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方法摭谈

2015-04-11 09:31江苏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210016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32期
关键词:倒数助学小数

江苏南京市武定新村小学(210016) 曹 逸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是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然而,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课堂仍然是教师提问,学生做答,学生自己很少会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学会提问?笔者结合“助学单”的使用,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

一、把握学生提问的时机

1.课前自主完成助学单时

在助学单的设计上,不妨在助学单上设一栏“我的问题”。课前,学生在初步完成预习之后,可以进一步深入思考,把自己的疑惑或问题提出来,可以向教师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围绕自己已经懂的内容设计相应的问题来考考同学。

例如,在“认识倒数”一课中,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1)是不是只有分数有倒数?像0.5×2=1,它们没有分子分母,但它们的乘积是1,它们互为倒数吗?

(4)0的倒数是什么?为什么?

……

提问的深度,反映了学生预习和思考的程度。通过提问,既能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情,准确定位教学重难点,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2.课上互动交流助学单时

在学生已经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学起点发生了变化。对于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遵循重点问题重点讨论,个别问题单独交流,价值不大的问题课后的原则。各问题视难易程度灵活处理,讨论、反驳、补充、质疑、辩论、操作、演示,通过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共同解答。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适时提问,教师随机点拨,在互动中让知识结构变得清晰、完整。

3.课后回顾与反思时

教师引导学生课后主动进行反思式提问。通过批判、概括、总结等思维活动,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课前的疑问有没有得到解决?”“课堂中收获最大的是什么?”“练习中曾经出过哪些错误?错误原因是什么?”“学完之后有没有产生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并促其不断提升。

二、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

要养成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教师长期的训练和悉心培养。其中指导学生学会提问,使其掌握科学合理的提问方法尤为重要。

1.刨根问底——溯源法

溯源,即追本溯源,探寻事物的根本源头。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多问几个为什么,弄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他的观点和想法是什么?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的思维过程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不断回溯,促使学生更准确、全面、细致、深刻地理解知识。

例如,在“认识平方千米”一课中,学生围绕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进率关系展开了讨论。

生1:我知道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我汇报完毕,谁与我交流?

生2:我想提个问题,1平方千米为什么等于10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为什么等于100公顷呢?

生1:因为1平方千米是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

生3:我知道1平方千米是100公顷。因为1平方千米等于1000000平方米,1公顷等于1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生1:大家听懂了吗?

(有的学生点点头,部分学生疑惑地摇摇头)

生1:谁还能再解释一下?

生4:1000000平方米里面有100个10000平方米,所以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生5:我画了个图,请大家看一下。因为1公顷是边长100米的正方形,1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千米可以分成100个1公顷。

生1:大家听懂了吗?(学生点头、鼓掌)

生7:我的图跟他有点不一样。每行画10个1公顷,可以画10行,所以1平方千米等于100公顷。

学生在研究1平方千米与其他面积单位的关系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追问和解答,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知识。

2.明知故问——设疑法

在理解知识时通常会遇到重点、难点和易错点。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针对难点设计问题,并一遍遍地向学生追问与强调。如果改为让学生围绕一个已经理解的知识,针对容易出错之处、较难理解之处自己设计问题,考考其他同学,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内化知识。

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中的习题:填方框中的数:

生1:我想考考大家,要计算第二个方框,为什么这里用25加15而不是减15?

生2:减15是正着想的,25加15是倒着想的,这里用倒着想的方法就可以算出答案。

生3:倒着想和正着想不同,比如正着想乘4的话,倒着想就要除以4,我认为是这样的。

看,学生的设疑直指核心问题,正着推和倒着想的区别不用教师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而是在学生互相设疑答疑中得到展现。

3.勇于挑战——质疑法

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同见解,有不同的声音是一节课上最有价值的事情。教师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教师,带着挑剔的眼光,批判的精神,多角度思考,勇于提出质疑,甚至“异想天开”。

例如,在“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一课中,一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道题目书上化简的方法太麻烦了,能不能就用除以,等于结果就是10∶9?”这种另辟蹊径的想法,以及他敢于质疑书本的精神都值得肯定!

4.与众不同——比较法

比较,是通过对两种相近或相反事物的对比进行思考,寻找事物的异同及其本质与特性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把相似或相反的知识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明晰知识的本质特征。

例如,在“小数的大小比较”的预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把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和整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对比,学生提出了精彩的问题:整数数位越大数就越大,小数是不是数位越多就越大?整数和小数比较时都是从什么位开始比?小数都比整数小吗?……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概念逐渐清晰,思考逐步深入。

5.反弹琵琶——逆思法

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

例如,在“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一课中,师生共同解决了“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这个实际问题。教学结束时,教师请学生提问。一个学生问:“如果知道今年有24个班,要求去年有多少个班,是不是应该用”尽管这个学生所说的算法是错误的,但他把问题倒过来想的思维方法值得肯定。

总之,有问题,才会有求异;有问题,才会有创新。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让问题充满课堂,让问题启迪智慧!

猜你喜欢
倒数助学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惊喜倒数日历
关爱·帮扶·助学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