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药煎药机使用情况调研

2015-04-20 02:28沈立环
药品评价 2015年16期
关键词:煎药饮片社区卫生

沈立环

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械科,北京 100061

汤剂是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的液体剂型,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的制备一直沿用传统的人工方式,费时费力,久置易发霉变质,存在着煎药质量和卫生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种传统煎药方法不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的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很多医院引进了中药煎药机,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有了一定的技术进步。

煎药质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说:“凡用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但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失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1]”因此,中药煎煮的质量对中医治病的疗效有重大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对北京市东城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药煎药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

1 方法

1.1 目标选择 对东城区中药煎药机使用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进行调查。完成了对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这6家分别是:龙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育馆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花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定门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2 流程 阅读相关文献,利用东城社区卫生服务系统的平台进行中药煎药数据的统计调研,收集2013年度和2014年上半年六家社区中心的中药机煎药情况。具体通过走访煎药室负责人、实际操作人员,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内容包括煎药机信息、工艺信息、煎药付数与次数同时记录煎药机的品牌/型号、生产国/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煎药锅体积(L) /材质、是否自动控制、压力范围、饮片袋材料/大小/如何选用、有无另加过滤网等[2]。按煎药机种类不同分别记录适合煎煮的次数、煎煮前是否浸泡、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温度、压力与时间、特殊药物处理方法、分装后每袋体积、实际翻看药渣考查是否煎透。

2 结果

2.1 煎药机信息

2.1.1 煎药机品牌 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煎药机品牌情况见表1。

因为各中心煎药机都是东城区社管中心配发,所以厂家都是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东华原公司电加热型的高压带挤压装置的煎药机较常见,可自动控制温度、时间,压力范围在700-1060hpa 。

2.1.2 煎药锅体积/材质 煎药锅材质均为不锈钢材质

2.1.3 饮片袋 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使用无纺布袋,但厚薄、质地略有差异。供应商分别为康源医药经营部和东华原医疗设备两家公司。康源厂家的无纺布袋优点是装药量大,但是材质稍薄;东华原厂家的无纺布袋优点是质地相比较较厚,质地优,煎煮过程中及煎煮完成后无纺布袋不易变形的优点。2.1.4 使用频率 2013~2014年度各个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天煎药锅数如下:体育馆路中心每天44锅,永外社区34锅;天坛中心每天煎药15锅;朝阳门中心14锅;东花市中心6锅。可见各个中心煎药锅数量有一定差别,体育馆路中心和永外中心患者煎药的需求较多。

表1 使用煎药机品牌情况Tab1 Thebrands of decocting machine

表2 使用高压煎药机情况Tab2 The condition of pressure decocting machine

3 工艺信息

3.1.1煎煮的剂数 煎药剂数每锅最多7剂,最多可煎10剂(医保要求最多每次不超7天量,所以每锅每次最多煎煮7剂)。

3.1.2 浸泡、加水量、浸泡时间与煎煮次数 浸泡器具多为煎煮罐,也有用大小不等的塑料盆、整理箱或塑料桶、不锈钢桶。煎煮次数均为1次。

3.1.3 煎煮温度、压力与时间 使用高压煎药机的煎煮条件见表2。

3.1.4 煎煮浸泡的加水量 因草药的特殊性,煎煮前的浸泡对药物的溶出速度影响非常大,我们对6家中心做了电话问询,煎药前每份代煎药大约浸泡20~30分钟,按处方草药总用量的大小决定用水量,浸泡前都能做到全部没过药品,药量大的用手挤压也要全部浸泡没过药品,到时间后,再试草药浸泡后情况加适量水煎煮。

3.1.5 煎煮付数 2013年1月到2014年6月各家中心煎煮付数见表3,表4。

4 影响药物疗效的外在因素

4.1 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3]。花、草、叶可浸泡20分钟(如:玫瑰花、鱼腥草、薄荷叶等)。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浸泡30~60分钟(如生地、牛蒡子、枳实、牡蛎、生石膏、龟板、鳖甲等质地坚硬的药材,需延长浸泡时间,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表3 2013年煎煮付数表Tab3 The decocting quantities in 2013

