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2015-05-05 07:22洪建中皮忠玲
关键词:心理健康情绪老年人

洪建中 黄 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洪建中 黄 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30079)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易活动。(2)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相比,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可以感受到更高的社会联结,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孤独感水平上不存在差异。(3)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老年人; 网络使用; 社会联结; 孤独感;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一、引言

据新华网2014年2月发布的报道,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超过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9%①。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以上②。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逐步增多,其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在心理健康社会情绪方面,闫志民的研究发现,从1995年到2011年,中国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呈现出上升的趋势③。在心理健康社会认知方面,李孝明的研究发现,与青年组相比,两组教育水平分别为中学和大学的老年被试在认知加工任务上的表现都较差;其中,教育水平为中学的老年组被试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的能力最差④。这说明老年人由于退休、丧偶、身体疾病等原因导致其社交网络缩小,这一方面使得他们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容易引起他们社会认知退化,理论退化是社会认知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心理理论对老年人的正常社会交往起着重要作用。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他人或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意图和信念等的认知,以及据此对行为进行因果性解释和预测⑤。心理理论退化的典型表现就是不能准确理解他人的情绪、意图和信念等,以及不能准确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从而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较大的困难。

有关网络使用在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作用,已被西方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如西方学者研究发现,网络使用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与家人、朋友以及同事保持联系,维持和拓展其社交网络,缓解老年人的孤独感、抑郁等消极情绪反应⑥,还有利于减缓老年人认知退化的速度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使用网络的老年人也呈显著增长的趋势。第3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6月,国内60岁以上的互联网使用者已经达到1327万人,相比较于2013年底,增长了153万人⑧。对于老年人来说,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既可以为老年人的人际交往提供便利,减缓其由于退休、行动不便等原因引起的社交困难,也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社会认知功能,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保护和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徐旭对互联网与老年人继续社会化关系的研究发现,使用互联网改善了老年人与子女的联系情况,降低了其孤独感⑨。此外,耿协鑫、周宗奎等学者通过整合关于老年人玩网络视频游戏对其心理功能影响的研究发现,玩网络视频游戏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认知退化⑩。

二、研究方法

鉴于老年人自身的发展特点,如视力退化、阅读困难等,本研究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搜集数据。2014年5月至12月期间,研究者通过两种途径——方便取样和滚雪球取样访谈湖北省武汉市两所高校的退休员工54人。方便取样指依靠学校离退休工作处、老年活动中心介绍或在老年人聚集的广场、公园等约谈被试。滚雪球取样是指依靠被访谈的老年人介绍另一些被访人。

54名被试中,31名是网络使用者,23名是非网络使用者。其中38名男性,16名女性。被试的年龄在60-89之间,平均年龄为76.17±7.55。被试中,43人(79.6%)受教育水平为大学及以上,5人(9.3%)为大专毕业,3人(5.6%)为高中毕业,其余3人(5.6%)是初中毕业。其居住状况为:43人(79.6%)与配偶居住在一起,4人(7.4%)与子女居住在一起,6人(11.1%)独居,1人(1.9%)与保姆居住在一起。其收入水平为:46人(85.2%)收入水平为4000元以上,其余8人(14.8%)收入在2000-4000元之间。96.3%的被访谈者(52人)身体健康、行动自如。网络使用者的网络使用时长范围是2—20年,大多数被试(23人)报告已经使用网络5年以上。研究采取个别访谈的方式进行,每位被访者访谈时间在30—45分钟之间。

本研究依据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社会情绪和社会认知问题以及网络使用等相关主题构建了访谈提纲,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1)老年人的网络使用情况;(2)心理健康的社会情绪层面——老年人的孤独感和社会联结水平;(3)心理健康的社会认知层面——老年人心理理论水平。为了确保研究信效度,访谈提纲中所用的问题均来自先前文献中使用的量表,并根据老年人的特定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改,例如,考虑到问题过多、过长可能会使老年人疲劳,从而引起其反感情绪,本研究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考察老年人的网络使用及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如下所述:

