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转筋辨治五法

2015-04-15 23:45王玮
江苏中医药 2015年2期
关键词:桑寄生竹茹筋脉

王玮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妊娠转筋辨治五法

王玮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以下五法治疗妊娠转筋:滋阴养血,柔筋止痛;补益肝肾,养血舒筋;健脾益气,养血柔筋;温经散寒,活络舒筋;清热凉血,养血通络。验之临床,均获佳效。

妊娠转筋 辨证论治 养血柔肝 舒筋

妊娠转筋,也称妊娠下肢抽筋,是指在妊娠中、后期出现小腿抽痛,常在夜间或睡眠时加剧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多因孕后精血养胎,筋脉失养,或寒凝经络所致。其痛楚难以名状,严重影响睡眠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阅古今文献,历代医家对妊娠转筋一病少有论及,但对转筋的论述颇丰,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言:“血气皆少则喜转筋。”《灵枢·经筋》曰:“寒则反折筋急”。《张氏医通》曰:“血虚则筋急,增损四物汤。”《伤寒论》载:“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若厥愈足温者,更与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笔者曾跟随马氏妇科创始人,第三、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马大正教授门诊3年,在临床实践中注意收集妊娠转筋验案,并在马教授悉心指导下总结出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采用以下五法治疗本病,临床取得满意疗效,特整理如下。

1 滋阴养血,柔筋止痛

张景岳曰:“阴虚者,水亏也……血虚者,肌肤干涩而筋脉拘挛。”《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载妊娠病源有三大纲,居首便是阴亏。人身精血有限,聚以养胎,阴分必亏。阴血不足则下肢筋脉失于濡养,筋脉收缩挛急,不能舒展。此型多表现为小腿抽筋,少寐多梦,两目干涩,口干咽燥,面色稍白,皮肤瘙痒,舌红、苔少,脉细等。可用芍药甘草汤与桑寄生、木瓜、牡蛎相配伍治之。

芍药甘草汤是《伤寒论》中治疗“足挛急,不得伸”的经典名方。运用此方可酸甘化阴,筋荣肉润,拘急缓解。药虽两味,但用意精奥,疗效显著。经现代药理研究,对横纹肌、平滑肌的痉挛,不管是中枢性还是末梢性,均有镇静作用[1]。配以木瓜合芍药酸甘化阴入肝经,舒筋活络,专治小腿转筋。牡蛎含有大量的钙,而钙离子对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至关重要,以此为治疗 “肉”之依据。

案1.张某,女,26岁。2012年12月30日初诊。

妊娠5月余,近一周来小腿抽筋疼痛较剧,屈伸不利,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治法:滋阴养血柔筋。以芍药甘草汤加减。处方:

炒白芍20g,炙甘草6g,桑寄生15g,竹茹10g,桑葚子20g,何首乌15g,淮山药30g,牡蛎12g,生白术30g。4剂。常法煎服。

2013年1月6日二诊:大便已正常,小腿仍抽筋,舌脉如上。方药:炒白芍30g,炙甘草9g,桑寄生20g,竹茹10g,牡蛎20g,木瓜10g,续断10g,杜仲12g,当归5g。续服5剂。

2013年1月17日三诊:小腿抽筋已经消失。

按:妇人孕后肌肉痉挛,拘急作痛,乃因血聚于下而养胎,阴血亏少,不养筋脉之故。遂以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濡养筋脉,缓急止痛。桑寄生、桑葚子、何首乌补益肝肾,养血舒筋。并加大剂量山药、生白术滋脾阴、润燥通便。牡蛎含有大量的钙,可直接起补钙作用,此又西为中用。二诊时转筋未愈,考虑芍药分量欠缺,加大至30g。并加入治转筋要药木瓜,以其酸能走筋,益筋走血。又气滞不行血,血瘀不养筋,给以少量当归和血通络,则筋脉舒缓而挛急解。

2 补益肝肾,养血舒筋

肝主筋,藏血以荣筋,夜卧则血归于肝而藏,荣筋之血尤显不足,故于夜间发生筋脉抽搐疼痛多见。妊娠转筋多由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此型多表现为夜间小腿抽筋,肢体发麻,头晕眼花,耳鸣如蝉,面色、唇舌、爪甲淡白,舌淡黯、苔薄白,脉细无力等。

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主筋,其筋脉之灵活舒利运动有赖于肝肾精血的濡养,否则阴津精血不足时常致筋脉失养而拘挛。按《医宗必读》所言,“东方之木,无虚不可补,补肾即所以补肝。”故妊娠转筋之病,肝肾同补,则肝血生化有源,妊娠转筋可愈。

此型笔者常用何首乌与鸡血藤、白芍、牡蛎配伍,或用桑寄生、川断与桑葚子、鸡血藤配伍,或夜交藤、络石藤与白芍相伍。何首乌为补益肝肾之上品,其茎夜交藤,也可补益肝肾,唯力稍逊。但其可“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故也可治疗妊娠转筋,常与竹茹、桑寄生、五加皮配伍。五加皮的补益肝肾有其独特之处,补而不滞,行而有节。肝主筋,肾主骨,筋骨坚强,则妊娠转筋可愈。

