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

2015-04-10 17:00杨自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费尔巴哈黑格尔上帝

杨自强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青年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

杨自强

(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马克思一生中对人的关注从未停止过。从最初一个康德哲学信徒到具有唯物主义信条的共产主义战士,马克思关于人思想的探讨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毫无疑问地说青年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是其成熟时期思想的理论渊源,理清青年马克思人本质思想的发展脉络有助于加强我们理解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逻辑进程。

青年马克思;人本质;实践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关于人本质的思想亦是如此。青年马克思尚在中学时代就开始关注人的本质问题,由于历史和时代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对人本质问题的思考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最终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本质观念。

一、中学时代:“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

马克思1818年生于普鲁士王国莱茵省的特利尔城并在这里接受中学教育和思想启蒙。青年马克思就读于传统的宗教学校,在这里他接受系统的宗教教育。中学毕业时马克思已经是一个接受了系统的传统教育的合格“市民”。他在学习中表达了对基督虔诚的信仰和热爱。“同基督结合为一体是绝对必要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不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离开基督,我们就会被上帝所抛弃,只有基督才能够拯救我们”[1]451。受这种教育的影响,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对于人的思考更多是基于与上帝相对的角度。青年马克思认为基督徒应该和上帝结合,这种结合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何为人的本性呢?马克思并未直接回答,他认为基督是美德、智慧、正义和高尚的代言物,而信徒一旦和基督结合人就会实现对道德完满和对真理的追求。此时马克思对人的理解是抽象且屈服于上帝的,人的本性不来自于人而来自于上帝。

除了传统的宗教教育之外青年马克思还接受了来自其父亲、维腾巴赫(马克思中学时代的校长兼历史老师)、威斯特伦(马克思岳父)等人思想的熏习。这些人受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并将一种建立在康德哲学基础之上的理性主义神学思想带给了青年马克思。这种建立在康德哲学之上的理性主义道德思想将人基于道德观念的主体能动性确立为历史进步的主要动力,其本质是一种伦理唯心主义。受此影响,青年马克思认为“神也给人指定了共同目标——使人类和他自己趋于高尚。但是,神要人自己去寻找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神让人在社会上选择一个最适合于他、最能使他和社会变得高尚的地位”[1]455。人们应该和基督结合,但神只给我们指明了共同目标——趋于高尚。至于如何趋于高尚、达到目标的手段则需要人自己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在这里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青年马克思不同于虔诚的基督教徒对上帝的绝对信仰,他在信仰上帝的同时看到人的理性之光。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依然有其对人性的思考:“相反,人的本性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伟大的哲人、卓越的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的、真正伟大的人物”[1]459。所以,青少年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遵循的原则不是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私利,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自身的不完美和人类的幸福,这是人的本性的要求,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的完美和人类的幸福并使自己趋于高尚。

总之,中学时期的马克思受传统的宗教教育和康德哲学的影响建立起一种以理性主义道德神学为底色的哲学世界观。这种哲学世界观使青年马克思不同于普通上帝的忠实信徒,在对上帝赞美的同时青年马克思认识到人在趋于高尚、在和基督结合过程中人能自主地选择目标、选择最合适的途径。马克思认为我们心中虽然充满神性的火花——对美好的、高尚的上帝所具有的品质的向往,但是我们在通往与上帝结合的道路上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而我们面对这种诱惑表现出了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欲望阻碍了我们与上帝的结合,由此他认为“人是自然界唯一达不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1]450。

二、博士论文时期:“不应该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

1835年,马克思前往伯恩大学学习法律,一年之后转往柏林大学,在大学期间青年马克思逐渐告别康德哲学走向黑格尔哲学。面对现实与“应有”间无法调和的矛盾,青年马克思最终发出“我最神圣的东西已经毁了”的呼唤并自觉走向了曾十分厌恶的黑格尔哲学。投向黑格尔的怀抱之后,马克思并未成为一名真正的黑格尔派而是成为一名青年黑格尔派。

1839~1841年间青年马克思完成了《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博士论文,在这篇博士论文中马克思主要受黑格尔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尤其是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与黑格尔所推崇的自我意识是有差别的。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第一部分详细比较了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当时的哲学家认为伊壁鸠鲁是个剽窃者,但“马克思针对前人对伊壁鸠鲁哲学的一些误解,指出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并不是对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剽窃”[2]87。马克思以原子运动为切入点指出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的哲学的差别:“一个是怀疑主义者,另一个是独断主义者;一个把感性世界看作主观假象,另一个把感性世界看作客观现象”[1]29。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是怀疑主义者,伊壁鸠鲁是独断主义者。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运动的形式不是客观的现象,应该是主观假象。德谟克利特又认为“感性的现象是唯一真实的客体”,这样马克思认为德谟克利特就陷入了二律背反之中。伊壁鸠鲁则认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性知觉”,感性世界是真实的、确定的,他强调偶然性,正如马克思所认为的伊壁鸠鲁只看见偶然的因素,因而导致了一种倾向于否定自然的一切客观实在性。

