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学体会

2015-04-11 09:31江苏射阳县陈洋小学224300沈昌俊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教师应错误检验

江苏射阳县陈洋小学(224300) 沈昌俊

验算是学生检查解题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计算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因此,验算能力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的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验算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任何作用,所以教师应注重验算的教学。

例如,小学数学苏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中第一次安排了验算的教学。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验算过程中会出现两种错误,从而导致验算起不到检验的作用。以“74+794”的计算和验算为例,验算时,学生会这样计算和验算。如下:

从上面的计算过程中能看出学生不会计算“7+9”,所以验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还有的学生是这样计算的:

学生把原题中的数字“794”看成“497”,造成验算起不到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分析后认为,是学生没有认识到验算的目的是什么。有很多学生认为验算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只要根据计算过程再写出一个对应的加法算式就行了。其实,验算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计算正确与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细心计算和主动检验的良好习惯。然而,我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主动验算的习惯,也不知为什么要验算。因此,学生的验算能力并不是太理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发挥验算的作用,让学生进行真正的验算呢?

我认为,在验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让学生明白验算的目的是什么

验算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为了查错或验正。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讨论:“要想知道计算对不对,可以怎样做?”学生会说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引出对调数字进行检验的方法,让学生明确验算的目的是什么。同时,教师应利用学生关注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心理,让他们感受到验算的必要性,从而产生学习验算的内在心理需求。

2.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

仍以“74+794”的计算和验算为例,验算时先让学生看一看数字有没有写错,在题目抄正确的基础上,再重新计算一遍,切不可第一次计算错了,第二次还是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并不是两次的结果一样,就说明计算是正确的了。验算只能尽可能地查出错误,但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如果发现两次计算的结果不同,可能是计算有错误,也可能是数字写错。因此,发现计算结果不同后不要着急,要仔细地检查,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改正。教学减法验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把验算和估算结合起来,让学生先估再验,进一步提高验算的效率。在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之后,学生不可能马上掌握得很好,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改正。如上面提到的验算错误在学生中出现的可能性非常大,教师可以用实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观察,让他们说说验算的错误易出现在什么地方和如何避免这些错误,使学生在反思中掌握验算的正确方法。

3.要坚持训练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他们的意志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教师应要求学生任何小事都要认真做,哪怕是一个等号、一张演草纸,也要写得端端正正。验算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经常有意识地让学生用各种方法进行验算,时间久了,他们就能形成积极验算的习惯,验算的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如教学中可经常开展“百题无错误竞赛”等活动,只有经过这样的锻炼,学生遇到困难时才会不屈不挠,意志才会渐渐坚强起来。此外,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知识是一天天积累起来的,教师对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必须予以纠正。如提醒学生使用验算本并且及时地督促检查等,从而不断地增强他们的验算意识,提高他们验算的能力。

总之,验算不仅是检验解题结果的标准,而且验算能力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培养的数学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忽视验算的教学,而应把这部分内容当作重要的学习任务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猜你喜欢
教师应错误检验
在错误中成长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