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民使用六君子汤为主方治疗肿瘤的经验

2015-04-15 23:45潘宇
江苏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谷芽益民舌苔

潘宇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指导:李益民

李益民使用六君子汤为主方治疗肿瘤的经验

潘宇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指导:李益民

李益民主任医师依据痰是肿瘤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这一理论基础,结合各个脏器不同的特点,采用六君子汤为主方,辨证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

肿瘤 脾虚 痰湿 健脾化湿 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源自 《妇人良方》,功用益气健脾化湿,扶脾治本中兼化痰湿,是为标本两顾之方。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痰湿,症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四肢无力,食少便溏,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我院肿瘤科李益民主任医师在肿瘤的治疗中灵活应用六君子汤,辨证准确,加减得当,收到较好的疗效。现将李师采用六君子汤为主方治疗肿瘤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肺癌——脾虚痰湿证

肺癌的发病之一和饮食所伤有关,《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为生痰之源,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生化输布,致湿聚生痰。肺为贮痰之器,痰浊留于水之上源,阻滞肺络,痰瘀为患,结于胸中,形成肺癌。清·沈金鳌所著《杂病源流犀烛》对肺癌的病因病机和治疗都有详细的记载,书中提到:“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息贲肺积病也……皆由肺气虚,痰热壅结,宜调息丸、息贲丸,当以降气清热,开痰散结为主。”可见痰为肺癌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痰在肺癌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六君子汤主要用在肺癌脾虚痰湿证,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而稀,胸闷气短,腹胀纳少,神疲乏力,面色无华,大便溏薄,舌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濡缓或濡滑。给予补气健脾、宣肺化痰治疗。药用:陈皮、法半夏、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桔梗、杏仁、干姜、大贝、金荞麦、炒谷芽、炒麦芽。其中六君子汤化痰健脾,桔梗、杏仁宣降肺气,痰得温则化,干姜、大贝、金荞麦加强止咳化痰之力,辨证要点抓住痰多色白而稀、舌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即可。

2 肝癌——肝郁脾虚证

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藏血。《血证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得畅。”若情志抑郁,不得发泄而致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结于腹中,日久则变生积块。另外饮食不节,过饱或过饥,嗜酒过度,损伤脾胃,脾虚湿困,运化不健,水湿停聚,聚于腹内,发为鼓胀,久之成瘤块。故肝郁脾虚是肝癌的主要病机。其症见上腹部肿块,消瘦乏力,倦怠短气,腹胀纳少,进食后胀甚,口干不喜饮,大便溏数,小便黄短,甚则出现腹水、黄疸、下肢浮肿,舌质胖,舌苔白,脉弦细。治疗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为主。药用:陈皮、法半夏、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白芍、蛇舌草、半枝莲、炒谷芽、炒麦芽。其中六君子汤加入当归、白芍又称归芍六君子汤,出自清·江涵暾《笔花医镜》,可治肝气郁滞、肝血不足、脾气虚弱之证。主脾胃不健,气血两亏所致之纳少、神疲、膨胀腹满,呕吐,与肝癌症状相似。

3 胃癌——气虚痰湿证

东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指出胃反的主要病机为脾胃损伤,不能腐熟水谷。金元时期,朱丹溪《丹溪心法·反胃》提出“反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之说。治疗上主要根据气、血、痰、热偏重不同辨证选方,“血虚者四物为主,气虚者四君子汤为主,热以解毒为主,痰以二陈为主”。明·吴昆《医方考》指出:“翻胃一证,古今难之。若胃脘未枯,皆为可治。借曰枯之,则从容用药,犹可久延。若造次不察病理,非唯无益,而又害之矣。”并认为反胃是积痰满胃所致,用三花神祐丸。可见胃癌的病变在脾胃,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若脾胃运化失常,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从而导致胃癌的发生。胃癌气虚痰湿证,可见脘腹满闷,食欲不振,腹部作胀,吞咽困难,泛吐白黏痰,呕吐宿食,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弦滑。给予补气健脾,祛湿化痰法。药用:陈皮、法半夏、太子参、炒白术、炙甘草、生薏仁、黄芩、干姜、莪术、蛇舌草、百合、麦冬、枳壳、龙葵、炒谷芽、炒麦芽。胃喜润恶燥,以和降为顺,故加百合、麦冬益胃养阴,枳壳行气、消积、化痰。

