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脂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

2015-05-08 07:51李洁黄如伦黄春宋宇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脂蛋白血脂志愿者

李洁 黄如伦 黄春 宋宇玲

脂蛋白脂酶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

李洁 黄如伦 黄春 宋宇玲

目的探究脂蛋白脂酶(LPL)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0例进行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一时间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LPL浓度变化以及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脂水平情况, 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PL、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G、HbA1c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LDL-C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蛋白脂酶浓度降低, 其活性明显下降, 导致TG分解代谢降低从而出现高TG血症, TG向HDL-C转化速度改变, 造成HDL-C水平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脂蛋白脂酶;2型糖尿病;浓度变化

脂蛋白脂酶(LPL)是一种TG水解酶, 在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的分解代谢以及HDL-C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1]。若LPL浓度降低, 则富含TG的极低浓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分解减少, 血液中的TG明显升高, HDL-C的形成也同时减少, 脂蛋白代谢出现紊乱[2], 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情况的出现。本文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的LPL浓度, 对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进行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2~8月来本院进行检查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90例作为观察组,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以及分型标准。其中男46例, 女44例, 年龄46~67岁。同时选择90例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志愿者, 将其作为对照组, 所有健康志愿者均无糖尿病家族史, 空腹、餐后血糖血脂水平正常, 无消化吸收不良。并排除了急慢性感染疾病、心脑血管及肝肾疾病。其中男42例, 女48例, 年龄44~69岁。两组的性别比例、年龄以及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性别(男/女)年龄(岁)体重(kg)身高(cm)BMI(kg/m2)观察组9046/4456.4±7.967.4±9.1171.4±10.826.24±1.27对照组9042/4855.3±6.868.1±8.9168.6±12.726.13±1.16 χ2/t0.35571.00110.52171.59340.6067 P 0.55090.31810.60250.11290.5448

1.2 方法 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空腹12 h后采血, 及时分离血清, 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奥林巴斯AH-640)对其血清TG(乙酰丙酮显色法)、TC(氧化酶法)、LDL-C(免疫抑制酶法)、HDL-C(选择性抑制酶法)进行检测。同时另取一管抗凝全血检测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LPL水平采用吴氏法(空腹于肘前静脉注射50 U/kg肝素后15 min抽血, 立即放入4℃低温离心机中分析肝素后血浆, 置于-20℃冰箱中保存)进行测定。上述各测定方法均符合质控要求。

1.3 观察指标 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LPL浓度以及TG、TC、HDL-C、LDL-C、HbA1c等血脂水平情况, 比较分析两组在脂蛋白脂酶浓度以及血脂水平上存在的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LPL、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 TG、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TC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LDL-C水平虽略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脂蛋白脂酶浓度以及血脂水平情况对比

表2 两组脂蛋白脂酶浓度以及血脂水平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指标观察组(n=90)对照组(n=90)tP LPL(mg/L) 1.69±0.76a2.24±1.183.71750.0003 TG(mmol/L) 1.73±0.86a1.16±0.642.74910.0066 TC(mmol/L)5.13±1.495.02±1.510.49190.6234 HDL-C(mmol/L) 1.15±0.26a1.39±0.314.10360.0001 LDL-C(mmol/L)3.61±0.723.58±0.630.29750.7664 HbA1c(%) 6.72±3.93a4.98±1.563.90400.0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正急剧增加, 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3]。而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72±3.93)%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4.98±1.56)%。更为重要的是,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的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造成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的活性大大增加, 脂肪动员增加, 随之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也显著增加[4], 大量游离脂肪酸进入肝脏, 被活化为脂酰CoA, 大量的脂酰CoA与经葡萄糖氧化的膦酸甘油结合形成甘油三酯[5],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明显升高。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进行检测发现, 2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为(1.73±0.86)mmol/L, 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1.16±0.64)mmol/L。

LPL是一种TG水解酶, 其活性程度取决于正常胰岛素的作用。它是调节TG水平的关键酶, 在VLDL和乳糜微粒的分解代谢以及HDL-C的形成中起关键作用[6]。本研究结果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的LPL浓度为(1.69±0.76)mg/L, 低于健康志愿者的正常水平(2.24±1.18)mg/L, 随着LPL浓度的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高于健康志愿者。结果也表明了LPL浓度降低伴发高甘油三酯血症为糖尿病血脂水平异常的特点, 这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HDL-C浓度降低被公认为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7]。LPL附着在毛细血管和动脉内皮细胞的管腔面, 能够水解血液中富含TG的脂蛋白,移除血液循环中富含TG的脂蛋白, 促进脂蛋白颗粒之间脂质与表面载脂蛋白的交换, 参与磷脂和载脂蛋白向高密度蛋白的转化, 促进高密度蛋白的生成[8]。随着LPL浓度的降低, HDL-C的形成也同时减少。本研究结果也显示, 2型糖尿病患者的HDL-C(1.15±0.26)mmol/L明显低于健康志愿者的正常水平, 提示LPL浓度降低导致HDL-C水平降低,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降低。

综上所述, 2型糖尿病患者的LPL水平降低, 其活性明显下降, 血脂水平异于正常水平, LPL活性下降可能成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 在对糖尿病患者检测血糖、胰岛素耐受的同时, 还应加强对血脂水平和LPL浓度的测定。

[1] 马玲, 徐炎成, 杨俐, 等.脂蛋白酯酶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盘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3): 5146-5148.

[2] 倪婷婷, 邹大进, 黄勤, 等.强化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抑制素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脂代谢的相关性.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2, 33(9):978-981.

[3] 陈旖婷, 成兴波.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江苏医药, 2011, 37(15):1790-1792.

[4] 张人漪, 冉建民, 易向民, 等.2型糖尿病患者高密度脂蛋白亚型分子组分的变化.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 20(11):1025-1030.

[5] 陶利花, 冯天元, 蒋忠华, 等.内皮脂肪酶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 20(10):915-917.

[6] 王慧, 陈福琴.载脂蛋白、C反应蛋白与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性.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49(3):5-7, 17.[7] 王冬梅.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素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吉林医学, 2012, 33(28):6069-6070.

[8] 刘瑛, 张毓洪.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肥胖的关系.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2):205-207.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ipoprotein lip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LI Jie, HUANG Ru-lun, Huang Chun, et al.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Zhanjiang 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Zhanjiang 524037,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oncentration change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ipoprotein lipase (LP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Methods There were 9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90 healthy people in the same period in control group.Detection was made on changes of LPL concentration and blood lipid levels of triglyceride (TG),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TC),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levels of LPL and HDL-C, and higher levels of TG and HbA1c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erum TC and LDL-C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Decreased LPL concentration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leads to its activity decline, thus TG catabolism will be reduced along with hypertriglyceridemia, which will cause significant reduce of HDL-C level.This process may be one of the reasons for inducing atherosclerosis.

Lipoprotein lipa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Concentration change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03

2014-12-24]

524037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猜你喜欢
脂蛋白血脂志愿者
志愿者
我是志愿者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你了解“血脂”吗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低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