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痛贴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2015-04-05 06:39曹玉净刘光伟侯静玥
中医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氧氟沙星胆囊炎胆囊

曹玉净,刘光伟,侯静玥

(1.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科,河南 郑州 450014;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胆痛贴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

曹玉净1,刘光伟2,侯静玥2

(1.河南省中医院骨伤科,河南 郑州 450014;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观察胆痛贴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0.1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胆痛贴(延胡索、山慈姑、没药、乳香化、皂角刺、薏苡仁、冰片、白及、金钱草)外用。主穴:阿是穴、胆囊穴。配穴:期门、阳陵泉、关元(选1),主穴及配穴穴位各贴敷1贴,24 h更换1次。若患者出现局部烧灼疼痛或皮疹,应及时去除敷贴。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4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36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7%。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痛贴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显著。

胆囊炎治疗;中医外治疗法;胆痛贴/治疗应用

慢性胆囊炎发病特点为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该病主要以消炎、利胆为主,病情发展至化脓性胆管炎或胆囊穿孔后以手术切除胆囊为主要手段。西药治疗后虽能暂时缓解症状,但疼痛症状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对西药耐受性差,过敏反应及胃肠道反应大,手术切除后易出现反复腹胀、消化不良、胆汁反流等,临床迫切需要简单易行的方法迅速缓解患者症状。2014年5月—2015年2月,笔者采用胆痛贴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50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慢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0 例,女20例;年龄 25~47岁;病程1~3 a。对照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29~51岁;病程2~4 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慢性胆囊炎标准,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实用中医内科学》[2]中胁痛病诊断标准。排除不能按规定用药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囊炎者;伴有严重心、肝、肾或其他脏器疾病者。

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由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 15033151)0.1 g/次,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胆痛贴外用。笔者根据中医经络学说、经络俞穴理论,创制了外用膏药胆痛贴,并获得授权专利(专利号ZL201110362407.5)。药物组成:延胡索、山慈菇、没药、乳香、皂角刺、薏苡仁、冰片、白及、金钱草。主穴:阿是穴、胆囊穴。配穴:期门、阳陵泉、关元(选1)。治疗时,把胆痛贴药膏放入无纺布胶布中间的材料圈内,灌满材料圈,使软膏表面与材料圈齐平,药物对准穴位,固定好无纺布胶布,成直径为5 cm,厚度1~2 cm圆形贴剂,主穴及配穴穴位各贴敷1贴,24 h更换1次。若患者出现局部烧灼疼痛或皮疹,应及时去除敷贴。

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4 疗效判定标准和观测指标

⑴临床综合疗效评分及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右上腹痛、肩部放射痛、恶心、腹胀等主要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根据轻重程度中的有关标准进行评分。无明显症状者计0分;症状较轻者计1分;症状时轻时重或反复出现者计2分;症状较重者计3分。痊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总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明显改善,总积分减少>70%~<95%。有效:症状有好转,总积分减少>30%~<7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总积分减少<30%。⑵B超疗效评分及标准。治疗前后B超检查胆囊壁的毛糙程度和胆汁的透声程度,并分别转化为3级评分。①胆囊壁检查分光滑、欠光滑、毛糙3个等级,分别对应0,1,2分;②胆汁透声检查分为好、略差、差3个等级,分别对应0,1,2分。痊愈:B超复查积分为0分。显效:积分减少2分。有效:积分减少1分。无效:积分无变化或增加。⑶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检测血脂指标和肿瘤坏死因子,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采用酶法检测,测定仪器为HITACHI 7600全自动生化仪;肿瘤坏死因子检测采用ELISA方法,检测仪器为美国DYNEX OPSYS MR酶标仪。各组在治疗前后空腹抽血检查各项指标。

5 统计学方法

6 结 果

6.1 两组临床综合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6,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6.2 两组B超疗效对比

见表2。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40,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B超疗效对比

6.3 两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变化对比

见表3。

组 别例数时间NEU(×109)TG(mmol·L-1)TC(mmol·L-1)TNF-α(ng·L-1)治疗组50治疗前10.23±4.641.23±0.984.23±1.9858.23±5.98治疗后4.53±2.64**##2.15±1.23**5.15±2.13*20.12±4.12**##对照组52治疗前9.23±2.541.25±0.794.19±1.3659.15±3.18治疗后 6.15±2.17** 2.10±1.57**4.58±2.02 48.23±4.17**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6.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治疗组除1例出现敷贴周围瘙痒外,其余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腹泻症状2例,未影响继续治疗,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消失。两组治疗前后血、尿、大便常规及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变化。

7 讨 论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学“胆胀”“胁痛”范畴。因忧思气恼、肝气久郁,湿热内蕴、胆腑不通,导致胆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发为本病。中医治疗胆囊炎常采取传统利胆及消炎治疗;但临床疗效差异较大,且不方便及时治疗,因此,依从性不佳,且部分患者因疼痛剧烈而无法及时服用中药。临床研究[3-5]表明:慢性胆囊炎患者TNF-α、NEU水平升高的原因是并发细菌感染导致,所以,评估NEU水平可以间接反映胆囊炎症状态。慢性胆囊炎患者TG、TC水平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细菌感染,使疾病发展过程中粒细胞的复制加速,大量摄取TG、TC导致血脂水平下降。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治疗后TNF-α、NEU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胆痛贴外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胆囊局部炎症状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NF-α、减少中性粒细胞的趋化而改善临床症状,并减轻胆囊的局部炎症反应。

中医外治法具有悠久的历史,临床疗效肯定,操作简便、毒副作用少。胆痛贴利用中药局部刺激可使胆囊有节律的收缩、胆管及其括约肌舒张的原理,以利胆、消炎、止痛,并使病变组织得到及时恢复。方中重用延胡索疏肝理气止痛;山慈姑、没药、乳香化瘀散结止痛;皂角刺、薏苡仁解毒散结止痛;冰片、白及、金钱草清热凉血止痛。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化瘀之效,切合中医通则不痛的认识,符合胆囊炎基本的病机。本研究表明:中药局部敷贴或塌渍可使胆囊有节律的收缩,并有利于促进胆管分泌及括约肌的舒张,同时穴位敷贴可以通过药物渗透作用而达到调整局部气血阴阳、改善慢性胆囊炎症状的目的。另外,外用中药可有效的避免胃肠道的负担和肝脏“首过效应”,尤其是对部分口服药物有胃肠道反应的患者,既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患者的症状,又避免了药物的副作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6-7]。清代吴师机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穴位敷贴是外治学与经络学的综合运用,药物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直达病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膏成本较低,疗效明显,符合中医简便效廉的治疗原则,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1]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2]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06.

[3]李元玉,王志华.复方鳖甲地龙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5年期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9,16(4):214-217.

[4]陈南生,蒋继周,周春晓.慢性胆囊炎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0):110-113.

[5]杜宇,侯仁义利胆理气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超声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0,25(2):9.

[6]胡青,曹志群.穴位贴敷疗法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河南中医,2012,32(9):1248-1251.

[7]张军.胁痛膏贴敷治疗慢性胆囊炎5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6,15(5):39.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7-0025-03 ·临床研究·

R22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7.13

曹玉净(1971-),男(回族),河南郑州人,副教授,骨伤学科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医外科研究。

2015-01-05;

2015-03-13

猜你喜欢
氧氟沙星胆囊炎胆囊
左氧氟沙星和氧氟沙星,啥关系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宫颈炎的疗效
得胆囊炎之后,还能吃鸡蛋牛奶吗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的用药效果初评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