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年患者应用度洛西汀对周围神经痛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5-05-08 08:04肖丽英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14期
关键词:洛西汀阿米神经痛

肖丽英

庆安县人民医院麻醉科,黑龙江庆安 1524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疼痛是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自主神经、感觉及运动产生影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都具有痛觉异常表现或者是明显的疼痛,并且疼痛感会在夜间加剧,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这也是导致一些糖尿病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自身的免疫力是比较低的,一旦患病,容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并且其耐受性是比较差的,这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大难度,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难以起到良好的改善疼痛的效果,为患者应用度洛西汀开展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痛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文就主要对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糖尿病老年患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老年患者周围神经痛患者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常见并发症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3例,男性患者1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3岁,最小年龄为3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4岁,其中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有女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3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明显的神经疼痛症状、腱反射减弱、感觉减退或者是异常、针刺烧灼样疼痛、肢体麻木等,该次所选的60例患者能够排除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痛,并且所有患者都没有抑郁、消化系统溃疡、出血性疾病及一些严重的心脏肝肾功能疾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糖尿病控制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阿米替林进行静脉滴注,其用法用量为:阿米替林1次/d静脉滴注,40 mg/次,将其加入到25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度洛西汀进行静脉滴注,其用法用量为:度洛西汀1次/d静脉滴注,60 mg次,将其加入到250 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4周的治疗[2~3]。

1.3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进行评分,其疼痛视觉评分的标准为:10分则表示为最痛,5分至10分之间则表示为差,3分至5分之间则表示为良,0分至2分则表示为优,0分则表示无痛。良和优均看作是有效治疗[4]。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中的数据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应用秩和检验,采用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评分同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4周疼痛视觉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有21患者出现了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其中观察组中的30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出现了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糖尿病并发症,其具有较高致残率以及致死率,疼痛是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关于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的研究还尚不明确,近年来研究表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疼痛发病机制与营养因子缺乏、多经基途径过敏激活、免疫异常、神经缺血或者缺氧、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等因素相关。患者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神经阶段性的脱髓鞘,导致患者的感觉神经受累,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疼痛、肢体麻木等神经症状,在为患者开展治疗的过程中,难以通过某一种治疗方式,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常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治疗方式,先做好患者的血糖控制工作,在患者的血糖趋于稳定之后,为患者应用抗癫痫类药物开展治疗,若难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为患者应用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过度罗西汀开展治疗,若患者的疼痛还处于难以耐受的范围,就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应用强效镇痛药物为患者开展治疗,以便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用于治疗糖尿病老年患者周围神经痛的药物有:盐酸文拉法辛、阿米替林、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度洛西汀等。抗惊厥类药物能够通过阻断钠离子通道来对神经细胞膜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盐酸文拉法辛、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物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但其与胆碱受体和组胺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容易引起患者中枢神经发上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其中的阿米替林常应用于各种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度洛西汀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其在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是由美国FDA所批准的应用于环节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痛中的首个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剂,其半衰期为12 h,在开展治疗的过程中,其药代动力学与应用剂量之间是正比的关系,在为患者给药3 d之后,其血药浓度能够达到稳定状况,并且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依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来对用药剂量进行调整,在早期的研究中发现,将度洛西汀应用于抑郁症的治疗中,能够在取得良好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大脑和脊髓中的NE与5-HT的浓度,这能够促使患者机体对于疼痛的耐受性的有效提升,因此将其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导致的疼痛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度洛西汀对治疗持续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在动物模型试验中发现,度洛西汀对于持续性疼痛及病理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由于其同多巴胺受体间具有较小亲和力,对肾上腺素组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没有显著作用,对单胺氧化酶不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了临床治疗的耐受性和安全性[5]。

综上所述,将度洛西汀应用到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同阿米替林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1周、2周、4周的疼痛视觉评分同治疗前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疼痛视觉评分进行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主要表现为: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这就表明度洛西汀在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在对患者开展相应的治疗之后,不良反应症状能够有效缓解,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疼痛耐受性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值的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1]黄文静.度洛西汀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痛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11):178-180.

[2]梅斌,刘煜敏,么冬爱.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疗效对比[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4(13):123-125.

[3]李雪松,刁宏,石燕萍.盐酸度洛西汀与加巴喷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22(16):247-249.

[4]晏涛.度洛西汀治疗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1(9):542-544.

[5]江开达,李凌江,王刚,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3,19(8):453-455.

[6]宫媛,刘荣,贺纳斯,等.度洛西汀联合电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2,12(5):112-113.

猜你喜欢
洛西汀阿米神经痛
度洛西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递质及神经功能相关因子的影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阿米想长大
饲养员手记
是这样吗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盐酸度洛西汀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匹维溴胺联用度洛西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9例