1.网络使用情况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8方面考察了老年人网络使用情况:是否使用网络、使用网络的频率、使用网络的目的、使用网络与谁联系、联系的频率以及使用何种工具与他人联系,并且询问了老年人对网络的态度以及为什么不使用网络。其中老年人对网络的态度和为什么不使用网络这两项为开放式问题,其余的问题均提供一定的选项供被试选择。被试对是否使用网络这一条目的回答作为区分上网和不上网被试的依据。

2.认知功能量表

3.孤独感量表

4.社会联结量表

5.心理理论故事

三、研究结果

(一)老年人网络使用的特点

1.老年人的网络使用情况

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说明老年人上网的频率还是很高的。他们使用网络的目的主要是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此外,使用网络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老年人中,大部分每周会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联系2-3次,没有老年人使用网络结识陌生人。最后,老年人最喜欢使用电子信箱和QQ与熟人联系(见表1)。

表1 老年人的网络使用基本情况(31人)

2.老年人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

访谈结果表明,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对网络使用持积极态度,认为网络使用给其带来了积极影响。由表2可知,老年人使用网络的首要原因是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开阔眼界,被访谈者提到比较多的包括“使用网络开阔眼界”、“网络信息丰富”、“方便请教别人问题”;其次,老年人认为网络给生活带来了便利,例如有被访谈者提到,使用网络“方便与儿子、孙子联系”、“使用网络预订服务,出游更方便”;第三,使用网络的老年人认为网络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认为网络是老年人的朋友,有被访谈者指出使用网络可以“传递正能量”、“对身心健康有帮助”、“获得快乐和健康”。

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没有使用网络。由表2可知,老年人不使用网络的首要原因是身体不便。当问及被试为什么不使用网络时,老年人回答最多的是“眼睛不好”、“动作迟缓”、“思维跟不上”。其次,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拼音等是阻碍老年人使用网络的第二大原因,被访谈者提到“尝试学习使用电脑,后来因为学不会放弃了”、“电脑太复杂”、“搞不清楚怎么用”、“不会打字”。第三,也有一小部分老年人提到没有使用网络是因为没有电脑。

表2 老年人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心理动因

(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1.使用与不使用网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为了便于认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基本特点,表3列出了社会联结、孤独感、认知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由表3的结果可知,使用网络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社会联结、情绪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的社会联结、情绪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都低于使用网络的老年人。而使用网络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使用网络确实有助于老年人提升感受到的社会联结、提升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的能力,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

表3 使用与不使用网络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注:+表示p<0.1,*表示p<0.05;以下均同。

2.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

通过相关分析考察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见表4),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社会联结、情绪理解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老年人越是使用网络,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就会越强,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也越高。

表4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

四、讨论

本研究深入分析了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有助于认识老年人网络使用和心理健康的特点以及对如何指导老年人使用网络、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等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一)老年人网络使用的现状与发展

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使用网络已然成了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老年人使用网络的目的与年轻人并不存在差异。交流沟通和获取信息是老年人使用网络的两大主要目的。在访谈中,被试提到,他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与子女、亲戚、老同学、老朋友联系,这表明使用网络对老年人的社会交往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络也是老年人信息的重要来源,通过网络老年人对社会上发生的事了解得更清楚。网络还是老年人的重要娱乐方式。通过网络看电视、玩游戏也受到老年人的青睐,甚至还有老年人使用网络进行商务交易,包括在网上购物、预定车票、酒店、旅行社等。第二,网络是老年人维系其已有的社交关系的重要途径,表现为老年人使用网络与熟人联系。本研究中,使用网络与他人沟通的老年人中没有一人报告通过网络结识了新朋友。第三,老年人偏爱比较熟悉的、易用的网络通信工具,但新兴的网络工具也能引起老年人的兴趣。本研究发现,老年人最多的是使用电子邮箱交流心得、互换信息。QQ作为即时通讯工具也颇受老年人喜欢。也有老年人使用微信、微博等网络通讯工具与他人联系。

