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BI的医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探析

2015-04-10 12:51王红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医学英语

王红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基于CBI的医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形式探析

王红阳

(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医学英语是医学类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但受到实际教学时间等的限制,大多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些年来,第二课堂活动已开始广泛地开展起来了,第二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依托式(Content-based instruction,CBI)教学特征,极大的推动了医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笔者对基于CBI的医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开展形式进行简要的分析。

依托式教学 医学英语 第二课堂活动 开展

在各医学类院校的教学体系之中,医学英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医学英语的整体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积极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实现教学的有效延伸。

一、医学英语教学分析

医学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的一个重要分支,国内的医护人员,时刻面临着接诊外国病人、接待访问学者。同时,也有大量机会外出学习、进修,甚至参加一些联合国的援外项目。这就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要具备很强的英语听说能力,医学英语因此成为现代医学领域工作者的必备技能之一。因此,对个医科类院校来说,做好对医学英语的教学至关重要。医学专业英语词汇构词复杂、拼读拗口,医学英语将英语学科和生物医学学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一门综合性的跨学科。受到自身专业性的影响,较之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例如词汇、表达方式以及文体等诸多方面。因此,在医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医学英语的特殊性,并注重实用性和专业性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但是,受到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医学英语的教学往往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等方式。在实战应用方面,则缺乏有效的训练。因此,为了实现医学英语课堂的有效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可以积极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二、第二课堂活动与CBI

(一)第二课堂的特点。

1、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与传统的“第一课堂”存在较大差异的,并与第一课堂之间关系密切的互动。第二课堂独立于学校日常的正常课堂教学任务之外,却实现了对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以有组织、有计划的形式,发动最广泛但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形式和内容、主题的活动之中。而且,第二课堂活动立足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并本着自愿的原则,因此具有较强的高效性。

2.第二课堂活动特点分析。整体来看,第二课堂活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学生主体性。各种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兴趣爱好等为基础和根本出发点的,因此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而且,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也会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绝不喧宾夺主。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更好的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其次,丰富性和灵活性。不同的学生在英语方面具有不同的特长以及兴趣爱好,因此,在选择具体的第二课堂活动的时候,便会呈现出十分丰富和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活动的开展形式十分灵活,学生可以自由的在课余实践开展各种活动。另外,较强的趣味性。第二课堂活动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且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因此可以极大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兴致。于是,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十分随意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加,并按照及的想去和习惯等,选择不同的方式,兴致盎然的完成整个活动。另外,第二课堂活动还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特点。在开展活动的时候,通过学生之间的自由组合,以及活动规划和开展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整个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于是,通过各种活动,学生们可以实现相互交流和沟通,并互相学习,实现英语水平的共同提高。

(二)第二课堂活动与CBI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下,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的传授上,忽视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了扭转这样局面,更好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积极地利用CBI教学模式。CBI即“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指的是一种“学科性辅导”的教学模式。CBI教学模式依托学科内容或学生应获取的信息进行语言教学,用目标语系统教授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学科知识,又能习得目标语。因此,在CBI教学模式下,积极的将学科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教学重点的有效转移。即从以往单纯的以教师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学生通过学习各种学科知识而获得目标语言能力。而在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可以充分的将自己在第一课堂上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活动中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英语水平。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第二课堂活动与CBI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因此,可以将CBI理论应用于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之中,立足学科知识,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需要,不断促使学生在各种真实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三、基于CBI的第二课堂活动的具体开展形式分析

(一)客观分析实际需求。

1.目标情景分析。医学英语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能够利用外语工具获得相关的外文医学信息,在临床工作中能以英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精神以及相关医学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医院科研发展和满足对外交流的需要。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的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并锻炼自己听说读写以及翻译和交流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2.学习需求分析。

学生在经过一定时期的英语学习之后,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很多英语词汇和语法等知识。尤其对医学类院校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期的专业课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此时,为了将学到的英语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对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便需要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学英语水平。而且,当前的时代,需求的不仅是高学历、学识的人才,还需要可以将知识充分在实践中应用的才人,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但是,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大多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实践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学生的各方面英语能力无法满足应用提高的实际需求。例如,在进行语言输出的时候,很多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十分有限。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进行语言的组织,且在具体语言表达方面仍然存在不流畅的问题。所以,总体来看,学生现有的英语综合水平,无法满足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能力。此时,便需要积极的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来实现各种情景练习。

