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参照

2015-04-02 11:36吴新平陈洪军
关键词:戍边价值体系兵团

吴新平,陈洪军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屯垦研究】

兵团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参照

吴新平,陈洪军

(石河子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内容的兵团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性、实践性的示范,具体形象地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也是相契合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坚持学习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创新宣传与榜样示范相结合、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

兵团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参照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50120.1341.009.html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这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根基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团结一致、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中国屯垦戍边事业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兵团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参照。

一、兵团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历史与实践的示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宏观规划与立足实践相结合的工程。弘扬兵团精神,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树立现实典范的重要举措。

典型的存在不仅是维护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同时也为培养和引导价值取向、规范社会行为树立了价值标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用一些具体的、成功的、直观的范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帮助人们去理解、感知和认同,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南。

从中国革命斗争和兵团精神形成的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创新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同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飞跃中,逐渐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与时俱进的精神旗帜。这些旗帜依据自身的先进性与凝聚力,引导着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价值取向。兵团精神就是这些精神旗帜中的现实典型。兵团精神凝练并升华了兵团人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屯垦戍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价值观、发展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紧密结合的精神文化。

从兵团精神的实践性来看。在兵团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兵团精神向人们展示着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中兵团人坚定的价值取向、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这也为后来的兵团人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规范人们的行为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供了现实的典范,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政委张春贤所说,“兵团精神是对我军光荣传统和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兵团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凝聚、鼓舞和引领兵团广大职工群众攻坚克难、团结奋斗的一面永恒旗帜”[1]。

二、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契合

兵团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屯垦思想在兵团的延续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兵团的具体化体现。兵团精神不仅为兵团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力量,更是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现实的参照。兵团精神之所以能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标杆和典型,其实质就是兵团精神的核心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度契合的。

兵团精神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核心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中的现实性凝练。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与灵魂,是兵团人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展现出兵团人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的高度认同,更是兵团人对祖国的依恋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的凝练;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品格和本色,是兵团人为了国家安定与发展、为了人民利益,奉献出智慧、青春和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克服艰难险阻,创建现代化兵团的强大的行动力量;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内在要求和本质规定,是兵团人打破因循守旧与故步自封,自强不息,求得自身的进步和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相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自己的选择,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革命与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兵团精神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一部分。兵团成立与建设的几十年是马克思主义屯垦思想发展壮大的几十年,也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疆屯垦戍边建设的几十年。兵团人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有机融合,形成了适用于指导兵团屯垦戍边实践的理论和思想。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号召和指引下,军垦人创建了兵团并驻扎在新疆的荒漠和戈壁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恢复了兵团,以应对国内和国际复杂的局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实行兵团计划单列的决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了兵团;进入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兵团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处理好“三大关系”,当好“四个队”,发挥好“三大作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切实发挥兵团作用,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各个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指导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根本思想保证,是增强兵团人凝聚力和推动兵团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支柱。

(二)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在中国革命之时,实现社会主义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激励着广大仁人志士为此而不懈努力;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经过艰苦的探索,找到并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的道路选择。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以自身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将中国共产党、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保证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精神上的一致性,是凝聚智慧和力量,克服困难、创造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纽带和动力。

兵团精神就是兵团人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中不断壮大和丰富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各个地区共同努力。兵团人所承担的屯垦戍边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兵团人在兵团屯垦事业中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完善和推进兵团屯垦戍边理论体系和兵团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兵团精神是兵团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集中体现,彰显着兵团人在屯垦戍边事业中面对异常艰苦的创业环境,仍然坚守着自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现着兵团人全心全意为边疆各族人民服务,推进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的坚定决心。在半个多世纪的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中,兵团人勇于担负责任,组建起强大的“建设大军”,使兵团真正成为新疆屯垦戍边事业的“生产队”。他们手拉肩扛,艰苦创业,开垦荒漠,开挖水渠,不断进取,开发建立了一座座现代化的兵团农场。同时,他们与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在极短的时间创建了新疆第一批工厂,包括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拖拉机厂、新疆卷烟厂等多个工业企业,这构成了新疆和兵团经济发展的基础,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进入新时期,兵团精神依然不断地展现出时代的特性。在兵团精神的凝聚下,兵团人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了众多现代化企业,成为新疆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区”,为实现国家与兵团的富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兵团人为了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疆的建设,不惜流汗流血,甚至牺牲生命。半个世纪以来,兵团人与新疆各族人民一起,共同抵抗“三股势力”,使兵团成为了维护新疆民主与团结的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2],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建设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社会环境。

(三)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相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的集中体现,是各族人民为了祖国的繁荣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时代表现,展现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气质,是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勇于改革的精神风貌。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斗力与创新力,激发各民族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保持中华民族长久发展的旺盛的生命力。

