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栓塞方案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有效性探究

2015-05-08 07:51宋权王朝华谢晓东张紫寅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瘤体栓塞影像学

宋权 王朝华 谢晓东 张紫寅

两种栓塞方案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实施有效性探究

宋权 王朝华 谢晓东 张紫寅

目的观察研究两种不同的栓塞方法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肝血管瘤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每组50例, A组采取明胶海绵颗粒(GSG)疗法, B组采取GSG联合平阳霉素碘化油混合乳剂(PLE)疗法,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 B组明显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G联合PLE疗法对于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安全、可靠、方便, 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有效性

肝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CHL)是肝脏类肿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 其发病率较高(发病率为0.5%~8.1%)[1,2], 患者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腹胀以及体重减轻等。据研究, CHL破裂发生率虽较低(1%~4%),但其死亡率却高达60%~75%[3,4]。对于该病的治疗主要采用CHL介入治疗方法, 近年来, CHL介入治疗的栓塞材料越来越多, 国内外也有所差异, 但是对于患者, 最重要的是选择合适的栓塞方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4年3~9月针对100例肝血管瘤患者采取GSG以及GSG联合PLE疗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4年3~9月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CHL患者中选取10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凡是满足以下标准中任意一条或多条的患者不能作为临床研究对象:①不符合CHL临床诊断标准[5];②患有心肌梗死、严重的肾脏病史等危重病患者;③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④不能坚持或者中断治疗的患者;⑤对GSG或PLE药物过敏的患者。将所选取的100例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肿瘤直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对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女性年龄(岁)病程(年)肿瘤直径(cm) A组5022(44.0)46.7±5.671.5±0.7 9.7±1.3 B组5024(48.0)47.4±6.131.5±0.810.2±1.2 χ2/t0.1611.1281.0241.348 P>0.05>0.05>0.05>0.05

1.2 治疗方法 B组患者采取GSG联合PLE方法治疗, 具体方法如下:50例患者均需要处于仰卧状态, 右侧的腹股沟区需要进行消毒以及局部麻醉, 其次插入SP或者5FRH导管,注意要严格消毒, 并将导管置入患者的肝动脉开口, 此时要仔细观察肝动脉造影并确认CHL供血动脉, 将导管插入肿瘤靶血管, 与此同时注射适量的PLE和GSG(GSG:杭州艾力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标准:YZB/国3278-2010;PLE:天津太河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2020933);A组患者只单独采取GSG, 其操作步骤和治疗方法和B组患者相同。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需要做血液常规检查和肾功能检查, 治疗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体征的变化情况, 及时掌握患者的不适症状及药物的副作用表现等, 与此同时, 要记录患者的下床时间、并发症率以及住院时间。

1.3 评价标准 所选的100例患者均在治疗后的半年再次进行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瘤体是否缩小、各种症状是否消失。本院把治疗CHL的疗效分为三个等级, 分别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栓塞手术后, 影像学显示肿瘤供血动脉被阻断, 而且瘤体内有大量散在碘化油等沉积, 瘤体缩小程度≥50%, 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恢复正常;有效:影像学显示瘤体呈缩小趋势但程度<50%, 肿瘤供血动脉被阻断, 各种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影像学显示瘤体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缩小, 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没有恢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 表现为患者的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经过治疗, B组总有效率为94.0%, A组总有效率为76.0%, 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注:与B组比较,aP<0.05

组别例数下床时间(h)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发热疼痛恶心A组50 21.1±1.1a8.1±2.3a2(4.0)1(2.0)2(4.0) B组5018.4±0.94.7±1.23(6.0)2(4.0)1(2.0) χ2/t5.4316.3820.2110.3440.344 P<0.05<0.05>0.05>0.05>0.05

表3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n(%)]

