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5-04-24 08:29徐维东
关键词:调研高职大学生

徐维东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党政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徐维东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党政办公室,辽宁 沈阳 110122)

以省内几所高职院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网上调研问卷的形式,对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以及手机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手机对学生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为此,首先,应提升对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重视程度;其次,应加强学生手机上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对手机依赖的认识,提高心理免疫力;加强课堂管理,严肃课堂纪律;学校有效利用手机网络平台,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引导学生成长。

高职院校;手机上网;网络平台;手机依赖

伴随着第三代、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3G、4G网络)的发展,手机已经从曾经的通讯工具蜕变为联通世界的掌上电脑。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无论在教室、宿舍、食堂还是操场,到处都可以看到大学生低头沉迷于手机的现象。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使用手机及对手机依赖的情况,课题组对沈阳、辽阳等几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了网络问卷调研,共收回有效问卷942份。通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发现:30%左右的学生有比较明显的手机依赖倾向,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课余生活状态。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克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和手机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一、调研问卷统计情况

本次调研对象以沈阳和辽阳地区的学生居多,其中主要来源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建筑职业学院、辽阳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参与调研学生的家庭所在地分布均匀,调研结果具有普遍性。在学生使用的手机中,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占96.28%,不能上网的手机仅占3.72%。学生中有76.75%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改变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习惯,同时也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课堂上玩手机对学生的影响调研。有33.76%的学生觉得影响很大,影响了听课和学习;有52.76%的学生觉得有一定影响;只有13.48%的学生觉得没什么影响(见图1),可见学生上课时间玩手机对学习影响较大。

图1 课堂使用手机对学生听课的影响

(2)手机对学生业余生活的影响。学生中闲暇时大部分时间看手机的占38%;一半时间看手机的占37.05%;只有24.95%的学生很少花时间玩手机(见图2)。可见手机对学生业余时间的占领面之广,占领时间之长。

图2 手机占用学生业余生活时间

(3)手机对大学生身体的影响。感觉眼睛刺痛的占44.59%;头晕的22.05%;先兴奋后无聊的28.24%;空虚的16.67%;没什么不适的31.85%(见图3)。对于大学生而言,已经有超过60%的学生感觉到了手机对其身心的危害。

图3 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不良反应

(4)手机对沟通方式的影响。学生使用最多的沟通方式是微信或QQ,面对面聊天占10.4%;打电话28.1%;写信仅占1.06%(见图4)。

图4 学生使用手机作为沟通方式占普遍沟通方式的比重

(5)学生对手机依赖程度自我测评情况。自我感觉对手机依赖很强的占12.74%;比较强的35.99%,将近50%的学生有较强的手机依赖,无依赖的仅占7.64%(见图5)。

图5 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程度分析

二、调研结论

1.手机改变了彼此的沟通方式

在本次调查中,96.28%的学生使用了能够上网的智能手机,其中1500元以上的手机占54.35%。80.47%的学生手机月消费在100元以下,占生活费的十分之一左右;54.25%的学生每月上网流量在150MB以上,上网流量消费已经超过通话费用。彼此沟通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打电话更多地转变为微信和QQ交流。在调研中还了解到,学生中经常出现同桌和前后座的同学有事情都通过QQ或者微信沟通,“人机热,人际冷”的特点非常突出,很多学生感觉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淡漠。

2.手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大学生更快捷、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和知识。手机已经不再局限于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它把语言、文字、网络等传播媒介进行了科学系统的整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掌上电脑,成为满足社会大众增长知识、加强交流、提升文化需求的新媒介,对于加快大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扩大交流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2)有利于高职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与亲人朋友的沟通。通过视频、微信、QQ等多种形式,人与人之间虽远隔千里,但交流起来却十分方便、快捷、灵活,而且人与人之间不用正面接触,这就降低了正面交流容易产生的紧张感。同时,手机又具有速度性、互动性和保密性。尤其是微信、QQ、微博、朋友圈的广泛使用,学生家长可以通过手机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情况,并能有效地保护个人隐私。而且微信和QQ聊天可以不限时空,国内外广泛交流,扩大了联系面,也节省了电话费。

(3)加快了高职学生个体向社会化的转变。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手机硬件操作系统的迅速发展,手机的内涵日益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这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广的社会交往机会,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感受社会,从而加快了其个体向社会化的转变。

3.消极影响

(1)影响了学习效果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调研数据显示,77.0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玩手机;86.52%的学生觉得上课玩手机对学习有影响。课堂上使用手机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聊天、看小说、打游戏,基本与学习无关,这就导致听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不好。课堂上偶尔响起的手机铃声或者短信提示音,不仅影响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思路与情绪,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干扰。而且,由于手机体积小,隐蔽性好,在考试中学生经常利用手机传递信息、做小抄,利用手机上互联网寻找答案,这些都成为新的作弊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养成懒惰的习惯,不利于在大学生中形成优良的学风。