(二)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状况

(三)启示

本研究结果发现使用网络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会情绪和社会认知层面均有积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信息获取和交流沟通这两个功能实现的,信息获取有助于老年人了解其周围的世界从而起到提升其社会联结的作用,交流沟通有助于老年人维持其社交网络,并在交往过程中保持情绪和错误信念理解能力。本研究结果对帮助老年人使用网络,提升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在网络使用方面,要继续加强老年大学有关计算机和网络使用相关课程建设以及相关的培训,保证畅通的网络学习渠道,以降低老年人由于客观条件(如,不会用、没有电脑)的限制而不能接触到网络的可能,同时,应特别关注收入水平、受教育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接触和使用网络的机会。

第二,在社会联结方面,通过互联网平台给老年人提供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保证老年人能够了解其周围正在发生事情,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是有联系的,以降低老年人,尤其是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由于退休、身体不便等带来的社会脱节感,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第三,在社会认知方面,积极通过互联网拓展老年人的社交网络和视野,增加老年人与他人联系、交往的机会,从而减缓其情绪以及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退化,提升其与他人交往的质量,最终达到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注释

①新华网:《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突破2亿》,新华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2/19/c_119412552.htm,2014年2月19日。

②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③闫志民、李丹、赵宇晗等:《日益孤独的中国老年人: 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第7期。

④李孝明、汪凯、陶倩:《老年人心理理论与认知加工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10年第2期。

⑤林佳燕、傅根跃、刘文庆:《成人心理理论的研究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3期。

⑥Cotten, R. Shelia, Ford George, Ford Sherry, et al. “Internet Use and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8,no.2(2012): 496-499.

⑦Johnson, G. Maria. “Cognitive Processing Differences between Frequent and Infrequent Internet Users.”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4,no.5(2008): 2094-2106.

⑧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北京: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7/P0201407215072

浅旋秸秆还田共调查12块田,水旱轮作,其中撒播田块占75%,条播田块占25%。苗期杂草种类有猪殃殃、看麦娘、繁缕、硬草、藜、荠菜等6种,拔节前期有猪殃殃、硬草、繁缕、看麦娘、藜、荠菜、通泉草、婆婆纳等8种,分属6科8属,其中禾本科2种、玄参科2种,其他科均为1种。在苗期和拔节前期形成以硬草+荠菜+繁缕+猪殃殃+看麦娘为优势的杂草群落。表3列出了株数发生量最大的6种主要杂草在同一类型田块中的平均株数、平均密度、平均盖度、平均频度及总频度。调查发现条播和撒播2种不同的播种方式对杂草的发生没有影响。

23212132.pdf,2014年7月21日。

⑨徐旭:《互联网对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影响》,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责任编辑 曾新

Internet U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Old Adults

Hong Jianzhong Huang Feng Pi Zhongling

(Key Laboratory of Adolescent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 Minstry of Education,School of Psych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Based on the interview of 54 old adul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nternet use among old adults and examined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et use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 adult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1) Most of the old adults used Internet on daily basis. They used Internet for communication, seeking information, entertainment and commercial purposes. (2) Compared with the one who did not used Internet, old adults who use Internet reported higher level of social connectedness, emotion understanding ability and false belief understanding ability. Both groups using and not using Internet did not have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oneliness. (3)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use and social connectedness and emotion understanding ability. The results imply that Internet use is not only go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motion but also beneficial to that of social cognition for old adults.

old adults; Internet use; social connectedness; loneliness; emotion understanding;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false believes

2014-12-31

国家社会基金重大攻关项目“我国青少年人格发展基础性数据库构建研究”(11&ZD151);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青少年社交退缩与网络交往的关系研究——基于湖北省青少年的调查”(Z913B02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情绪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