4 乳腺癌——肝郁脾虚证

清代《张氏医通》谓:“乳岩属肝脾二经久郁,气血亏损。”明代薛己《校注妇人大全良方》称之为“乳岩”,指出“若初起,内结小核,或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巉岩崩破如熟榴,或内溃深洞,血水滴沥,此属肝脾郁怒,气血亏损,名曰乳岩,为难疗”。可见本证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调达,横乘脾土;或饮食不节,劳倦太过,损伤脾气,脾失健运,湿壅木郁,肝失疏泄而成。乳腺癌与肝脾密切相关,本证以胸胁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伴齿痕、脉弦等为辨证的主要依据。采用六君子汤加当归、白芍、桂枝、夏枯草、玄参、大贝、蛇舌草、炒谷芽、炒麦芽等。

5 病案举隅

周某某,男,71岁。2011年1月14日诊。

2009年3月体检发现右肺占位,4月15日行胸腔镜下右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右上肺叶)腺癌Ⅱ-Ⅲ级,中央型,大小3.5cm×3.5cm×3cm,浸润支气管壁软骨组织,气管旁淋巴结可见癌转移(1/2,2/2,1/4)。术后行TP化疗6个疗程。2010年10月13日MRI检查明确有右侧枕叶及额叶转移,10月21日、11月13日行培美曲塞化疗2疗程,同时配合司莫司汀口服化疗,12月24日~2011年1月6日行全脑放疗,剂量30GY/10fx。结束后出现咳嗽咳痰,痰黄白相间,行走时出现呼吸困难,汗出较多。1月6日住院后按放射性肺炎治疗,经抗感染,抗霉菌,地塞米松、氨茶碱解痉平喘,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并服用益气养阴中药,咳痰气喘始终不能解决。辨证发现患者神疲乏力,面色无华,痰多以色白而稀为主、舌淡胖有齿印、舌苔白腻,脉濡滑,应属脾虚痰湿证。拟改用六君子汤加味。处方:

陈皮10g,法半夏10g,太子参20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6g,桔梗10g,杏仁10g,干姜5g,大贝10g,金荞麦30g,炒谷芽15g,炒麦芽15g,黄芩10g,鱼腥草15g。常法煎服。

7剂以后,患者气喘症状有明显改善,能下地行走,后加用僵蚕5g、地龙5g加强解痉止咳平喘之力。此方后略有加减,一直服用至2011年6月15日患者死亡,期间患者不愿再进行化疗。虽然患者最后仍然死亡,但此方使患者最后存活5个月,并且能下地慢慢行走,漱洗饮食能够自理,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可见患者从中药治疗中获益明显。

6 结语

肿瘤形成的重要病机之一就是痰湿结聚。朱丹溪首先提出肿瘤的发生与“痰”有关,他说“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又称:“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高锦庭也说:“癌瘤者,非阴阳正气所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明代赵献可在《医贯》中指出,噎膈是“多升少降,津液不布,积而为痰为饮”。另外,清代王维德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也指出乳岩是“阴寒结痰”而成。而“脾为生痰之源”,脾主湿,脾失健运则水湿不化,津液不布,凝聚为痰。六君子汤的主要功用为健脾化湿,《内经》曰:壮者气行则愈,怯者着而成病。东南之土脾湿,人人有痰,然而不病者,气壮足以行其痰也。若中气一虚,则不足以运痰而痰证见矣。是方也,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前之四君子也,所以补气。乃半夏则燥湿以制痰,陈皮则利气以行痰耳。可见六君子汤为健脾化痰妙方。故在病机与脾虚痰湿相关肿瘤中使用六君子汤治疗有较多的理论依据,只要辨证准确,临床收效显著。

编辑:傅如海

R273

A

1672-397X(2015)02-0023-02

潘宇(1978-),男,医学硕士,副主任中医师,从事肿瘤内科工作。dapanyu@163.com

2014-09-29

猜你喜欢
谷芽益民舌苔
儿童食积 喝焦双芽山楂饮
消食药膳方
看不见你的脸
宝宝需要清洁舌苔吗
刷牙别忘清理舌苔
舌苔厚腻 原来是湿气太重
脾虚可用三芽茶
谷 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