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学科思想方法 彰显微课实用价值

2015-04-17 14:30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黄志伟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微课理念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教师进修学校 黄志伟

微课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又一股教学技术手段和课程理念的新浪潮,有关微课的概念解释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要点和特征:表现形式是一段短小而完整的教学视频,承载内容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主要目的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是基于正常课程的延展和补充。

近两年我国的微课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微课作为一种课程类型和新兴教学手段,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足和问题。纵观当前的许多微课作品,主要问题有两类:一类是技术方面的,如一些作品制作粗糙,不利观赏等;另一类则是微课所承载的内容,存在着主题不清晰、环节不完整、内容枯燥乏味、平淡无奇,无法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等问题。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技术问题不是主要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成熟慢慢精细、完善,而且仅有技术也是做不好微课的。微课所承载的内容的学科性、专业性很强,因此要做好微课,最重要的应是如何通过短小精悍的微课作品,将某一知识要点讲清讲透,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体现微课真正的实用价值。而要让微课对学生学习有实实在在的帮助,内容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制作教师先要有对专业知识有深刻的理解,需要学科思想及方法的引领,才能更好地实现微课的实用价值。

那么什么是学科思想及学科方法呢?学科思想是对学科知识的高度概括,是学科的灵魂。“学科思想是指由学科专家提出的对尔后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那些观念、思想和见解。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二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学科思想是深层的、隐性的,而教材知识只是学科思想的具体表述,是显性的。微课既是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和课程类型,又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首先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但学生要学好某一学科知识,又需要教师对该学科知识和方法有深刻的理解,学科思想是深层的,不容易直观地表现出来,而微课的特点则是直观性、可视性,因此微课制作需要教师对作品进行精心的设计,将教材知识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讲解清楚,才能更好地体现微课的实用价值。但纵观当前的许多中小学微课作品,整体上看在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上还是不乐观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

1.问题意识欠缺。许多微课作品做成类似教学片断,仅是把某课的知识点做简单介绍,而缺乏问题的提出和解决的意识,学生看完该作品后,很难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也没有起到启发学生学科思维的作用。

2.讲解过程平铺直叙,单调乏味。尤其是重要概念、原理往往需要教师基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建构,但许多微课作品则是将教材的表示直接呈现,而缺乏对重要概念、原理的深入解读,学生也就缺乏对概念建构的立体感。

3.仅对某一知识点的讲授,过于肤浅单一,缺乏对知识内在联系举一反三的解读。

以上三方面就是当前的一些微课作品缺乏学科思想方法而产生的主要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普遍存在,制约了微课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价值,使许多作品让人感到华而不实,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大。那么如何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渗透学科思想方法,使微课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微课作品的品质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从教师专业素养的层面上看,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学科素养,加强教师对本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教育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职业,给学生一碗水,自身得有一桶水,而且是源泉活水。学科素养的内化和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形成的过程,需要教师经常性地拓展阅读,亦要重视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通过教学研究思考与教学实践的不断磨合,形成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厚积薄发才能游刃有余。

其次,在微课设计的理念上,应注重新课程理念的引领。新课程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教师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知识的探索者。新课程理念正好与微课的理念是一致的,一方面微课正好是教师根据教材对某一课堂知识、主题重新设计开发的一种新课程类型,一个简单的微课作品凝聚着教师的课程理念、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以及教师个人的思维偏向智慧特点;另一方面,微课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更高效地自主学习,将知识内化升华为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离不开新课程理念的引领。微课作品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就应尽量做好三大方面:①短小精悍,能短时间抓住学生注意力;②有趣易懂,有清晰明了的讲述,有生动有趣的设计,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③给人启发,好的作品应传达出教材没讲出来的隐性知识,不仅能理解知识,还能启发学生思维,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其三,在微课制作层面上,要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1.注重对导入的设计,加强问题意识的引导。微课制作主题应当非常明确,用最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形式很快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将其吸引到微课所要呈现的学科知识中,因此导入形式应精心设计,尽量用巧妙的方法把问题抛出,而后再叙述解决问题。

2.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概念,可结合学科特点应用多种形式讲解概念,比如以问题列表(如图片、表格)、知识流程图等思维导图及思维辅助工具来引导学生思考。

3.对知识点的解读讲授应该是多维度的,可以从各个角度观察、分析、论证,使该知识点在多角度解读下聚焦,方能使该微课作品真正让学生理解掌握,印象深刻,并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以上三方面要做好,归根结底还是教师根据自身积淀下来的对任教学科思想方法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课是一种能集中体现教师教学理念、学科素养甚至是个性特点的课程表达形式。微课制作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科思想方法影响微课制作,同时微课制作也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科思想及方法的进步。

其四,在学校管理层面上,应该加强在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中对微课的研讨。过去教研活动往往比较空泛,许多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现在微课是一个很好的教研话题。微课对教学的实用性,制作的简易性,使其容易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成为具体的教学教研问题。而集体教研一旦聚焦到某个知识点的教学问题时,在交流争论的过程中就自然会牵涉到该知识点背后所依托的学科思想和方法,从而在设计中加以渗透,找出最佳方案,从而大大提升微课作品的品质和内涵,使其实用价值得到更大地发挥。

综上所述,要提高微课作品的实用价值,离不开学科思想方法的渗透,也唯有如此,微课的理念才不仅仅是一阵风,为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接受,并主动思考、参与、创新,微课作品才能保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学生高效自主学习的媒体工具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载体,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知识点微课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