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时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状况影响的研究

2015-04-23 10:55吴华容叶珊珊
关键词:抢救室年资时机

卢 丹,吴华容,方 量,叶珊珊,黄 伟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柳州 545005)

呼吸衰竭患者的病情变化迅速,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无创机械通气是一种治疗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1]。进入医院前开展急救护理,可以争取抢救手术的最佳时机[2]。本文研究了急救时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 年5 月~2013 年4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0 例呼吸衰竭患者,2009 年5 月~2011年4 月的80 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A 组;2011 年5月~2013 年4 月的80 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B 组。所有患者在平均呼吸情况下的PaO2值<60 mmHg,排除原发性心排出量(CO)降低引起的低氧血症、各种恶化癌症引起极严重的呼吸异常等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抗炎等治疗方法。均采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均进行抽吸胸腔积液,均采用呼吸兴奋剂联合呼吸机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

1.2 研究方法A 组未实施优化抢救时间方案;B 组实施了优化抢救时间方案。A 组抢救方案:在接到通知后,医护工作人员去急诊接诊,根据患者情况临时处理;当患者到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项目的检查与化验;患者家属去针剂药房自行取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抢救。B 组优化抢救时间方案是力争在第一时间内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具有可预见性、标准化、专业化以及程序化的优化抢救时间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2.1 采用结构化护理团队模式急诊室设置6 个护理团队,每个护理团队6 名护士,由高年资的专科护士任组长,其余根据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分为高年资护士1 名、中年资护士2 名、低年资护士2 名。根据具体情况由组长统一指挥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抢救。

1.2.2 实施过程在进行急诊接诊时,由一名高年资、中年资和低年资护士组成医护接诊人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呼吸衰竭患者做出迅速的判断,使用轮椅进行接诊,尽可能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情况。与此同时,立即通知医院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提前做好对呼吸衰竭患者到院时进行救治的相关准备。

当患者到达院后,由一名低年资护士全程跟踪服务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化验,配合各项目专人负责的专用窗口开展相应的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的完成患者到院后的工作,这样可以通过最快捷、周全的服务保证患者进行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

通过建立的完善、通畅的信息系统,24h 内开放针剂药房,取消患者自行取药的过程,由同一名低年资护士全程跟踪服务并指导患者家属开展抢救相关的工作,进一步保证患者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救治。

设立护理团队监督、评比、学习等考核制度,由医院护理管理人员每个月对6 个护理团队间和每个护理团队内部进行评比考核,进一步加强对急救护理团队的考核力度,确保医生、护士、患者及家属能够进行最迅速、最有效的交流、沟通、配合与支持,最大限度的缩短所用时间、提供最好的服务支持和实施最有效的抢救,在我院实际情况下争取最佳的急救时机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救治。

1.3 评价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住院的时间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情况,其中,当患者身体状态良好并且动脉血氧分压与心输出量正常后即可出院。

在患者出院4 个周后随访,采用SF-36 中文版健康量表对A、B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总分值为100 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就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 软件处理数据,两组计数数据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用t 检验,若P<0.05 则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由表1 得,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发病时间、疾病构成、呼吸衰竭分类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的比较相对A 组,B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死亡率、住院时间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出院4 周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相对A 组,B 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中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

3 讨论

目前,急诊分诊已不再是简单的分科诊治,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急诊患者的病情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然后及时、合理安排抢救[3]。急诊科在危、急、重症抢救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作用,快捷、科学、高效的急救流程是对急诊患者实施急诊救治的前提[4]。快捷、高效的急诊流程能够为抢救工作争取最佳的时机,能够显著改善急救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机体功能早日恢复[5]。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呼吸衰竭患者,尽早给予机械通气,并且及时的配合一定的抢救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6]。间歇正压通气(IPPV)是抢救、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伴有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可靠、有效的方法,及时、积极的处理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7]。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自主呼吸停止是一种非常危、急、重的情况,部分患者因病情危、急、重而死亡,但是仍有部分患者经过及时的抢救、合理的治疗,还是能够恢复呼吸并存活下来[8]。有研究显示,呼吸衰竭合并基础性疾病患者的急救时机对治疗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9]。另有研究显示,呼吸衰竭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患者治疗预后有较大的相关性。然而,有研究显示,呼吸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住院时间与进入急诊抢救室时机的相关性不是特别明显[10]。目前关于呼吸衰竭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间与患者治疗预后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争议。因此,对于呼吸衰竭患者进入急诊抢救室的时机与治疗预后关系的研究还需要更加深入、更加广泛、更加全面的开展。

本文研究显示,相对A 组,B 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B 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的各项指标中均显著提高。综上所述,急救时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状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李建民, 关晶.无创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湖南师范大学(医学版), 2011, 8(2): 30-32.

[2] 胡小娟, 刘虹燕, 熊国庆.基于移动通信短信业务的远程急诊护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 2013, 28(8): 14-16.

[3] 黄丽英, 陆一鸣.急诊分诊在急诊科安全管理中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 2014, 43(2): 225-227.

[4] 黄丽燕.急性脑卒中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效果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9): 1772-1773.

[5] 赵素敏, 张 宏, 刘国英.急诊快捷流程在老年急性脑出血救治中的效果及对微创治疗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8):2238-2239.

[6] 高 辉, 郑建芳, 缪瑞娟, 等.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气管插管时机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32):4139-4140.

[7] 刘 魁, 彭文鸿, 王 萍.AECOPD伴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IPPV临床疗效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4): 653-655.

[8] 方经宏, 姚 亮, 王贵春.中枢性呼吸衰竭的抢救与治疗[J].安徽医学, 2011, 32(1): 63-64.

[9] Kasapkara HA, Topsalcal R, Yarlioglues M, et a1.Effects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s on coronary collateral circ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Coron Artery Dis, 2012, 23(7):421—425.

[10] 史迪.呼吸衰竭患者入急诊抢救室时机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 2014, 34(6): 525-527.

猜你喜欢
抢救室年资时机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师生互动4时机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运用“三阶梯”方法的实践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