案2.王某,女,30岁。2013年9月9日初诊。

妊娠22周+3,小腿抽筋疼痛1周,屈伸不利,每于半夜起坐用手按摩10min方能缓解。腰膝酸痛,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法:补益肝肾,养血舒筋,润燥通便。处方:

鸡血藤15g,夜交藤 15g,络石藤 15g,天仙藤10g,生白芍30g,甘草6g,牡蛎15g,桑葚子30g,胡桃肉(杵冲)30g。3剂。常法煎服。

2013年9月12日二诊:小腿抽筋大减,大便欠畅,夜眠欠佳,舌脉如上。中药在前方基础上改牡蛎20g,加桑寄生15g。续服3剂。

2013年9月15日三诊:小腿抽筋消失,诸症向愈。

按: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生。妊娠中后期,胎儿渐大,母体胎儿需血量增加,致肝血常不足。肝的阴血充盈又有赖于肾水的滋养,反之水不涵木则筋挛急。此案妊娠大便难也为肾虚血枯肠燥之故也。遂治以补益肝肾,养血舒筋,润燥通便。方中夜交藤乃何首乌之茎,有补养肝肾、通养经络、养心安神之能。鸡血藤养血舒筋荣络,络石藤益肾功专舒筋活络。又妊娠中后期,胎元渐大,压迫血络,易致下肢气血郁滞,导致下肢肌肉痉挛,遂用天仙藤行气舒筋通络。白芍养血柔筋,合甘草成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可治阴血亏虚不能濡润筋脉所致之下肢挛急。牡蛎含有大量的钙,而钙离子对于保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至关重要,以此为治疗“肉”之依据。又大剂白芍以养血润肠之燥,合桑葚子“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又养血润肠,胡桃肉补肾养血,润燥通便。全方共奏补益肝肾,养血舒筋,润燥通便之功。二诊再加桑寄生“补肝肾,助筋骨,益血脉”,药证相投,乃获显效。

3 健脾益气,养血柔筋

《杂病源流犀烛》载:“仲景言血虚则筋急,此又筋急之原,由血脉不荣于筋之故也。”胎赖血养,子食母气,气血易耗。若后天化源不足,则血不养筋,拘挛而痛。临证可见小腿抽筋,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苍白或萎黄,舌淡,脉细弱等。此型可用香砂六君子汤与络石藤、白芍、炙甘草相伍,通过健脾和胃,资其化源而达到养血柔筋的目的。其中薏苡仁功能利湿健脾,舒筋除痹。《本经》称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故可用来治疗妊娠转筋,用量15g。诸多本草称其“妊妇禁用”,马教授谓其“有吹毛求疵之嫌”。他临床用之再三,曾治疗妊娠消食者一次用量达120g,疗效斐然而无偾事[2]。

案3.黄某,女,29岁。2012年12月7日初诊。

妊娠4个月,下肢抽筋反复发作1周,纳差,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法:健脾胃,柔经络。处方:

太子参15g,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5g,白扁豆20g,薏苡仁15g,络石藤15g,白芍10g,炙甘草6g。5剂。

2012年12月13日二诊:药后下肢抽筋消除。

按:孕后饮食劳倦伤脾,化源不足。且血聚冲任养胎而血愈虚,故血不养筋,下肢拘挛作痛。用药以大队健脾养胃药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白扁豆、薏苡仁为主,意在益血之源。再加上络石藤“治腰髋痛,坚筋骨,利关节,久服通神”,芍药、甘草酸甘化阴,能滋阴养血、滋养脉络。诸药合用,则气血得充,筋脉得养,转筋得愈。

4 温经散寒,活络舒筋

《巢氏病源》云:“冷入于足之三阴三阳,则脚筋转,入于手之三阴三阳,则手筋转,随冷转入之筋,筋则转;转者,皆由邪冷之气击动其筋而转移也。”孕妇下肢受寒养凉,筋脉失于温煦,故小腿肌肉挛急、剧痛、僵硬、屈伸不利。夜半又为阴中之阴,阳气潜藏,阴盛阳虚。《内经》言:“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临床上妊娠转筋受寒冷刺激而发病者较多,且又以夜半发作为主。此型常见夜间小腿抽筋,四肢清冷,得温稍减,微恶风寒,舌苔薄白,脉弦紧等。

此型笔者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打底再加木瓜、五加皮,或用甘松水煎热洗下肢。甘松性温,《本草正义》说:“近东瀛医家谓此药善通经络,专治转筋……知此物温运,活络通经,无出其右。”临床上用甘松治疗妊娠转筋,也常与桑寄生、白芍、竹茹配伍。