3 讨论

CHL病例日趋增加, 该病的临床症状较为不明显, 多数患者是在B超检查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CHL, 当瘤体增大至5 cm以上时, 患者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具体表现为胃肠道消化不良、恶心、食欲不振[6-8];腹部会有囊性感, 严重的会出现呼吸困难甚至肝血管瘤破裂出血导致休克。该病确切的发病因素目前尚没有明确的解释, 现存在的几种说法为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激素刺激等因素引发CHL。目前存在多种方法治疗CHL, 较为常见的是CHL介入治疗方法, 该方法适应范围较广、对患者的损伤程度较小, 最重要的是该方法能够避免血管瘤破裂出血, 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方法。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 多种不同的栓塞方案用于CHL介入治疗中, 赵雷[9]在临床实践中使用GSG来治疗CHL患者, 有效率为90.0%, 治疗效果比较显著。GSG具有较好的伸压缩性, 其能够很好的与目标血管相融合,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栓塞剂;平阳霉素属于抗生素的一种, 该药主要用作肝癌、恶性淋巴瘤的全身化疗[10], 因为其对血管内皮的破坏作用比较温和, 临床也多将其作为血管硬化剂, 将其和碘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 可有效的发挥其抑制、破坏血管内皮的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 证明该栓塞材料取得的临床效果满意[11-13]。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疗效,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有5~6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发热等不适症状, 经研究分析, 可能因为患者身体素质太低导致的副作用, 但均不影响正常治疗。

本次研究对本院收治的CHL患者采取介入治疗方法, 栓塞方案选择GSG以及GSG联合PLE治疗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采取两种药物治疗后, 经影像学显示患者的瘤体明显缩小,而且各项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恢复正常;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4.0%)要优于单独使用GSG(总有效率为76.0%), 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提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对于CHL患者的全面恢复作用明确, 安全可靠, 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

[1] 李志强, 赵峰, 刘景峰.不同栓塞方法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疗效观察.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7):1736-1737.

[2] 谭丽, 周振英.不同栓塞方法在肝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3(5):2299.

[3] Berzigotti A, Frigato M.Liver hemangioma and vascular liver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World J Gastroenterol , 2010, 151(40):4503-4508.

[4] 曾俊仁, 向述天, 徐松, 等.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当代医学, 2009, 8(3):435-436.

[5] Haris Papafragkakis.A case of a ruptured sclerosing liver hemangiom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11, 30(2):438-447.

[6] 刘训强, 孙敏, 王家平, 等.介入栓塞治疗208例肝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3(5):107-109.

[7] 吕军, 梅铭惠, 何松青, 等.56例肝血管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华夏医学, 2012, 25(3):357-359.

[8] 何志兵, 陈敏.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的疗效评价.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 33(5):1325-1327.

[9] 赵雷.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临床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3, 33(9):393-395.

[10] 袁媛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及护理讨论.中国社区医师, 2013, 23(40):89-90.

[11] 张宗利, 黄建成, 王庆泉, 等.152例肝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1, 14(3):281-285.

[12] 郑亚民, 王悦华, 刘东斌, 等.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与手术切除疗效比较.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2, 15(2):23-26.

[13] 畅俊平, 党之俊, 苑天文, 等.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山西医药杂志, 2012, 12(41):1277-1278.

Investigation of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embolism regime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SONG Quan, WANG Chao-hua, XIE Xiao-dong, et al.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ichuan Pengzhou City Jiuchi Town Health Center, Pengzhou 611933, 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wo different embolism regimens in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group A received gelatin sponge granules (GSG) for treatment, and the group B received GSG combined with pingyangmycin iodinate oil mixed emulsion (PLE).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group B ha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4.0%, and the group A had that as 76.0%.It was much bett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GSG and PLE provides remarkably clinical effect in the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This method is safe and reliably with convenience, and it is worthy of wid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Cavernous hemangioma of the live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Effectivenes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3.005

2014-12-29]

611933 四川省彭州市九尺镇卫生院放射科(宋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王朝华 谢晓东 张紫寅)

谢晓东

猜你喜欢
瘤体栓塞影像学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介入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的护理体会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