青年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第二部分表面上是在论述伊壁鸠鲁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的原子运动细节上的区别,实际则包含一种隐性的自由主义的观点。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的共同之处在于认为原子的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原子相互排斥引起的运动。但是伊壁鸠鲁提出了另一种运动方式——原子偏离直线。青年马克思侧重于对伊壁鸠鲁原子偏斜运动的考察,在他看来,在原子的偏斜运动之中蕴含着一种主体的自我意识。青年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原子偏斜观点中透露出人的自由意识需要能动性的观点,伊壁鸠鲁把自由意识的能动性看成一个可以“偏斜”运动,而不是不可改变的直线运动。把原子的运动换成自我规定、自我意识,那么原来对原子运动的两个规定就是对人自我意识的限制。伊壁鸠鲁的第三种原子偏斜运动就是自我意识的能动作用,这样自我意识就完成了自由的转化。马克思正是借助对伊壁鸠鲁原子运动的论述阐述了蕴含主体的自我意识。

总之,马克思在此时期虽然从康德哲学走向他开始所厌恶的黑格尔哲学,但最终形成一种既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又不同于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的“自我意识”观点。马克思通过对伊壁鸠鲁原子运动状态的具体分析阐明了原子的偏斜运动的合理性,也就是除了直线运动外的原子自由运动。原子的直线运动是一种不自由的状态,通过原子的偏斜运动从而达到自由状态。马克思认为原子“脱离直线的偏斜”其实代表人的自由意识,如果人们要活得自由,就必须挣脱命运的束缚。

三、《德法年鉴》时期:“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

在《德法年鉴》时期之前青年马克思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在《莱茵报》时期逐步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在《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更加关注的是作为法律上的人。在马克思此时的著作中“公民” “公众” “国民”“代表”“私人”等词语频繁出现,这可以表明青年马克思对人的关注已经逐步从抽象的人过渡到现实中的人。

离开《莱茵报》后马克思在小城克罗兹纳赫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开始结合《莱茵报》时期的实践研究社会和国家关系问题,在此时期也是马克思由对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接运用到走向费尔巴哈的反面的过程。在此期间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以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前三部著作可以说是为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提出做了初步的基础,我们也可以看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唯物主义的运动仅仅是对费尔巴哈的直接运用,而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逐步走到费尔巴哈的反面。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中马克思自觉地运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方法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研究方法,同时马克思肯定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看法。马克思用费尔巴哈主宾倒置的方法批驳了“在黑格尔那里,人不是具有现实的本质的力量的现实的人,而是人的自我意识”[3]7。通过对市民社会和国家关系的深入讨论,青年马克思指出了现代国家中个人存在与社会存在相分离的根源是现代国家不可能实现人的普遍本质和人民的利益。在《论犹太人问题》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逐渐走向费尔巴哈的对立面。首先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认为犹太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高度经验的本质,既然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本质,那么人如何获得解放呢?“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并且作为个人,在自己的经验生活、自己的个体劳动、自己的人际关系中间,成为类存在物的时候,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的力量’是社会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起来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以政治力量的形式同自身分离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的解放才能完成”[3]189。其次,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进一步对这种类存在物的本质进行了说明:“人不是抽象的蛰居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3]199。费尔巴哈指明了人是在自然界中的人,自然界是人存在的基础,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进一步指出人除了存在于自然界之外还存在于“人的世界”,这显然是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超越费尔巴哈自然之中的人后,马克思在“人的世界”中进一步考察人,将人放入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社会经济关系中寻觅人的本质。1844年马克思完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将人的本质和劳动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实践性的活动是人与动物之间最本质的差别,也就是说人类有意识的劳动将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也正是因为人的有意识的劳动使人成为区别于动物的类的存在物。马克思考察人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活动以后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性”[3]273,而人在现在社会中人和人的劳动发生了异化即人不具有人的本质。此时,马克思虽然从劳动中发现了人本质,但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采用的是一种异化复归的逻辑明显带有一种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性质。

总之,在《德法年鉴》时期青年马克思彻底与黑格尔决裂,并逐步与费尔巴哈分道扬镳,完成了对人本主义超越。从一个康德哲学的信徒到走向宗教对立面的马克思,青年马克思的人本质思想经历了由“人是自然界中唯一不能达到自己目的的存在物”发展到人本质是“自我意识”,再到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实践,这都与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代、马克思在理论上的探索、政治立场的改变、自觉的社会实践息息相关。毫无疑问,青年马克的人本质思想是其成熟时期思想的理论渊源,理清青年马克思关于人本质思想发展的脉络有助于加快我们理解马克思人本质理论的逻辑进程。马克思的思想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关于人本质的思想在其后来的理论中进一步丰富、完善从而实现彻底的超越。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 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郜春霞]

An Analysis of Young Marx’s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YANG Zijiang

(SchoolofPublicAdministration,N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210046,China)

Marx’s concern for people in his life never stops. Originally a believer in Kant’s philosophy to a materialistic credo of Communist fighters, Marx thought discuss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No doubt the thought of human nature of young Marx’s is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his mature thought.Clarifying the thought helps to strength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ogic of Marx’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young Marx; nature of human; practice

2015-04-24

杨自强(1991- ),男,河南信阳人,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A811

A

1671-8127(2015)04-0005-03

猜你喜欢
费尔巴哈黑格尔上帝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他者的批判与实践思维方式的创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重新解读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认识论的变革
120秒的“上帝”
费尔巴哈与孔子“爱”的差异及当代意义
费尔巴哈之火:一个现象学的分析
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请你为自己打开一扇窗
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请你自己打开一扇窗
是否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