兵团精神是指导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稳步前进的指导思想,也是兵团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现实体现。首先,兵团屯垦戍边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人民军队革命传统是兵团人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从历史上看,新疆的屯垦戍边已有两千多年,早在西汉就已经将屯垦戍边作为开发和稳定边疆、巩固边防、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举措。一直到现在,新疆屯垦戍边事业都发挥着抵御外族入侵,团结边疆同胞、发展边疆经济和文化的作用,充分而鲜明地体现着屯垦戍边事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后,构成新疆兵团建设力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二、六军的大部、五军(民族军)的大部、二十二兵团的全部军人[3],响应祖国的号召进驻新疆,他们不仅为新疆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而且还将人民军队热爱祖国、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带到了兵团屯垦戍边事业中。兵团精神就是作为三五九旅传人的兵团人对凝结了人民军队革命精神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更是兵团人爱国精神、民族精神最充分的表现。

其次,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紧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和坚持改革开放的信念,是兵团人时代精神的现实体现。兵团屯垦事业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指导下紧跟时代步伐、汲取时代养分的进程中成立并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新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真正起到发展新疆经济、维护边疆安全、团结各族人民的作用。兵团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并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后,新疆在中国社会变革的要求下,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行指导,恢复了兵团的建设事业。兵团精神就是伴随着兵团整个改革、创新和发展过程的精神成果,是兵团人改革开放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在这种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精神的鼓舞下,兵团人屯垦戍边事业实现了“沙漠变绿洲,戈壁变良田”的创举。

(四)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观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的道德风尚和价值标准。只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进一步规范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行为,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兵团精神反映了兵团人基本的荣辱、是非、善恶、美丑准则和人格本色,体现了兵团人的价值追求,在其内涵上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致的。兵团精神中的“热爱祖国”,是兵团人服从服务于国家建设大局,忠诚于国家和边疆屯垦戍边事业的集中表现,展现了兵团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道德价值取向。兵团精神中的“无私奉献”,是兵团人为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勇于牺牲、为了团结边疆各族人民与构建新疆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甘愿奉献的精神,展现出兵团人“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道德价值取向。兵团精神中的“艰苦创业”,是兵团人面对一穷二白的创业条件勇于迎难而上,面对险恶的自然环境能够不畏艰险,面对沉重的生产任务没有怨言的气概,展现了兵团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道德价值取向。兵团精神中的“开拓进取”,是兵团人紧跟时代步伐诚实劳动、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追求,展现了兵团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道德价值取向。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弘扬兵团精神

兵团精神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性与导向性价值,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参照,具有永恒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将唱响兵团精神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结合,在实践兵团精神的同时不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真正让兵团精神成为新时期兵团人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坚持文化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增强兵团精神的认知度和亲和力

兵团精神既是兵团人特有的思想优势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弘扬兵团精神,既要在知识层面不断深化教育,广泛传播兵团精神,提高兵团精神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又要强化实践教育,增强兵团精神的亲和力。

首先,加强文化教育,提高兵团精神的认知度。把弘扬兵团精神纳入到兵团教育的全过程。将兵团精神、兵团发展历史转化为青少年学生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方式和交流形式,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开展体验式教育,加强引导青少年学生对兵团和兵团精神的了解和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青年学生将对兵团精神的内涵认知转化为内在接受;充分发挥基层党校、党组织的思想理论传播主渠道作用,把兵团精神的内容作为兵团职工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引导兵团职工深刻领会兵团精神,增强对兵团精神的认知度;在对兵团青少年学生及职工进行兵团精神的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将兵团精神及兵团发展历史融入到社会思想文化的建设中,向兵团以外的地区进行宣传,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提升对兵团精神的接受与认可,真正地让兵团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典型。

其次,强化实践教育,增强兵团精神的亲和力。实践教育能够提供一个让兵团人充分认识和了解兵团建设的历程、了解兵团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机会。兵团历史纪念馆、兵团文化建筑、兵团纪念日等是对兵团历史的固化、彰显和延续,充分利用兵团三五九旅纪念馆、军垦博物馆、军垦第一连等历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兵团精神的体验式文化学习。另外,兵团旅游资源也是增强人们对兵团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实践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兵团红色遗址和兵团连队、团场、师部的文化优势,构筑兵团屯垦戍边旅游文化产业链,吸引各省份、各民族的游客来了解兵团文化、传播兵团文化。

(二)坚持宣传创新与榜样示范相结合,增强兵团精神的吸引力与感召力

兵团精神既是历史的产物,又是时代的产物。人民群众在这一精神旗帜的产生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弘扬兵团精神不仅要将兵团精神宣传到人民群众中,还要让兵团精神走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了解兵团精神。同时,做好兵团精神的榜样示范宣传工作,也是弘扬兵团精神的重要举措。

