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探讨

2015-05-08 08:04王光谱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4期
关键词:波糖甘精阿卡

王光谱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河北邯郸 056900

2型糖尿病属于缓慢进展性疾病,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是诱发高血糖的重要因素,若患者长期处在高血糖症状下,可出现血管或神经病变,促使心、脑等功能衰减或衰竭[1]。该研究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针对73例糖尿病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诊治的146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 38:35,年龄 36~80 岁,平均(47.12±2.6)岁,病程 1~6年,平均(3.20±1.03)年;研究组男女比例 38:35,年龄37~81 岁,平均(48.06±2.6)岁,病程 1~5.5 年,平均(3.40±1.06)年。两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需停止服用其他降糖药物,并需要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对照组患者均予以阿卡波糖(国药准字 H20020202,规格 50 mg)治疗,餐前口服,3次/d,初始剂量为50 mg/次,随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剂量调整。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甘精胰岛素治疗,于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注射液 (国药准字J20090113,规格 3 ml:300 单位/预填充 Optiset/solostar),初始剂量为0.15U/kg,1次/d,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后可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1.3 观察指标与判断标准

观察并检测两组患者饭后24 h血糖(24hPBG)、空腹血糖(FB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浓度等临床生理学指标变化情况。采用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问卷(QSOL)评估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量,从生理、社会、心理、依从性和自身影响5个维度进行分析,最低1分,最高5分,得分越低表示生存质量越好[2]。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体重指数。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或者组间比较均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以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生理学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24hPBG、FBG、HbAlc检测值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各项指标检测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表1 两组临床生理学指标变化情况±s),n=73]

表1 两组临床生理学指标变化情况±s),n=73]

注:与治疗前组内比较,*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P<0.05。

组别 时间 FBG(mmol/l) HbAlc(%) 24hPBG(mmol/l)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9.72±0.96(7.21±0.71)*10.84±0.87(6.45±0.56)*#9.54±0.67(6.50±0.54)*9.48±0.46(7.12±1.55)*#14.67±1.56(8.56±2.02)*14.65±1.64(9.36±2.45)*#

2.2 两组生存质量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心理、生理、依从性、自身影响以及社会关系各项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2。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情况±s),n=73]

表2 两组生存质量情况±s),n=73]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心理影响 生理影响 依从性 自身影响 社会关系研究组对照组(15.43±2.39)*19.96±3.58(13.57±6.35)*19.82±5.61(14.84±2.09)*16.32±3.56(9.91±2.09)*11.09±1.83(8.91±2.09)*11.09±1.83

2.3 两组平均体重指数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的平均体重指数是(23.95±2.64)kg/m2,低于对照组的(25.13±2.71)kg/m2,且两组平均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不断重视自身的健康水平,其中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一大疾病是糖尿病,而伴随年龄的增长,患者机体胰岛功能逐渐衰退,导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3]。糖尿病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其在老年患者中表现尤为明显,这是因为老年人群的年龄较大,血糖调节能力较低,在治疗的过程中易出现低血糖,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据相关研究显示,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4]。

陈云峰[5]在其研究文献中指出: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两药联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药治疗。由此,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行阿卡波糖联合甘精神胰岛素治疗与阿卡波糖单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两组24hPBG、FBG、HbAlc检测值均低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临床生理学各项指标检测值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表明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该结果与陈云峰获得的临床成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得以进一步证实联合应用阿卡波糖与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考虑其原因在于,阿卡波糖是一种口服降糖药,可用于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控制,这是因为本品不仅具有抑制小肠的α葡萄糖苷酶,而且还具有抑制食物多糖分解、减缓糖分吸收的功效[6]。而甘精胰岛素为近年来临床推出的新型畅销人胰岛素类似物,可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对机体血糖浓度予以持续且有效地控制,这是因为甘精胰岛素通过促进骨骼肌、脂肪等周围末梢组织对葡萄糖摄取的方式,进而发挥抑制机体产生肝葡萄糖的作用,故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更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7-8]。两药联合作用可达到加倍控制血糖的效果,同时甘精胰岛素的持续释放可形成血药峰值,进而有利于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几率[9]。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变化不仅与医师的用药治疗相关,还受到患者治疗依从性、社会关系以及心理等方面影响[10]。该研究发现:治疗后,研究组QSOL各维度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与单药治疗相比,联合用药可有效提升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验证联合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是因为联合用药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进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而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后,其心理情绪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稳定,因而可降低心理以及生理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以及远期疗效造成的影响[11]。另外该研究数据还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体重指数略低于对照组,提示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后并不会明显增加体重,推测该结果多与甘精胰岛素可在患者皮下组织中降解或者形成活性代谢产物相关[12]。由于受时间、环境以及样本容量等因素限制,该研究尚未分析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具体防控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后加以探讨。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行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具有医疗价值。

[1]李敬芳,杨梦东.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719-5720.

[2]张秀华.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2):411-412.

[3]廖庆斌.甘精胰岛素与阿卡波糖片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50例临床观[J].重庆医学,2012,41(5):477-478.

[4]刘存安.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率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2960-2961.

[5]陈云峰.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注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39-440.

[6]侯新国.预混胰岛素转换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的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9):160-162.

[7]张晋.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1):91-92.

[8]李敬华,刘丽楠,王素莉,等.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2):124-125.

[9]余玲贞,吴英芬,吴刘英.阿卡波糖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3(3):171-172.

[10]张新菊,李融,崔婷婷,等.比较阿卡波糖与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对血糖波动的影响[J].新疆医学,2012,42(9):79-83.

[11]李德勇.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7):126-127.

[12]孙明谨,李雪锋,胡清,等.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2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02-4503.

猜你喜欢
波糖甘精阿卡
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冬天来了!
大自然的一年四季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格列吡嗪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诊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阿卡波糖抑制Ⅲ型α-葡萄糖苷酶动力学研究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
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