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2015-04-10 12:51夏红莉张建国张宽丽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宿州市社区建设

夏红莉 张建国 张宽丽

(安徽·宿州234000)

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

夏红莉 张建国 张宽丽

(安徽·宿州234000)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当今中国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但由于投入不足、思想认识不到位、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区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原因,和许多后发地区一样,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状态,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因此,必须从多方位入手,推进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宿州市 城市社区 文化建设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在当今中国治理体系中,社区治理在国家治理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的同时,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因其具有独特的功能而对推进社区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因此,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2014年7月至11月,我们课题组深入到宿州市有关管理部门、街道及比较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近十个社区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个别访谈、座谈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准确把握,对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推动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治理背景下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所裨益。

一、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分析

社区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来说,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

文化的总和”,而从狭义上来说,“则是指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即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1]可见,社区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从物质形态上看,它包括各种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从意识层面上看,它包括社区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规范、家园意识和社区归属感、心理特征、思维模式、社区精神乃至法律意识,等等;从行为层面上看,它包括各种文化活动、社区居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以及邻里之间的交往,等等;从制度层面上看,还应包括与本社区成员的道德观念、价值规范、社区精神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正因如此,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从多个层次着手加以推进才能见效。

社区是社会现代化、居住城市化的产物,社区建设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而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建设中居于灵魂和核心的位置。特别是在今后社会治理将由“单一管理”向“多元治理”转变的背景下,社区文化由于具备社会沟通功能、凝聚认同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功能,其重要性也显得尤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宿州市也开始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程。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许多后发地区一样,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仅仅处于起步状态,城市社区文化的发展还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

首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财力支持,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严重不足。经费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来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宿州市财政预算中并未设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财政上几乎没有什么投入。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近年来,宿州市除了个别城市社区依据财政部、文化部印发的《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设备购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09]447号)的规定,得到了寥寥数笔开展业务活动所需设备的补助资金外,从中央财政到地方财政,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没有什么投入。不仅如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受政府主导机制的影响,没有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社会力量很少投资文化建设。这使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区文化建设难以有效开展。

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宿州市城市社区、特别是一些老社区文化设施不全,设施陈旧、老化现象较为突出,不能满足群众文化活动的需要,文化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文化设施,包括图书室、阅览室、休闲娱乐场所以及健康活动场所,等等,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但由于资金条件的制约,宿州市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很难兼顾公益文化活动设施建设问题,仅仅在个别新建的社区以及具有文化活动传统的社区初步建立了一些文化活动场所。特别是一些社区文艺团体,由于社区没有独立的活动场地,无法在社区立足扎根,其活动处于“打游击”的状态;而到了冬季,要想开展活动更是困难重重。

不仅如此,由于没有专项经费,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必要的日常开支也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我们课题组所调研的社区普遍反映,现在社区要组织或参与一项文化活动是非常困难的,每逢开展活动,要么由社区、演出团体到辖区单位去“化缘”,要么服装、道具、排练场地都由群众自己掏钱购置、租赁,交通费、食宿费等方面的开支更是没有出处,所以社区普遍不愿意组织和参与这些文化活动。

其次,城市社区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一是社区之间文化设施建设极不平衡。在老城区,由于当初建社区时就没有考虑社区文化建设的因素,文化设施极为简陋,文化活动场所极为紧缺;而在新城区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拥有较为完备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差异性较大。二是现有的文化设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闲置现象较为突出。在文化设施投入上,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盲目性,社区之间千篇一律,缺乏个性,造成有限的文化资源浪费。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社区的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很少有人光顾,基本上成了摆设。三是社区内文化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社区内的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等拥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但由于缺乏组织协调,没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利益保障、组织管理机制,导致社区内大量文体资源闲置,难以发挥作用。

再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一支专业队伍的支撑。建立一支专业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但目前宿州市恰恰就缺乏这样一支专业队伍,以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因缺乏必要的协调、组织、管理而一直处于低层次运作状态。首先是城市社区文化管理队伍缺乏。上个世纪90年代末,在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的过程中,街道文化站被撤销,一批文化工作人员相继转岗或并岗,社区文化建设均由宣传委员兼管,大部分时间都在应付街道的中心工作,没有精力去指导和协调社区文化建设事务。就社区来看,目前社区工作人员配备都很少,每个社区配备八、九名社区工作者,没有设置专职文化干部。社区干部要承担的事务非常繁杂,据他们反映大大小小有六七十项,属于标准的“小马拉大车”,很难再有精力来抓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多靠社区居民中的文艺爱好者来组织,而这部分人多为离退休人员,不具备专业文化素养,致使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社区文化活动的档次和水平难以得到提高,与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多元化需求还有很大距离。