首先,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增强兵团精神的吸引力。根据对象的特定需要和大众传播媒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作用,避免宣传的单一性。利用报纸、书刊等传统印刷媒介对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等进行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电影等大众性传播媒体的特点,制作通俗易懂的、反映兵团历史与文化的电视纪录片、电影、电视剧,在基层连队的广大职工中宣传兵团精神;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的传播渠道,创造兵团精神的个人自主学习平台。另外,兵团职工群众的文娱活动也是进行兵团精神宣传的重要方式。以兵团精神为主题,创作和举办小品、歌曲、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文娱节目和竞赛,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兵团精神宣传的渠道。

其次,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增强兵团精神的感召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注重发挥榜样的作用对于弘扬兵团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将兵团先进典型作为兵团干部群众精神风貌和共同价值追求的参照和榜样,引导和激励对兵团精神价值取向的认同。将“戈壁母亲”等老一辈军垦人的先进事迹作为兵团精神教育的典型形象,邀请老军垦人走进团场、走进学校、走上讲台,深入干部职工群众之中,以亲身经历感染人、激励人、教育人,扩大兵团的知名度,提升兵团精神的感召力、影响力。同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发挥积极的模范带头作用,要使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以兵团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发挥兵团中党员同志众多、分布广泛、影响力大的优势,以党员自身的良好形象影响和推动人们对兵团精神的认同。

(三)坚持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增强兵团精神的影响力和说服力

兵团精神既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又是兵团经济建设的旗帜。弘扬兵团精神在强化兵团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使兵团精神反映兵团人的利益诉求,并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兵团人的根本利益。坚持兵团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是兵团精神认同的根本途径,就像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人们奋斗所争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4]“‘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5]

首先,推动兵团文化建设,增强兵团精神的影响力。健全以连、团为单位的文化阵地,推动连队、团部、师部文化自建事业,使团、连职工的文化俱乐部、图书室、党团活动室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出来,达到凝聚人、教育人的目的;坚持开展职工冬训和民兵训练活动,在强身健体,提高职工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将兵团人特有的“兵”的传统进行保留和传承;以《兵团日报》《当代兵团》等报纸、杂志为平台,广泛宣传屯垦数千年的历史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以此激励兵团人;以兵团文艺展现推动兵团与兵团精神走向全国,增强兵团人的自豪感;加强优势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力度,大力宣传屯垦戍边历史中积淀成的独特的“红色军垦文化”和“绿洲文化”,构建兵团小城镇旅游和边境旅游文化品牌,带动兵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兵团精神认同的影响力。

其次,解决职工实际问题,增强兵团精神的说服力。毛泽东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6]“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7]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也强调:“要坚定不移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同时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8]“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科学处理屯垦和维稳戍边、兵团和地方的关系,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8]所以,要实现兵团精神认同,就要坚持改善民生,利用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发展政策、惠民政策,坚持改善民生,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加大对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连队的扶持力度,坚持以兵团精神引领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意识,抓好民族团结教育,采取有效的宣传手段和方式,通过实实在在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教育,增强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对兵团和兵团精神的认同度。同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发展的新动力,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为职工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促进中心师团、南疆师团、边境师团的协调发展,将科技合作、产业合作与兵团南北疆经济环境相结合,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平稳发展。

[1]张春贤.率先在西北地区实现全面小康,争当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排头兵——在兵团党委六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Z].2011-01-05.

[2]车俊.履行屯垦戍边使命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考察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4-05-27.

[3]中国建设报.团结拼搏六十年兵团建设谱新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事业60年发展成就综述[EB/OL].http: //www.chinajsb.cn/gb/content/2009-11/06/content_290832.htm,2009-11-6.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7. [7]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563.

[8]马敏.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http://www.xj.xinhuanet.com/zt/2014-05/30/ c_1110932196.htm,2014-05-30.

(责任编辑:李 平)

The Bingtuan Spirit:Real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WU Xin-ping,CHEN Hong-jun
(School of Marxism,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

The Bingtuan spirit of"love the motherland,selfless dedication,hard working,pioneering and enterprising"historically and practically reflects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specificly embodie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and agrees with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To construc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we have to popularize the Bingtuan spirit,adhere to the combination of learnging and practice,innovation of publicity and the model demonstration as well as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construction.

Bingtuan spirit;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reference

D616

A

1671-0304(2015)01-0001-06

2014-06-02

时间]2015-01-20 13:41

2011年度兵团社科基金项目“兵团人对兵团精神的认同研究”(11BTYB17)。

吴新平(1962-),女,四川仁寿人,石河子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兵团第七师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戍边价值体系兵团
兵团记忆
兵团记忆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戍边壮士歌
戍边追梦
兵团在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