案4.徐某,女,23岁。2012年12月17日初诊。

妊娠6月,右侧小腿抽筋5d,隆冬半夜起坐用热水袋外敷后方能缓解。嗳气厌食,涎多恶心。舌淡、苔白,脉滑。治法:补气血,温经脉,化痰湿。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小半夏茯苓汤化裁。处方:

黄芪12g,桂枝6g,炒白芍10g,生姜5个,大枣6个,半夏12g,茯苓10g。5剂。常法煎服。

2012年12月23日二诊:右侧小腿抽筋消失,恶阻减轻,舌脉如上。守上方续进5剂。

按:《诸病源候论》曰:“转筋者,由荣卫气虚,风冷气搏于筋故也。”此案即为孕后营卫虚弱,感寒受冷,寒性凝滞,使气血运行涩滞。加之阳气不足,失于温达,以致筋脉不和,挛急作痛。本案与黄芪桂枝五物汤证的营卫气血不足,兼阳气偏虚,血行不畅所致的躯体麻木、疼痛等症的病因病机相似,故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气养血舒筋,温经散寒止痛。寒湿困脾而涎多恶心,故又以小半夏茯苓汤温化痰湿。方中黄芪益气生血,畅通血脉,善治气虚导致血行涩滞引起的疼痛等症。桂枝温通筋脉,《长沙药解》称其“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荣郁……舒筋脉之急挛”,与芍药配伍可温阳散寒,柔肝缓急,益阴和络。诸药合用,补气血,调营卫,温通血脉,改善血液循环,寒邪得散,痰湿得化,诸症愈矣。

5 清热凉血,养血通络

妊娠转筋偏于热者,病源肝肾阴虚,筋脉失养,燥涩内生,热燥于筋。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言:“阳气郁拂,热内作,热燥于筋,则转筋也。”常见小腿抽筋,腰痛绵绵,夜间烦热,口苦咽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时黄,舌干边红,脉细数等。此证笔者常用忍冬藤、竹茹、桑寄生、丝瓜络等配伍治之。忍冬藤清而兼通,竹茹凉而微通,丝瓜络通而无补,三者各司其职。其中竹茹、桑寄生和丝瓜络又是马教授用于柔筋通络治疼痛的常用药对[3],柔筋与通络并行,补益与祛湿兼备,相互促进,柔筋、通络、止痛之效益彰,治疗经期、妊娠或产后肢体筋脉抽掣、挛急疼痛属于络阻者,疗效十分理想,且药性平和,无过用之虞。

此外钩藤作为一种藤类药,也具疏通经络的作用。《本草述》称钩藤治“筋脉拘急作痛不已者”。临床上用钩藤治疗妊娠血热肝旺引起的转筋有效,可与桑寄生、白芍、忍冬藤配伍。

案5.张某,女,34岁。2012年3月14日初诊。

妊娠7月,下肢抽筋2d,自觉全身烧热感,舌边稍红、苔薄白,脉细滑数。治法:清热凉血,养血通络。处方:

忍冬藤15g,竹茹10g,桑寄生15g,生白芍15g,炙甘草6g,牡蛎20g。5剂。常法煎服。

2012年3月20日二诊:药后下肢抽筋即愈。

按:孕后精血下聚养胎,肝血亏损,精液常不足,热燥于筋,则转筋也。《药性切用》认为忍冬藤“清经活络良药,痹症挟热者宜之”,妊娠转筋属于热瘀入络者,均可选用。竹茹,竹之脉络也,以竹之脉络而通人之脉络也,其形同藤络,故有通养经络的作用。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益血脉,再加芍药甘草汤及牡蛎滋阴养血,缓急止痛。诸药合用,一举症消。

6 结语

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分别以上述五法遣方用药,治疗妊娠转筋疗效显著。笔者认为,在脏腑辨证上妊娠转筋与肝、脾、肾关系最为密切,但其终极病机始终不离“肝血不足、筋脉失养”之窠臼。故治疗上在审因论治的同时养血柔肝舒筋必不可少。若遵此法,有的放矢,多能灵验。

[1] 李春红.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腓肠肌痉挛60例.中医临床研究,2014,13(6):99

[2] 马大正.妇科用药400品历验心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32

[3] 胡欣欣,马大正.马大正教授治疗妊娠疑难病常用药对举隅.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1123

编辑:傅如海

R271.41

A

1672-397X(2015)02-0066-03

王玮(1984-),女,硕士研究生,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不孕不育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工作。wowowosesee@gmail.com

2014-10-24

猜你喜欢
桑寄生竹茹筋脉
经典名方橘皮竹茹汤历史文献考证与分析*
基于“肝主筋脉,调畅情志”中医辨治帕金森病抑郁的思路和方法
以《中国药典》为引考证竹茹止血功能
知足常乐
半寄生植物连载·一桑寄生
不同寄主桑寄生药材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降压作用的影响
总裁出场自带水军
清热化痰的竹茹
一统天下(龙首)
益肾又安胎的桑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