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2015-04-02 17:02林玲珍
实用临床医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前路围术颈椎

林玲珍,李 萍,吁 芬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南昌 330006)

上颈椎骨折脱位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林玲珍,李 萍,吁 芬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南昌 330006)

目的总结35例上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制定上颈椎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计划,严格按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35例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按期出院。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是上颈椎损伤手术治疗疗效的可靠保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上颈椎; 围术期; 护理

上颈椎损伤通常指C1-3的损伤,常见的上颈椎损伤包括寰枕关节脱位、横韧带损伤、寰枢关节脱位、寰椎骨折、枢椎齿状突骨折、枢椎创伤性滑脱、侧块骨折、椎体骨折等,以及同时伴有上述骨折脱位的叠加损伤。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和重要的毗邻组织结构,死亡率在骨科所有损伤中占据首位[1],治疗和护理上均具有较大的难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治疗上颈椎损伤患者35例,采用手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上颈椎损伤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2.5岁。其中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24例,齿状突骨折11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创伤后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其中1例出现完全性四肢瘫,5例出现不完全性四肢瘫。本组10例采用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术,17例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8例采用颈后路切开复位椎板夹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经精心护理及康复治疗后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因上颈椎的解剖特殊性,损伤后容易发生颈项部疼痛及活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等症状,应主动关心安慰鼓励患者,介绍该病的有关知识,对其说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尽可能消除患者的恐惧感,稳定情绪,增强信心[2]。也可以请有类似疾病的患者现身说法。2)一般护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指导患者行深呼吸训练以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指导患者适应卧床进食及大小便训练;指导并协助家属做好患者皮肤护理。3)术前颈椎制动:①行颅骨牵引术:保持躯干、头、牵引绳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定时检查牵引弓,防止滑脱,避免脊髓损伤加重,每日两次用酒精棉球消毒牵引针眼处。②颈围固定:于颈部两侧沙袋固定,保持头颈部中立位,防止头颈部旋转,颈后横垫一圆柱形毛巾使颈椎保持前凸位。 4)适应性训练:①气管推移训练:前路手术患者,术前3 d进行气管推移训练,方法:用拇指以外的四指将食管气管向非手术侧推移,初次推移5~10 min,逐渐增加次数、时间和力度,以能将食管气管推移过正中线并坚持30 min,无恶心呕吐及干咳等症状即可。②颈部过伸位训练:肩下垫枕,头后仰,使颈过伸[3-4]。

1.2.2 术后护理

1)体位护理:颈围固定,保持患者头颈部于中立位,头颈两侧于沙袋固定,颈后垫一圆条形毛巾防止颈椎过度伸屈扭转而损伤颈脊髓。轴线翻身,即头颈部与躯干同时转动。2)呼吸和血氧监测:每小时观察患者呼吸及血氧的变化,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上颈椎损伤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机麻痹,术后容易发生呼吸功能衰竭及肺部感染[4],加之麻醉气管插管刺激,患者容易出现咽部不适、痰多、呼吸困难等表现,术后应尽早吸痰,给予雾化吸入,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每天6~8次,每次20~30下,每2 h为患者翻身、拍背,同时鼓励有效咳嗽咳痰。3)管道护理:切口引流管理的护理,保持引流管畅通,密切观察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注意是否有出血及脑脊液漏,术后24~48 h内拔管,拔除切口引流管后,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颈项有无增粗,肢体有无运动、肌力及感觉异常[5]。4)神经功能观察:①术前神经功能障碍较轻或无症状患者,全身麻醉苏醒后,应立即观察四肢运动、肌力和感觉情况有无异常,及时发现手术造成的脊髓损伤。②术前有截瘫及四肢瘫患者,应检查截瘫平面以评估手术减压效果。术后可使用脱水剂及激素类药物治疗脊髓水肿,如肢体出现麻木、活动障碍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以免造成脊髓不可逆损伤。5)功能锻炼:术后当天做手指、腕关节、足趾及踝关节的活动,术后第2天协助其做肢体抬高和关节被动活动,第3天后指导四肢被动、主动活动锻炼[3]。而对存在神经功能障碍,截瘫、四肢瘫患者,在被动活动同时可进行辅助肌肉按摩,视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可协助其下床活动,防止失用性萎缩。6)饮食护理:在前路颈椎手术中,由于牵拉气管及食管,以及麻醉插管刺激,患者术后可出现咽喉痛和吞咽困难症状。鼓励患者多饮水,术后3~5 d指导患者冷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进食困难患者,应给予静脉营养支持。7)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颈部血肿:为颈椎前路手术中危重的并发症,严重时可造成患者窒息死亡。术后应当严密观察颈项是否增粗,切口周围有无肿胀,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量多少,患者有无呼吸异常表现等。②脑脊液漏:当发现引流量较多且为淡血色液时,应考虑脑脊液漏,体位调整为头高30°卧位,切口可用沙袋加压必要时加压缝合,症状持续存在可行腰椎管引流[7]。③植骨块脱落:主要与术后颈部制动不良及搬运、翻身不当有关。搬运、翻身时要注意保持头与脊柱均在同一条直线,避免颈椎活动幅度过大。佩戴颈托限制颈部活动,平卧位时可在颈部两侧利用沙袋制动[8]。④肺部感染: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截瘫患者,其发生率更高[9]。术前术后均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疗、雾化吸入及静脉滴注化痰药物等,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及深呼吸,尽早在颈托保护下坐起,有利于患者预防肺部感染。

2 结果

35例上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痊愈出院。

3 体会

上颈椎损伤多为急性外伤所致,病情危重,手术难度大,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高。对上颈椎手术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目的性地进行观察与护理是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10]。

综上所述,系统的、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在稳定患者情绪、减少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6.

[2] 尹晓燕.颈椎创伤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4):220-221.

[3] 刘联群.骨伤科专病护理路径[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0-525.

[4] 郑萍.术前适应性训练对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呼吸道并发症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7):871-872.

[5] 钱翠芳,刘娟.颈椎骨折急诊术后呼吸道及消化道护理[J].解放军道护理杂志,2006,23(5):85.

[6] 方燕芬.颈椎骨折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临床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5(1):20-21.

[7] 刘燕芳,余宁先,方菊飞,等.颈椎骨折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74-1875.

[8] 华雪艳,凌淑慧.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7,3(4):34

[9] 秦庆友,罗宝凤,徐红英.颈椎前路术后呼吸道管理的护理现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12):7-9.

[10] 吴丽云,汪宇,谢海晖.护理干预对上颈椎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1):2010-2011.

(责任编辑:刘大仁)

2015-08-30

R473.6

A

1009-8194(2015)12-0084-02

10.13764/j.cnki.lcsy.2015.12.035

猜你喜欢
前路围术颈椎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逐梦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