第四,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参与人群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致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过于狭窄,社区文化的凝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社区文化作为一种以“共同参与”为特征的群众文化,需要社区内的单位、部门、广大居民的共同参加,在共同参与中密切党群关系,密切社区单位、部门之间的联系,也在共同参与中使社区居民增进了解和友谊,从而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意识和社区的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安定团结。尤其是社区居民,他们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如果他们对社区文化的参与意识不强,甚至毫不关心,那么社区文化建设就无法正常开展。而从目前来看,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却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文化活动的频率较低;

二是社区成员对社区文化的参与热情不高,参与意愿不强,被动参与或者表面参与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参与群体构成不均衡,参与人群老龄化现象较为严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离退休老年人是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尤以老年女性居多,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在职居民很少参加社区文化活动,没有体现社区文化活动的群众性。由于参与主体老龄化严重,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还仅限于简单的健身、娱乐活动,文化建设的覆盖面还比较狭窄,社区文化的吸引力很小,社区文化的凝聚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二、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导致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深陷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原因,也有经济上的原因,还有体制上的原因,更有文化传统上的原因。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短期内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需要我们对这些因素的存在进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切实措施推进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一,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一个正确的定位。在中央层面,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没有象对待农村文化建设那样设立专项资金和制定文化建设的政策和规划;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必要的重视和引导,不少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软性的,投入大、见效慢,因此,对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更没有象对待农村文化建设那样,把农村三项文化民生工程的实施情况列入政府工作考核的“一票否决”项目,从而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推动力;而在街道和社区层面,社区管理者普遍认为文化建设是政府的事,往往把社区文化建设当成社区工作可有可无的点缀,什么时候遇有重大活动上级派任务了,才被动地组织一些文化活动。

不仅如此,在实践中,由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理论指导,还普遍存在着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定位不准确的现象。按照社区理论,社区应当建立在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之上,社区文化建设的目标应当定位在对社区居民发挥凝聚、导向、规范作用上。而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却比较低层次地停留在社区群众的休闲、娱乐、健身及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等方面,把城市社区文化简单地等同于群众文化或群众文艺活动,从而偏离了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本质。这是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功能弱化的重要原因。

第二,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主管部门不明确,存在着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弊端。和全国一样,宿州市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管部门,文明办、文化、民政、教育、科技、城管、妇联、街道和社区等,因部分业务需要,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介入。多头管理,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和短视性,走过场现象较为突出;多头管理,使相互间职责不清,又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实际上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多头管理,更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使有限的文化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整合,不少文化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

第三,人们没有从传统单位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对“社会人”角色难以适应,社区归属感严重缺失。这是造成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参与度不高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传统的单位制度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单位对个人的束缚正在逐渐松动,传统的单位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正在削弱,“单位人”正逐渐向“社会人”演变。但人们一时间难以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对社区“精神家园”和群聚生活栖息地的归属意识仍然比较淡薄。这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疏离感,相互之间交往很少,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还是以亲情和爱好为主,很少以社区为纽带构筑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

二是人们虽然生活在社区,但在身份认同上还是以单位认同为主,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因此也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对社区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很少关心社区治理和发展。在我们的调研对象中,表示有困难会主动寻求社区帮助的占56.9%,偶尔寻求帮助的占20.1%,选择自己解决的占23%;对于“你是否关心社区活动”这一问题,选择“关心”的占25.4%,选择“不知道有活动”的占58.2%,选择“不关心”的占16.4%;对于“你是否对所在社区提过建议”,选择“经常提”的占8.9%,选择“偶尔提”的占11.8%,选择“从未提过”的占79.3%。可见,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还有待于提高。

第四,社区文化建设运作机制行政化色彩浓厚,主体单一,导致各方面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强、多层次的民生工程,单靠政府力量去推动是很难奏效的。但是,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政府行为层面上,社区文化活动主要由政府或街道发起,由社区去操作。主体单一,未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投入长期过度依赖政府,社区管理资金一直处于“等、靠、要”的状态,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的多渠道筹集机制并未建立起来。这是导致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资金困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多按政府指令进行,多数社区文化活动是为了应付宣传需要,带有浓厚的政治任务的色彩。如宿州市文明办开展的创建文明社区活动、宿州市安监局开展的安全文化进社区活动、宿州市司法局开展的社区法律服务活动,等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知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但由于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需求没有契合点,又导致了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的缺失。

第五,社区文化建设缺乏制度、法规的保障。完善的制度和法规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国家和各地尚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基本上无制度安排可循,政府更是没有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发展规划,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制度、法规的保障和指导。由于在社区文化建设的内容、组织机构、工作人员编制、经费、场地设施、群众文化组织合法地位、考核目标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以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经费及资源投入上缺乏必要的保障,这也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混乱、推动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突破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困境的路径选择

针对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在充分剖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组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推进:

第一,要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属于公益性事业,因此,应当发挥政府在投入方面的主导作用。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没有专项资金的投入,建议将其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并列出专项,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并建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费与政府财政收入同步增长机制,以保障城市社区文化软硬件建设的资金来源。

宿州市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财政能力一直较弱,再加上文化设施投资数额大、回收期长,因此,仅靠政府财政投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是非常不现实的。为此,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可以开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项目,通过制定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也可以通过共建共享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还可以鼓励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以多种形式捐赠城市社区文化事业。另外,还可以由政府牵头、鼓励社会各方资助,建立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基金,制定基金章程,以规范的程序对社区文化设施建设和社区文化活动予以投入;坚持“以文补文”,对社区内的一些文化项目和文化活动,比如歌舞厅、棋牌室、练功房、桌球、游戏厅以及文艺团体的演出活动,等等,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经营,收入用于本社区的文化建设投入。

第二,整合文化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在资源配置上要以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突出针对性,以避免各社区文化项目的重复和雷同。为了避免因“小而全”而造成的资源闲置和浪费,可以打破社区的界限,跨社区有选择地设立规模较大的文化项目、培育规模较大的文化团体,以提高社区居民文化消费的质量,增强社区文化的吸引力。同时,各社区辖区内的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等,均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各社区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区域优势,由各政府主管部门出面协调,整合辖区内的文化资源,争取使它们的文化活动场地和文化设施向社区群众开放,让它们的文化人才能够走进社区开展文化指导工作。这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人的出人,共同为城市社区文化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明确建设主管部门,完善管理机制,从体制上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保障。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应起着主导作用。而这种主导作用要发挥好,主管部门不明确是不行的。为此,应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协调、文化或民政部门主管、各相关部门参与的管理体系。其次,各社区应设立文化站,配备专门的文化人才,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专项管理。而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来看,理顺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政府要树立治理理念,使自己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管制者”角色转化为引导者角色,让社区、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和企业成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角。

第四,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性出发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激发群众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热情。城市社区文化的最大特性是群众性,因此,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深入展开,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必要条件。为此,我们首先从内容和形式上对城市社区文化活动进行创新。可以在社区经常举办艺术讲座、茶话会、文化艺术节,也可以开展曲艺、地方戏曲、公益电影进社区活动,还可以经常举办“五好家庭、文明户创建活动”、“文明小区建设活动”、“群众性康乐活动”、“党员群众志愿活动”等。在推进这些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结合、乡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结合,从形式到内容实现全面的创新,以增强城市社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提高群众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度。通过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社区居民增进了了解和沟通,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文明高尚的交往方式和团结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从而提升了社区认同意识,强化了城市社区文化的凝聚功能。

第五,加强制度和规划建设。完善的制度和规划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应根据宿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的鼓励和支持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使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在制度范围内有序运行。为此,在制度建设方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建立党员和公务员志愿服务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制度,对党员和公务员志愿服务的内容和时间进行规定,促使他们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提供智力咨询、政策咨询、献爱心、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通过这一部分人的志愿活动,倡导志愿精神,带动社区内的专业技术人员、教师、青少年学生、离退休人员等参加志愿者队伍;建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考评制度,科学制定考评的目标体系,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年度工作考核范围,明确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评比表彰制度,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督促后进社区提高社区文化发展水平,以此促进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规划建设方面,笔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政府应制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明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把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中,从组织机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工作计划到设施建设、演出活动等方面制定细致的发展目标;将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规划,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标识,特别是在新建住宅小区、旧城连片改造居民区建设项目,应严格按规划,无偿配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相关文化设施。

第六,强化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要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从宿州市的实际来看,城市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配备专职人员,大多由社区干部兼任,且文化层次不高,缺乏专业文化知识和文化管理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对社区文化工作人员进行重新配置,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同时,完善社区文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具有专业特长的大中专优秀毕业生加入到社区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要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工资待遇,这是稳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增强社区文化工作对优秀专业人才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二要抓好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的队伍建设。要培育好社区文化骨干力量,发挥群众文艺社团的作用,不断扩大其影响力和凝聚力,使他们成为城市社区文化活动的主力军;要充分挖掘各社区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的文化潜力,构筑老、中、青、少四个梯次和居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民文化相结合的社区文化发展网络。

[1]文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J].求索,2001,(2).

G247

A

1009-8534(2015)02-0003-05

2014-12-16

该文为2014年度安徽省委党校重点课题“宿州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编号:AHDXKT2014023)的阶段性成果。

夏红莉(1964-),女,宿州市委党校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张建国(1963-),男,宿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法学;张宽丽(1966-),女,宿州市委党校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猜你喜欢
宿州市社区建设
宿州市昆仑种业有限公司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拼 搏
揽 月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