表4 2014年上半年煎煮付数表Tab4 The decocting quantities in the first half year of 2014

4.2 服药时间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用,对肠胃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患者,应在晨起空腹时服用效果最佳,因为清晨血压呈周期节律性变化,所以这个时间段服药效果最合时宜,但在实际情况中更应灵活随每个病患的个体差异来掌握服药时间。

4.3 煎煮时间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煮,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4.4 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煎煮锅。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4]。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煮中药饮片,以确保药物疗效。

5 讨论

中药煎药机具有以下的优点:方便服用、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减少了汤药中有效成分的氧化失效、卫生学检测指标合格率高,数剂合煎,分量更均匀等。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装饮片袋的材质,装量与捆扎方式会造成药物的紧实度不同,影响药物成分的溶出。建议参考设备运行的要求,确定适合大部分药材成分充分溶出的饮片袋材质。浸泡操作是煎煮中药出现问题集中的环节。煎煮前药物不浸泡或因浸泡加水量受限导致泡不透,特别在药材体积大、浸泡时不翻动、不挤压的情况下,饮片袋上部药材有可能无法煎透,如质地坚实的鸡血藤、白术、茯苓块或吸水量大的苦参、夏枯草等。对质地坚实的饮片,可适当延长浸泡与煎煮时间。对于其他含挥发性成分较多且又为药物有效成分的中药,如厚朴、辛夷、陈皮、吴茱萸、防风、当归、川芎、丹皮、徐长卿等需考虑该中药的主要功效而采用合适的煎煮法。对于剂量较大的中药汤剂要考虑煎出率。剂量偏大的药剂有煎不透之嫌,不如传统煎药方法能煎透,所以为了保证药效及质量应对药材在煎煮前的浸泡要严格把关,不同质地药材应分别对待。

还有一类较为特殊的饮片品种“小包装”,就是把传统的中药饮片加工得更小,切片更薄,把一些全草类的饮片分段切开,放在单位为10克的小包装袋里密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保证了药品在储存及运输环节不易被污染,控制总体灰分,称量更准确。同时由于药材在加工环节被加工得更细、更碎,所以在煎煮环节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但其缺点是医师不易掌握药材的包装重量,不能灵活控制每味药材的剂量单位(例如:医师处方中要开甘草6克,但是局限于每袋药材的克重只有10克为单位的甘草)这点是“小包装”不能和传统饮片所能比拟的。

煎药机在实际煎煮过程中还有一类是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药物的煎煮质量。众所周知,现代的煎药机都为高压力密封设备,故在煎煮过程中不能打开煎煮设备慎防发生危险,所以例如一些需要先煎的药物(如:生石膏、生磁石等)无法实现在群药放入之前先煎;后下药(如:薄荷、砂仁)需要在煎煮完成前10分钟放入群药的药材无法后下的问题不可避免,从而造成需要先下的药物不能煎出有效成分,需后下药材有效成分被长时间煎煮而遭到破坏,影响到整体药效的发挥,这点我们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并加以研究改正其弊端。

除此以外,煎药室应当由具备一定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经验的中药师具体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质量监督及组织管理工作,煎药工作人员需有计划地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岗位培训,并且煎药人员对患者应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能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基层从事煎药工作的人员应有的中药汤剂制备知识,对加水量、煎药时间、火候以及特殊中药的处理对疗效影响不清楚或不重视会直接影响中药疗效。总之,千篇一律的模式是不足为取的。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合理的情况下,我们应进一步探讨中药煎煮的方法和煎出率,提高传统中药的治疗效果。

[1] 张海波. 中药煎药机制备汤剂的操作及体会[J]. 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3): 141-142.

[2] 任长友, 叶光. 中药煎药机在我院应用的体会[J]. 中国厂矿医学, 2001, 14(6): 507-509.

[3] 张波, 张殿珏. 利用煎药机改进传统中药熬制工艺的做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5, 25(5): 57-59.

[4] 宋金泉, 张文清, 危秀兰. 我院试用三九电子智能煎药机的体会[J]. 海峡药学, 2004, 16(5): 45-46.

猜你喜欢
煎药饮片社区卫生
传统煎药与现代大型煎药机的区别
夏枯草精准煮散饮片与普通饮片煎煮质量评价
白果饮片质量标准修订研究
银翘散煮散与饮片煎煮过程挥发性成分蒸发规律比较研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传统煎药法与中药煎药机在复方中药煎煮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上海推“1+1+1”基层医疗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