(二)活动的具体开展分析。

1.开展形式设定。按照实际的需求分析,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些具体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例如以英语学科竞赛为契机,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竞赛在学生中的辐射作用,营造出良好、健康的英语学习氛围。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每在医学英语学科赛事开始之前,学校可以认真动员、组织,回顾以往同学们在竞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以激励参赛学生,解析赛程赛制以指导参赛学生,传授答题经验和技巧以帮助参赛学生。并针对学科赛事的特点组织专业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参赛学生进行系统培训,另外还可以选派外教进行发音、口语指导。学科竞赛结束后,学校会对获奖学生张榜公布,并在公开场合加以表彰,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学习主动性。学校也可以通过英语角这个第二课堂,创造一个真实的英语交流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促进不同专业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有英语风采大赛、校园英语风采辩论大赛、外语达人秀、英语励志讲座、听说美语演讲比赛等。于是,通过医学英语第二课堂系列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指导学生论文写作、拓宽学生课外英语知识,并有效的激发出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使同学们的思维得到锻炼,演讲与辩论水平等也有所提高。

2.开展步骤。

(1)活动规划。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积极的做好活动规划工作。本着自愿和自由结合的原则,指导学生自由分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到第二课堂活动之中。并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结合小组内不同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以及特长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定活动的方向等。例如,如果经过讨论发现本小组的学生大多喜欢英文歌曲,则可以考虑英语歌剧集体表演等活动。然后,教师指导各个小组围绕本组选定的活动目标,多方面调查研究,通过走访咨询以及收集材料等方式,得出初步的活动规划方案。然后,再次开展小组讨论,针对初步拟定的活动方案进行可行性和科学性讨论。并根据讨论的结果,对初步活动方案进行合理的增删和完善,并得出最终的活动方案。

(2)活动开展。教师指导各个小组按照本组制定好的活动方案,开始自主活动。在学生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过分干涉学生的具体活动行为等。但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来。对不同小组的活动实施情况进行巡视,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并予以必要性的引导和提醒等。并及时将活动的具体情况反馈给学校,并针对在活动中存在一定问题和困难的小组及个人,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对选择英语辩论活动的小组,可以指派经验丰富的教师向小组或者个人进行英语辩论策略与技巧的指导,包括解释和定义辩题、如何立论陈词、提供论据、反驳,以及如何组织辩词、论证的基本结构等等。从而参与辩论的学生对辩论的理解和把握更深一层,对其今后辩论的教学及参赛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3)活动展示。在各小组按照本组的活动计划得到最终的活动成果之后,将大家结合起来,进行成果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各组认真观察、揣摩其他小组的活动开展形式和效果,并和本小组的开展情况进行比较。然后,在一个小组展示结束之后,教师要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发表对该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的意见和看法等。并展开集体讨论,对该小组的实际活动形式和效果等进行客观的评价。

(4)总结评估。在所有小组均展示完毕之后,教师要组织全体学生对不同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予以分析研究。总结出不同小组的优秀活动经验和相关良好的活动效果,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然后,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和体会。然后,根据展示的效果等组织大家进行评选,评出最优秀的小组以及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并鼓励大家向优秀的活动小组以及个人学习。

(5)活动效果分析。

在教师的悉心指导和组织下,学生们积极的参与到互动活动之中,从而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全面提高英语口语、写作、口笔译等实际应用能力,受益匪浅。另外,通过总结回顾也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医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形式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使英语学习充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从单纯语言教学到全面语言生活构建。另外,利用第二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专业兴趣,也可以积极的促进第一课堂建设,实现医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在医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基于CBI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掌握医药卫生基础学科的各种基本理论知识,并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科研等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基于CBI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建议积极的在今后医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予以推广应用。

[1]高红,陈克伟·探究第二课堂活动中医学英语实践模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8):69-69.

[2]Leavers BL,Stryker S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for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 (3):269-275.

[3]李菊仙,张彪·CBI教学理念对医学类院校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的启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3,28(2):84-88.

[4]黄媛·基于需求分析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情况调查——以医学英语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3.

G642.421

A

1009-8534(2015)02-0127-02

2015-1-19

王红阳(1975-)女,湖北省武汉市人,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医学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医学英语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医学
读英语
医学、生命科学类
酷酷英语林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