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3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2015-04-25 06:31陈道桢陆牡丹项静英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医学论文医务人员课题

陈道桢 陆牡丹 蒋 洁 项静英

医学论文是医学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的总结,是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探索与讨论,是医学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反映医疗机构科技、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医院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1],同时医学论文可以作为评估医院学科发展和学术带头人学术水平的可靠依据之一[2-3]。本文统计了无锡市妇幼保健院2003—2013年期间医学论文的发表情况,并且对论文发表的期刊类别进行了分析,得出该院医务人员在这11年中论文撰写能力及科研发展的动态变化结果,既为各级医院科研管理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夯实医院科技相关档案中的科研论文总结性材料;也为医院相关医务人员的科研论文发表提供相应讯息,提高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科研工作中的战斗力,不断提高个人的科研能力。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查阅2003—2013年期间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科研档案室收集登记的所发表医学论文记录,并且进一步在相关的数据库中检索验证。

1.2 文献分类 SCI期刊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2014)》收录期刊为准;中华级期刊以《中华医学会核心期刊目录》收录期刊为准;核心期刊以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六版)》收录期刊为准;统计源期刊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目录(2014年版)》收录期刊为准;省级期刊指主管、主办单位为省级单位,可面向全国跨省发行的期刊。

1.3 统计方法 采用STATA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类期刊录用数在不同年份的分布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发表的医学论文数量、质量稳中有升自2004年以来总数相对稳定,从质量上看,SCI论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11年发表的论文总数为2 145篇(详见表1)。

表1 11年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发表医学论文统计

2.2 11年间每年的论文投稿数量基本稳定 对相邻年度各类期刊录用率的分布进行比较,详见表2。11年间总体录用率分布不同(Pearson chi 2=455.72,P <0.01)。其中 SCI论文的发表数逐年提高,2012年及2013年均接近总投稿数的10%,中文核心期刊(中华级核心、一般核心)的发表数占年度总投稿数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9.6%增加至2013年的28.1%。从图1中可见发表在省级期刊的论文数量呈现倒U型分布,2005—2009年每年发表在省级期刊的论文数量占到全年论文发表数的50%以上,之后随着医院科技水平的提高及科研政策导向的调整,发表在省级期刊的论文数量在2010年以后呈现平稳下降趋势。

表2 11年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医学论文发表各级期刊的统计

图1 各级期刊所发表论文的篇数趋势量化图

3 讨论

3.1 搭建科研基础平台 科研论文质量稳步提升由表1和表2可见,11年来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SCI论文的数量,并与年份变化成正相关(r=0.95,P <0.05)。相比较而言,一些省级期刊论文发表的数量相应减少。在国家“科教兴国”的政策引导下,该院大力推崇“科技兴院”的方针政策,在这11年间相继成立了“遗传中心实验室”“产前诊断中心”“妇科重点实验室”“生殖中心”等重点实验室,为基础实验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引进大量的医学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人才,并于2012年成功创建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创新实践基地”和“杨焕明院士工作站”,为科研发展队伍注入高层次人才,提高了科研能力。

3.2 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 积极营造科研工作氛围 通过设立不同的学习型组织,达到知识共享,同步提高。医院于2009年成立“青年医师沙龙”组织,坚持每2周在全院范围内进行讲座和相关讨论1次,要求35周岁以下、硕士学历以上的医务人员必须参加,充分调动年轻医务人员的科研主观能动性;开展博士生读书论坛报告会,组织者选取本学科最前沿的发展动态进行讲解,参加论坛者进行激烈讨论,使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对本学科的动态形势发展有一个基本的掌握,提高对后续课题的选取和设计的掌控度,从而可以申请高水平的课题资助以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4]。从图1可以看出该院高质量的SCI论文从2003年的零发表到2013年发表19篇,在这11年中呈现出一个质的飞越,这些可喜的成果表明该院整体科研氛围处于一个积极向上的状态。

3.3 健全科研管理制度 保障科研建设体系 医院领导注重对医院科研现状的阶段性评估和年度评价,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实施方案,不断修订完善相关的科研规章制度,使其优化,从而有利于医院相关科研人员在科研道路上的顺利成长[5]。针对近年来医院高学历人才的增加,医院在原先的规章制度基础上加入新的条款,设立博士启动基金,为来院新参加工作的博士人才提供课题经费和政策方面的相应支持。为了培育青年医师的科研积极性,在全院范围内设立院级青年基金课题,重点扶持35周岁以下尚无科研经费人员各类课题研究的启动。每年设立20项,启动经费0.5~1万元。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医院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土壤和环境,也为医务人员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4 落实科研奖励机制 提高科研论文质量 医院根据每年科研成果不断健全院内科研考核激励机制,对硕士以上的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从论文发表、课题申报、课题资助、新技术申报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科研热情。在科研论文发表方面,根据期刊的级别实施相应奖励,按统计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华系列期刊逐项递增,对于SCI论文则根据影响因子以万元/分进行递增[6]。这些奖励举措大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参与科研的能动性,从图1中可见SCI论文和中华期刊论文在2011年开始明显增加,而省级期刊相应减少。通过奖励机制,开发医务人员的科研思路,激发科研创作的热情,提高个人对于科研论文的要求,从而积极主动地将稿件投向高质量的杂志期刊,这些成果也是科研奖励制度有效的映射。

3.5 未来进一步强化科研氛围和提升学术论文的举措 在前期的工作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之上,医院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督导,引进数名博士包括归国博士,设立4名科研岗位,并对接每个科室,调动每个科室的科研积极性,提升其科研水平。充分发挥科教科的指导作用,科研岗每个月进行1次读书汇报工作,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文献讲解以及介绍课题的最新进展。科研岗在其工作范围内指导每个对接科室的实验,以及指导科室课题的申报。同时提高课题申报和论文发表的奖励力度,以促进全院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1 杨建南,汪学军,唐红.成都铁路中心医院1989-2006年发表论文计量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2):122 -125.

2 赖素蓉,廖静波.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医学论文发表状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2012 -2013.

3 陈苏营,葛莉,金美花,等.1986-2005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表论文统计与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2008,21(2):128-129.

4 牛玉兰,强弘.我院1994-2001年科技论文发表数量与质量比较分析[J].医学信息,2004,17(10):645 -647.

5 顾怀敏,罗冰,江春艳,等.强化医院科研管理创新促进高影响因子SCI期刊论文产出[J].东南国防医药,2013,15(3):302 -305.

6 赵玉香,丁小丽,陈凯,等.丰城市人民医院2007-2011年发表医学论文的统计与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7):156 -157.

猜你喜欢
医学论文医务人员课题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第一次写课题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