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