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哲学意蕴之唯物史观浅析

2015-04-11 08:05赵欣上海交通大学上海200240
关键词:拜物教经济基础资本论

赵欣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资本论》哲学意蕴之唯物史观浅析

赵欣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造出来的伟大著作。从哲学视角分析,它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发展恰恰就是这一点的鲜明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一方面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基本规律,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论证、丰富和完善了他的唯物史观,从这一点上看,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

《资本论》;哲学意蕴;唯物史观

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是马克思研究和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时期。尤其在1843年至1883年间,马克思耗费了近40年的时间成就了他的政治经济学的思想结晶——《资本论》,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成果。唯物史观在这个著作的研究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论证和更深层次的发展。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

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所谓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生产力总是与生产关系紧密联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影响,才会有生产。”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决定于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作为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体现,“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因此,对于任何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研究都必须从物的关系深入到人的关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相应内容、具体形式以及发展走向,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也对生产力起着一定的反作用,这既包括促进作用也包括阻碍作用。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从最初两者间的相互适应到此后的调整、改革、甚至是新旧间的交相更替,直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在又一新的阶段上的相对稳定,两者的这一矛盾运动最终引领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走向进步。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论证了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马克思首先对生产力和生产资料所有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他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正是劳动生产力诸多要素的不断完善,人类社会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不断地向前发展。劳动生产力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独自完成的,各要素的发展都必须结合特定社会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生产关系的作用下,来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任何财产形式都不存在的地方,就谈不到任何生产,因此也谈不到任何社会。”劳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都必须和一定的经济所有制形式相结合,从而产生一种生产关系。

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由于社会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这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购买劳动力,使得劳动力成为商品,生产出比自身更大的价值,其中在购买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则变成了资本,从而来进行资本主义生产。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资本家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同时,为了进行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所攫取的剩余价值转化成资本,通过这一资本化过程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物质动力。从这一点上看,资本的不断积累,剩余价值的不断转化,势必带来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因此,这就迫切需要实现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来满足日益扩大的发展需求。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限性,资本家利用自身拥有的生产资料掌握着生产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社会化的实现,从而也就直接导致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作为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被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根本原因,换句话说是其必将灭亡的根源所在。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之基本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济基础是决定上层建筑的,它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当然,上层建筑也能对经济基础起到反作用,为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起到一种维护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相比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要复杂得多。当一种社会形态处于上升发展阶段的时候,这个社会形态已建成的上层建筑是适应这一经济基础的,而当该社会形态处于没落时期,它们之间的关系则变得不再适应,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基础则要求更加先进的上层建筑的建立和完善。这充分表明:任何社会形态中的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期落后于或不适合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对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过程的分析上,以此来验证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状况的规律的理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严格地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来以前,带有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色彩的资产阶级理论被作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而在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之后,统治阶级在这些已有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的理论成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构成了资本主义上层建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无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什么为主要内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都应当认识到它们都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并且这些意识形态都是会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拿宗教来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前,人们对于宗教的认识都是十分狭隘和肤浅的,主要体现在对大自然、对物以及对神灵的膜拜上。而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为了统治需要,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逐步建立的基督教,新教则更多地表现在资产阶级的宣传口号上,如“天赋人权、鼓吹自由平等博爱”,体现在一种对于抽象的人的崇拜,其本质还是上文中提到的一种拜物教,这是一种伪善的资本主义道德宗教观,它所宣扬的道德观念也只是一种抽象的社会关系,譬如它所提倡的一些类似于“勤劳、节欲”等伦理道德也只是针对于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目的是寄希望于规制劳动者的思想来更好地实现国家的统治与管理。当然,除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以外,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中所形成的市场制度与市场主体间的法权关系也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必须按照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市场主体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交换,但是进一步分析后不难发现,这种市场环境中所宣扬的平等和公平也只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中生产关系的抽象表达,并不能掩盖其中资本攫取利益最大化的根本动机。毕竟,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制定法律制度,其根本还是为了达到以一种所谓“合法合理”的形式来剥夺劳动者的生产成果,榨取其剩余价值,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史观之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问题是社会历史观中的基本问题。只有弄清楚这一根本问题,才能正确分析社会历史领域的其他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精神发展史,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根本无视人类社会的根本规律。1859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这段话清楚地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则,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以及这些思想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的分析,论证了他的这一基本观点。

以资本主义社会中特有的一种思想意识——拜物教来考察,它的产生和存在就极为鲜明地体现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当中思想意识与社会生产方式之间的关系。拜物教,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把某种物当作神一样来崇拜的宗教意识。这一思想意识在商品中则更多地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对于商品的极度崇拜和追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因此,商品拜物教其实是人们把自己与商品的关系看成一种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一种体现生产的社会关系,这是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歪曲和错误的反映,受这一思想观念的影响,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把商品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的神秘物。除了商品拜物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还分析了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通过对各种拜物教的分析,深刻揭示了他们所反映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这些观念背后所隐藏着的经济根源。虽然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以及资本拜物教这些思想观念的外在表现是一种虚幻的形式,但任何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因而这并不影响对于它们产生的真正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断定。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两大贡献之一,它的创立以及后续的不断完善,离不开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资本论》作为一部伟大著作,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去分析,它准确地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的根源又归结于生产力的层面,从而达到了分析和验证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并且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理论。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 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彭琳)

赵欣(1991-),女,安徽安庆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15-05-23

A1

A

猜你喜欢
拜物教经济基础资本论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马克思的拜物教批判与形而上学——对鲍德里亚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批判性反思
《资本论》视域下马克思自由观的再探讨
浅析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与政策
从商品拜物教到景观崇拜: 德波对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新推进
张异宾(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长沙市建成“全面小康之市”的路径分析
Китай и Россия должны продолжить упрочивать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фундамент отношений всеобъемлющего партнерства и 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ого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