(2)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不良消费观。调研显示,有53.4%的学生还是在意手机的品牌,表示要用中档以上的,9.24%的学生表示不适用国产品牌手机。使用3 000元以上手机的占18.9%。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卫群体,乐于追求潮流和时尚,容易进行攀比,满足虚荣心,获得自我认同,甚至出现为了买Iphone手机求包养、偷窃、抢劫等事件。不良的消费观念加重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和孩子的感情,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3)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75.05%学生的业余时间是以手机为伴;44.91%的学生在玩手机中感觉到了空虚和无聊;66.64%的学生身体已经受到手机的危害,比较明显的是眼镜刺痛和头晕。有些学生在宿舍熄灯后仍然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看小说,有的学生甚至彻夜不眠,不但影响了第二天的上课,还影响了别的同学的休息,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自己身心健康,还会导致同学之间的摩擦。

(4)开放的信息成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高职学生涉世尚浅,容易受到诱惑,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通过网络、短信等传播垃圾信息、黄色信息、中奖、虚假信用卡消费等信息对学生进行诈骗,甚至直接拨打电话骚扰学生,给他们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各种交友网站、手机“摇一摇”“附近的人”等手机功能极易为坏人所利用诱骗大学生。因此,对于大学生识别信息能力、安全上网的教育势在必行。

三、提升对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重视程度

从成瘾型人格方面研究手机依赖,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Goodman提出了行为成瘾的标准,一是时间控制,行为所花的时间远远超出预期时间;二是自制力缺乏,尝试减少或控制行为,但往往不成功;三是情绪性,当不能从事该行为时伴随出现焦虑、烦躁;四是强度大,为了填补越来越强的满意度,需要提升行为强度或增加行为频率;五是影响大,对学习、工作、人际等产生严重影响;六是固执性,明明知道这一行为对身心健康及其他方面有影响,但依然要持续这一行为;七是紧迫性,认为该行为是最紧要的事;八是逃出困难,摆脱这种行为需要很长时间。

根据我国《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非工作学习目的连续上网超过6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超过3个月,即为“网络成瘾”。

此次调研显示,当前高职大学生中有94.94%的学生每天开机8小时以上;77.81%的学生早上起来和晚上睡觉前都要看手机;48.73%的学生自我诊断有较强的手机依赖;68.9%的学生忘记带手机会感到不安和不方便。这些数据显示,手机依赖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严重的手机上网成瘾,根据对部分学生谈话显示,其发展步骤为新奇-喜欢-习惯-沉迷-成瘾-难以自拔,长时间沉迷手机网络的学生会弱化人际交往能力,降低学习效率,出现自闭、孤独、寂寞,甚至抑郁的情绪。但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手机依赖现象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急需深入研究手机依赖的克服办法。

四、多途径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

对于“您认为怎样能让学生上课不玩手机”,其中有53.08%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自我管理;9.77%的学生认为应该将手机上交;4.78%的学生选择了严厉的制度管理;3.18%的学生认为应该通过上课老师严格管理;还有13.8%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好办法。

对于选择自我管理方式,是基于对自我控制能力的一种信任。但事实是,如果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控制能力足够强,是不会出现这样的调查结果的。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帮助学生克服对手机的依赖势在必行。要从教育引导、日常管理、奖惩评价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强学生手机上网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对手机依赖的认识,提高心理免疫力。

(2)加强学生自我责任感教育、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将学生从手机中吸引出来,让正能量的文化活动占据学生的业余时间,使学生业余生活充实起来。

(3)加强课堂管理,严肃课堂纪律。严格的管理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制度管理,把上课玩手机纳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之中;二是通过设置手机存放袋等强制性措施要求学生课前上交手机;三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兴趣;四是加强对教师责任心的引导,提高教师上课管理效率。

(4)学校有效利用手机网络平台,比如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用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化引导学生成长。

(5)对手机依赖严重的学生进行排查,进行心理辅导和矫正,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回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1]杜立操,熊少青.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调査及干预对策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7): 26-28.

[2]韩永佳.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漳州:福建漳州师范学院,2012.

[3]郑晓娜,辛 斌.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报告——沈阳5所学校为例[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6):73-76.

[4]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2):59-63.

(责任编辑 祁 刚 校对 伯 灵)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n the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s

XU Wei-dong

(Office of Party and Government Affairs,Liaoning Provincial Traffic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students in several vocational colleges of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study objective.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web,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researches the situation of the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sing mobile phones,and the effects of mobile phones on the students′ study and life.The statistics result shows using mobile phones can bring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ffects for the students.Therefore,the research holds:First of all,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 dependency on ell phones;Second,we should strengthen students′ mobile Internet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to guide their cognition of the dependency on mobile phones and improve psychological immunity,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class,promote classroom discipline,and school should effectively use the mobile phone network platform with healthy and positive culture to guide the student to grow.

Vocational colleges;Mobile Internet;Network platform;the dependency on mobile phones

2015-01-20

中共沈阳市委教科工作委员会沈阳市大学生思政课题(SDSZ-2015-018)

徐维东(1971-),男,辽宁朝阳人,副研究员,硕士。

10.13888/j.cnki.jsie(ss).2015.02.030

G641

A

1672-9617(2015)02-0273-04

猜你喜欢
调研高职大学生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大学生之歌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